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立体鞋底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为跑、跳等相关运动打造的专业鞋履,往往采用三明治架构,既在两层发泡中底之间插入一块铲型板来提升跑、跳动作的效能,提升效能的原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铲型板增加了鞋底的弯折刚性,减少关节的无效弯折从而减少关节所做的负功,铲型板更好地维持了鞋底滚动曲线,并提升了前掌下压带动后跟抬离地面的杠杆撬动效果,铲型板本身由高弯折模量的材料支撑,增加了前掌弯折后形变恢复过程带来的能量反馈,铲型板增加了蹬地动力臂长度,提升了蹬地冲量。
2、但是现有的鞋底构件重量高、抗弯刚性不足该设计核心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高抗弯刚性,但铲型板形状本身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设计,在控制体积、材料相同的情况下,铲型板的抗弯能力相比其他形状差,而再同弯折刚性下,铲型板的重量比其他形状高,同时生产制造成本高,为增强抗弯刚性并减轻重量,当前市面上高性能运动鞋中的铲型板往往使用昂贵的原料和工艺,如用碳纤维布增强的环氧树脂制作。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基座下端中部在鞋底主体使用的时候经常进行弯曲,增强块可以防止其在弯曲的时候发生断裂,基座后端防滑块可以在穿着者在行走的时候,在脚后跟和地面进行接触的时候增加鞋底主体后端和地面的摩擦力,在基座中部固定的加固板可以增强鞋底主体的强度,在跖趾关节位置往往布设五根碳棍,截面的半径往往在二点五毫米左右,本方案在跖趾关节处形状截面为矩形布设四根宽和高为三毫米和六毫米,经过数据进行计算本方案的截面积最小,也就意味着在y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本方案的碳纤推进件重量最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包括鞋底主体,所述鞋底主体上端面开设有固定口,所述鞋底主体内部嵌入固定设置有弹性板;
3、所述鞋底主体包括有基座,所述弹性板包括有弹性主体和弧形板;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鞋底主体在制作成鞋子的时候,穿着在脚上与地面进行接触,在使用的时候鞋底主体的下端固定有多个防滑架构可以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在雨天打滑,鞋底主体上端的固定口方便后面和鞋子主体进行连接,鞋底主体内部的弹性板可以有效的提高跑跳的结构效能,鞋底主体的主体结构有基座,基座可以方便和下端的防滑块进行固定,弹性板的主要结构有弹性主体和弧形板,弧形板的抗弯性更强。
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下端面前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侧防滑块,所述基座下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摩擦块;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下端的两侧的侧防滑块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增强鞋底主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基座下端的摩擦块可以增强鞋底下端面的耐磨性,防止在经常使用的时候,下端的防滑块被摩擦损坏。
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后固定耐磨块,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增强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下端中部后固定耐磨块可以在鞋底使用的时候可以和地面进行接触,提高鞋底结构的使用寿命,基座下端中部在鞋底主体使用的时候经常进行弯曲,增强块可以防止其在弯曲的时候发生断裂。
9、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下端面后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后防滑块,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加固板;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后端防滑块可以在穿着者在行走的时候,在脚后跟和地面进行接触的时候增加鞋底主体后端和地面的摩擦力,在基座中部固定的加固板可以增强鞋底主体的强度。
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主体上端面开设有三个分离口,所述弹性主体前端面固定设置有弧形板;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主体开设的三个分离口可以分离出四根弧形板作为推进装置,市面上亦有使用圆形截面的碳棍作为推进部件,在跖趾关节位置往往布设五根碳棍,截面的半径往往在二点五毫米左右,本方案在跖趾关节处形状截面为矩形布设四根宽和高为三毫米和六毫米,经过数据进行计算本方案的截面积最小,也就意味着在y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本方案的碳纤推进件重量最轻,只有常规碳板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加固板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增高块,所述基座下端面前部面固定设置有前固定耐磨块;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上端面固定的增高块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加固直接和地面进行接触,可以减少加固板和地面进行摩擦,增高块可以有效的增加固定板的使用寿命,基座下端前端的前固定耐磨块可以有效的增加基座下端的摩擦力。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弹性主体开设的三个分离口可以分离出四根弧形板作为推进装置,市面上经常用在鞋底内部放置五根碳棍用作推进装置,对比两个方案,本方案的弧形板的截面最小,也就意味着在y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本方案的碳纤推进件重量最轻可以有效的减少鞋底的重量。
17、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本方案使用材料倾向于加入非连续纤维的高强树脂,使用工艺倾向于注塑成型,现在常见制造碳板的材料为长连续碳纤维的预浸布,使用工艺常见为铺层后热压成型,本方案的材料与成型工艺相比常规方法可以获得更轻的碳纤推进件,配合本方案的形状结构设计,最终成品的重量更轻,而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方面近似,但制造成本仅为常规方案的三分之一左右。
技术特征:
1.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包括鞋底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1)上端面开设有固定口(2),所述鞋底主体(1)内部嵌入固定设置有弹性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1)下端面前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侧防滑块(103),所述基座(101)下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摩擦块(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1)下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后固定耐磨块(105),所述基座(101)下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增强块(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1)下端面后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后防滑块(109),所述基座(101)下端面中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加固板(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主体(301)上端面开设有三个分离口(303),所述弹性主体(301)前端面固定设置有弧形板(3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板(106)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增高块(108),所述基座(101)下端面前部面固定设置有前固定耐磨块(1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立体鞋底构件领域,公开了一种缓震回弹效果好的立体鞋底构件,包括鞋底主体,所述鞋底主体上端面开设有固定口,所述鞋底主体内部嵌入固定设置有弹性板,所述鞋底主体包括有基座,所述弹性板和弧形板。本技术中,鞋底主体在制作成鞋子的时候,穿着在脚上与地面进行接触,在使用的时候鞋底主体的下端固定有多个防滑架构可以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在雨天打滑,鞋底主体上端的固定口方便后面和鞋子主体进行连接,鞋底主体内部的弹性板可以有效的提高跑跳的结构效能,鞋底主体的主体结构有基座,基座可以方便和下端的防滑块进行固定,弹性板的主要结构有弹性主体和弧形板,弧形板的抗弯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黄柱铭,陈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湛江市知恩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5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黄柱铭,陈砫
技术所有人:湛江市知恩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