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包括底盘、内护套、缓冲装置和外护套,底盘为环形且套设在电线杆外侧并固定在地面上,内护套包括铰接的左半内护套和右半内护套,外护套设置在内护套外部,外护套包括左半外护套和右半外护套;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内置缓冲装置的左半底盘滑槽和右半底盘滑槽;外护套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警示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醒车辆或行人注意电线杆位置,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还能够在电线杆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电线杆受损程度。
【专利说明】
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街道路边设置的电线杆由于颜色不够醒目,经常会被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碰撞,导致电线杆底部损坏,导致出现电线杆倾斜、倒塌现象,对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安全隐串
■/Ql、O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能够提醒车辆或行人注意电线杆位置,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还能够在电线杆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电线杆受损程度。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包括底盘、内护套、缓冲装置和外护套,底盘为环形且套设在电线杆外侧并固定在地面上,底盘包括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的下端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地叉,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杆,左半底盘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左半底盘滑槽,右半底盘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右半底盘滑槽;内护套为筒形且套设在电线杆外表面,内护套包括铰接的左半内护套和右半内护套,左半内护套和右半内护套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与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左半内护套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与左半底盘连接,右半内护套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与右半底盘连接,外护套设置在内护套外部,外护套包括左半外护套和右半外护套,左半外护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左半外护套滑块,左半外护套通过左半外护套滑块和左半底盘滑槽与左半底盘滑动连接,右半外护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右半外护套滑块,右半外护套通过右半外护套滑块和右半底盘滑槽与右半底盘滑动连接;左半底盘滑槽和右半底盘滑槽内均设置有缓冲装置;外护套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警示装置。
[0006]所述的缓冲装置采用弹簧。
[0007]所述的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层。
[0008]所述的外护套采用锥台形的外护套。
[0009]所述的外护套的上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外部延伸设置有防撞沿,防撞沿外表面包覆设置有橡胶撞击层。
[0010]所述的警示装置采用LED灯或夜光警示条。
[0011]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警示装置提醒车辆或行人注意电线杆位置;当有车辆或行人撞击在外护套上时,缓冲装置中的缓冲弹簧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形成一次缓冲。当缓冲弹簧压缩至最小状态或缓冲外套筒和缓冲内套筒已经接触后,剩余的撞击力再直接作用于内护套上。由于内护套利用地叉固定在电线杆外侧的地面上,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形成二次缓冲。剩余的撞击力再通过橡胶缓冲层进行分散,形成三次缓冲;最终抵消掉大部分的撞击力。
[0012]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锥台形的外护套的设置,能够将直接水平方向上的撞击力分解,将其部分转换为沿锥台形外护套外表面斜面向上的撞击力,并通过防撞沿及防撞沿外表面包覆设置的橡胶撞击层进行再次缓冲分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底盘的结构不意图;
[0014]图2为底盘、内护套与电线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外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左半外护套与左半内护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包括底盘、内护套、缓冲装置和外护套,底盘为环形且套设在电线杆I外侧并固定在地面上,底盘包括左半底盘2和右半底盘3,左半底盘2和右半底盘3的下端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地叉4,左半底盘2和右半底盘3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杆5,左半底盘2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左半底盘滑槽6,右半底盘3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右半底盘滑槽7。内护套为筒形且套设在电线杆I外表面,内护套包括铰接的左半内护套8和右半内护套9,左半内护套8和右半内护套9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与定位杆5相对应的定位孔,左半内护套8利用对应的定位孔和定位杆5与左半底盘2连接,右半内护套9利用对应的定位孔和定位杆5与右半底盘3连接,外护套设置在内护套外部,外护套包括左半外护套10和右半外护套11,左半外护套10的下端面设置有左半外护套滑块12,左半外护套10通过左半外护套滑块12和左半底盘滑槽6与左半底盘2滑动连接,右半外护套11的下端面设置有右半外护套滑块13,右半外护套11通过右半外护套滑块13和右半底盘滑槽7与右半底盘3滑动连接;左半底盘滑槽6和右半底盘滑槽7内均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可采用弹簧14或其他弹性材料。外护套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可采用LED灯或夜光警示条。
[0019]所述的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层15,一方面能够保证内护套内表面与电线杆I外表面之间的固定,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0020]本实施例中,外护套采用锥台形的外护套。即外护套为上表面小于下表面的锥台形,且外护套从上至下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圆柱形空腔与锥台形的外护套同轴设置。外护套的上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外部延伸设置有防撞沿16,防撞沿16外表面包覆设置有橡胶撞击层。
[00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环形的底盘套设在电线杆I上,并利用左半底盘2和右半底盘3下端面设置的若干个地叉4将底盘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再将铰接的左半内护套8和右半内护套9套设在电线杆I外表面并相互连接,然后利用对应的定位孔和定位杆5将左半内护套8与左半底盘2连接以及将右半内护套9与右半底盘3连接,最终实现底盘与内护套的连接固定。随后,利用左半外护套滑块12和左半底盘滑槽6实现左半外护套10与左半底盘2的滑动连接,利用右半外护套滑块13和右半底盘滑槽7实现右半外护套11与右半底盘3滑动连接。设置完毕后,当有车辆或行人撞击在外护套上时,弹簧14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形成一次缓冲。当弹簧14压缩至最小状态后,剩余的撞击力再直接作用于内护套上。由于内护套通过底盘及地叉4间接固定在电线杆I外侧的地面上,底盘和内护套同样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形成二次缓冲。剩余的撞击力再通过橡胶缓冲层15进行分散,形成三次缓冲。最终抵消掉大部分的撞击力。为了实现更好的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锥台形的外护套的设置,能够将直接水平方向上的撞击力分解,将其部分转换为沿锥台形外护套外表面斜面向上的撞击力,并通过防撞沿16及防撞沿16外表面包覆设置的橡胶撞击层进行再次缓冲分解。
【主权项】
1.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内护套、缓冲装置和外护套,底盘为环形且套设在电线杆外侧并固定在地面上,底盘包括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的下端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地叉,左半底盘和右半底盘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杆,左半底盘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左半底盘滑槽,右半底盘的上端面沿径向设置有右半底盘滑槽;内护套为筒形且套设在电线杆外表面,内护套包括铰接的左半内护套和右半内护套,左半内护套和右半内护套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与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左半内护套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与左半底盘连接,右半内护套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与右半底盘连接,外护套设置在内护套外部,外护套包括左半外护套和右半外护套,左半外护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左半外护套滑块,左半外护套通过左半外护套滑块和左半底盘滑槽与左半底盘滑动连接,右半外护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右半外护套滑块,右半外护套通过右半外护套滑块和右半底盘滑槽与右半底盘滑动连接;左半底盘滑槽和右半底盘滑槽内均设置有缓冲装置;外护套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警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采用弹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采用锥台形的外护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的上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外部延伸设置有防撞沿,防撞沿外表面包覆设置有橡胶撞击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撞缓冲式电线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示装置采用LED灯或夜光警示条。
【文档编号】E01F15/14GK205636592SQ20162028224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鄢守成, 余学海, 党青松, 孙万水, 孙玉梅, 杨靖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南正阳县供电公司
文档序号 :
【 10947900 】
技术研发人员:鄢守成,余学海,党青松,孙万水,孙玉梅,杨靖
技术所有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正阳县供电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鄢守成,余学海,党青松,孙万水,孙玉梅,杨靖
技术所有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正阳县供电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