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服装,鞋;帽,珠宝,饰品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一种用于防细颗粒物立体口罩的独立装饰性罩布的制作方法

107次浏览
一种用于防细颗粒物立体口罩的独立装饰性罩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细颗粒物立体口罩的独立装饰性罩布。
【背景技术】
[0002]口罩是一种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普通常用的传统口罩为用多层纱布制成简易平板状面罩主体,使用时面罩主体覆盖在使用者的鼻子和嘴边上,由于平面蜷曲的三维曲面与面部三维表面不一致,口罩主体边沿与面部不能密合,空气从未密合的缝隙中泄漏。平板状口罩使用时绷紧系带使整个口罩压在面部,口罩本体在面部凸出的鼻子和嘴的部分压力最大,使人有压迫感,呼吸不畅通。
[0003]立体口罩是为解决平面口罩的弊端而出现的,最轻便的立体口罩是将平面布料对折后将一部分边缘叠加并通过缝合、粘合或压合等方式形成密合带,口罩展开后形成杯状结构,双层叠加部分的密合带成为鼻部口部上方的脊线。脊线起到框架结构的弧梁的作用。
[0004]在中国专利号为ZL98202629.3,名称为“抛弃型立体口罩”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立体口罩,其是以两片相同的无纺布片体组成,两片无纺布片体相互对应叠置并相互吻合,并于口罩本体的前方压合成一体。
[0005]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320117339.7,名称为“可折叠的立体型单松紧带口罩”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口罩本体沿中线对折形成一由上颧曲边、中线、下颁曲边围成的平面,中线为弧形曲线,上颧曲边和下颁曲边分别自中线的上端向下弯曲、中线的下端向上弯曲并逐渐收拢与窄条形松紧带连接成一体。折叠立体造型能够适应脸部凸起特征,避免对口鼻部产生压迫感。
[0006]对折口罩的两侧布片结合部的轮廓,有采用圆弧形曲线的,也有采用多个直线组合的,总的目的是用对折后的脊线形成一个C型结构,两侧摊开后形成一个帐篷样式,中段实现一个高于鼻子、嘴唇的三维空间,上下两段实现对鼻子上方和下巴处面部的密合。
[0007]对折立体口罩的要点是脊线承重结构,当脊线承受自身结构应力以外的压力时容易坍塌。当在立体口罩外部叠加口罩本体之外的独立罩布的时候,独立罩布自身的绷紧应力对口罩脊线产生压力,当压力大于脊线承重力时会导致口罩结构的坍塌。在另一方面,如果罩布与立体口罩结合不够紧密,则容易松动脱落,无法达到完全遮罩的目的。
[0008]立体口罩一般采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基材布料也是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出来的,生产出的口罩具有结构样式雷同、图案材质类别有限的特点,通常一个新的图案花色的规模生产批量较大。由于制作工艺和材质图案的限制,相对于口罩产量的巨大数量,生产小批量个性化装饰图案口罩的成本较高,导致市场上防细颗粒物口罩样式和图案的数量不够丰昆ο
[0009]立体缝纫是新兴的缝纫技术,传统缝纫机的运动方式是机器静止纺织物运动,立体缝纫机运动方式是机器运动纺织物静止。现有口罩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平面缝纫技术,通过超声波溶接、缝合等方法实现多层面料的组合。平面缝纫适合制作平面的平板型口罩以及由平面折叠三维展开形成的立体口罩。在处理曲面和平面结合的弧线联结方面,平面缝纫加工效率低,产品一致性较差。立体缝纫的工作台结构呈圆柱形或圆弧形,可以更好适应待缝纫的立体物件。可以避免平面工作台无法缝纫的立体或不规则的形状的物件,提高缝纫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使缝纫的产品品质保持一致性。
[0010]随着雾霾灾害日益严重,防细颗粒物口罩从劳动保护延伸到大众服饰市场,口罩的外观向多样化、个性化装饰的方向演变。常见的防尘口罩装饰形式主要通过对表层面料颜色和图案的变化来实现,但由于面料依然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表层面料的品类少导致个性化的口罩品类数量有限。同时,消费者喜爱的口罩表层图案会随着随弃式防尘口罩的报废而失去使用价值,形成浪费。
[0011]而在现有的技术中,提出了口罩本体外接罩布的设想。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620132999.6,名称为“围巾兼口罩”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在过滤面罩采用挂钩粘连的罩布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罩布达到额外的空气过滤和保温作用。该专利有以下不足:罩布与口罩本体的连结方式不够牢靠,在使用过程中易于脱落。且罩布设计目的主要是功能性的,而非装饰性的,因此所能提供的罩布图案类别较少,不能达到多样化的目的。
[0012]在PCT申请号为W02009041792,名称为“MASK”的文献中公布了一种在硬质半面罩外围加装围巾的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围巾达到额外的遮尘和保温作用。该专利有以下不足:罩布与口罩本体上都要有连结装置,且罩布必须通过卡扣安装在硬质半面罩的卡槽中。在软质无纺布的对折口罩上应用这种连接方法,要求口罩本体上必须加装额外的固定组件。
[0013]在美国专利号US5628308,名为 “Heat and fire resistant respiratoryfiltrat1n mask”的文献中公布了一种由外层罩布和内侧颗粒物过滤芯片通过呼吸阀穿透固定组成的组合面罩,外罩保护内侧的颗粒物过滤装置免收受热和火的直接烘烤。该专利有以下不足:内芯需要有额外的支撑装置,不可对折收纳,且罩布设计是防火防热功能性的目的,而非装饰性的目的。
[0014]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2160697U,名称为“更换式防尘口罩”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公开了一种更换式防尘口罩,也是一种立体防细颗粒物口罩,所述口罩为随弃式立体口罩,更换体3和壳体2之间设置有起到夹持作用的单向呼吸阀I。该专利有以下不足:这种口罩的主体结构是具有多个镂空格子的硬质塑料壳体,外壳不具备方便更换图案的功會K。
[0015]有的装饰方案在立体口罩支撑结构以外提供支撑结构。在美国专利号US6718982,名为“Face mask incorporating respiratory flow sensor”的文献中提供了一种对折式外部支撑结构方案。这种组合口罩采用比过滤组件结构更厚的外部支撑材料,比对折口罩利用自身脊线形成支撑结构更笨重。同时,外支撑结构使用化纤制成的人造革作为基材,比随弃式细颗粒物防护口罩常用的无纺布表层面料更不易印刷,因此所能提供的外罩图案类别较少,无法达到多样化的目的。
[0016]有的口罩厂商提出了 “插片式对折口罩”的方案,这种方案将口罩本体做成没有细颗粒物过滤功能的对折式立体口罩,利用对折结构形成支撑空间,在口罩中部设置一个两端开放的夹层,把具备细颗粒物过滤功能的平面滤材插入夹层。通常来说,具备细颗粒物过滤功能的滤材空气阻力大于不具备细颗粒物过滤功能口罩本体。插片式对折口罩的支撑体展开形成曲面结构,而过滤插片是平面结构,两者结构不能完全吻合,为能插入滤片,夹层尺寸必然小于整体的尺寸,通常“插片式对折口罩”的插片面积不超过口罩面积的二分之一,插片未覆盖的口罩部分不具备细颗粒物过滤功能。在夹层设计方案中,夹层只有两侧开口,从两侧插入的插片不方便用手处理贴合平整。“插片式对折口罩”将装饰性的外罩布与过滤性的滤片结合,能够重复使用装饰性的外罩布,但方案有以下不足:这种结构导致空气主要从滤片以外阻力较小的口罩本体通过,滤片成为摆设,整体口罩无法达到有效空气中过滤细颗粒物之目的。“插片式对折口罩”仅有装饰材料重复利用的特点,不能达到有效防细颗粒物之目的。
[0017]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带有可更换独立罩布的随弃式对折立体防细颗粒物口罩”的一种口罩,包括具备防细颗粒物功能的对折立体口罩和具有装饰功能独立罩布,能够把以往的一体化方案中随口罩本体而废弃的装饰面料重新利用。该专利有以下不足:这种口罩的主体结构对折立体口罩与独立罩布的脊线两侧设有两种以上的夹持装置和锁扣装置,其结构要求口罩与罩布必须有对应的联结装置,是一种定制配套生产的设计,没有提供向非定制配套生产口罩加装装饰性罩布的解决方案。
[0018]立体口罩侧翼展开形成曲面结构,而内侧的包裹衬布是平面结构,两者结构是不规则的圆锥横截面,传统的缝纫技术无法实现精准的缝合连接。在传统工艺下,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低,导致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加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口罩罩布。
【实用新型内容】
[001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立体缝纫技术,制作能广泛适应现有立体口罩造型的装饰性罩布,把以往的随口罩本体而废弃的装饰面料重复利用,提供了更丰富的装饰风格,同时减少不
文档序号 : 【 8643520 】

技术研发人员:侯琰霖
技术所有人:北京科利爱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侯琰霖北京科利爱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折叠口罩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pm2.5固体颗粒的可折叠口罩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