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花生播种装置的制造方法

207次浏览
于驱动轴安装孔52的正上方,跟圆盘提升轮2上的出种孔24形成一个通向播种腔8的动态出种通道;通过所述出种通道,圆盘提升轮2的每个出种孔24对应播种轮I上的一个播种腔8。
[0038]所述推动机构是一根喷嘴正对隔板缺口设置的可常通气气管16,可常通气气管16安装在固定于隔板5上、缺口 51正上方的安装板105上,工作时,将经过隔板5的缺口 51的盛种勺23上的花生用风力推进相对应的播种腔8。进一步的,采用此种推进结构的花生播种装置的勾边部232可选用U字型或其它更能稳定容纳花生的变型结构。
[0039]优选的,驱动轴3也可选用圆轴,圆轴上设有突出部,播种轮I和圆盘提升轮2上的第一安装孔71和第二安装孔72设有跟该突出部配合的凹部。
[0040]实施例2
[0041]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花生播种装置,所述推动机构为一个六角转轮1,所述六角转轮1的六个转脚1I大小形状一致,绕其旋转中心均匀布置;六角转轮1由螺母102、螺栓103和定位弹簧104固定安装在隔板5上、缺口 51正上方的安装板105上;所述圆盘提升轮2的相邻盛种部间设有挡板25,盛种部23上的勾边部232为平直的“一”字型,与柄部231垂直。所述挡板25在圆盘提升轮2转动时,拨动转脚使六角转轮10转动,六角转轮10转动方向的下一个转脚将盛种部23上的花生推进播种腔,随后盛种部23的柄部231再继续拨动该转脚使六角转轮1继续转动,使得该转脚的转动方向的下一个转脚转至下一块挡板25可拨动的位置,如此循环往复,将经过隔板5的缺口 51的盛种部23上的花生依次推进播种轮I上相对应播种腔8里,最后由播种轮I进行播种。
[0042]实施例3
[0043]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花生播种装置,播种轮I上每个播种格里还设置有辅助挡板15,所述辅助挡板15的宽度跟挡板部11的宽度相同,所述辅助挡板15—端连接至播种轮I工作旋转时相对靠后的挡板部并形成V型结构,所述连接的部位到播种轮I中心的距离大于圆盘提升轮2的半径,另一端跟底板13外轮廓齐平,所述辅助挡板15跟另一侧的挡板部11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宽度为0.5 cm?2cm。
[0044]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由动力带动驱动轴3转动,驱动轴3再带动播种轮I和圆盘提升轮2—起以相同角速度转动,圆盘提升轮2的盛种部23从盛种室7中把花生提升至隔板5的缺口 51位置,由推动机构将花生从盛种部23上推进对应的播种腔8中,而播种腔8中的花生随播种轮I的转动,经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的导引作用,由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的下端滚出播种轮I,实现花生的播种。
[0045]如图9所示,花生从圆盘提升轮2的盛种部23进入播种腔8后,一直到从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下端滚出,这整个过程都是受控的,相临的两个控制播种腔9里的花生的相对距离即等于播种时花生的间距L,该间距L等于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上两个播种腔间的圆弧距离L2和播种腔开口圆弧距离LI两者相加。进一步的,由于花生从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下端滚出到花生地里还有一段高度差,因此播种时使整个播种装置贴近地面安装或/和使用,使所述圆弧形种子导出板的下端出口更加贴近地面,花生种植间距的偏差就会更加少。
【主权项】
1.一种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轮(I)、圆盘提升轮(2)、驱动轴(3)、盛种罩(4)、隔板(5)、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推动机构; 所述播种轮(I)包括底板(13)及垂直于所述底板(13)的挡板部(I I)及圆环挡圈部(12),所述挡板部(11)的延长线通过播种轮(I)中心,一端连接圆环挡圈部(12),另一端延伸至播种轮圆周;圆环挡圈部(12)的中心跟播种轮(I)中心重合,所述挡板部(11)、圆环挡圈部(12 )和底板(13 )围成若干播种格(14),所述播种格(14 )沿播种轮(I)中心均匀阵列布置; 所述圆盘提升轮(2)包括圆环形侧围部(21)、底面(22)、盛种部(23)、出种孔(24),所述盛种部(23)设置在底面(22)上、均布于圆环形侧围部(21)内侧,包括指向圆盘提升轮(2)中心的柄部(231)和弯折方向朝向圆盘提升轮工作时旋转方向的勾边部(232),柄部(231)的一端跟圆环形侧围部(2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出种孔(24)的数量与盛种部(23)相同,所述出种孔(24)位于盛种部(23)的勾边部(232)弯折方向朝向的一侧,出种孔(24)的一侧轮廓线跟盛种部(23)内侧轮廓重合,围绕圆盘提升轮(2)的中心阵列布置; 所述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固定在隔板(5)上,其圆弧中心与播种轮(I)旋转中心重合,所述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形成以圆弧中心为原点的扇形,扇形一侧边缘位于X轴正方向上方,与X正方向形成夹角A,另一侧边缘位于X轴正方向下方,与X轴正方向形成夹角B,所述0°^A^45°,45。^BOO0 ; 所述播种轮(I)、圆盘提升轮(2)中心分别设有跟驱动轴(3)配合的第一安装孔(71)和第二安装孔(72),驱动轴(3)可带动二者以相同角速度转动;所述驱动轴(3)安装在隔板(5)和盛种罩(4)上的第一隔套(53)和第二隔套(54)上; 所述播种轮(I)、圆盘提升轮(2)通过驱动轴(3)分别安装在隔板(5)的两边,所述盛种罩(4)固定在隔板(5)上,圆盘提升轮(2)下部与盛种罩(4)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盛种室(7);播种格(14)跟隔板(5)配合形成沿播种轮(I)外沿开口的播种腔(8);所述圆弧形种子导出板(6)跟播种腔(8)形成播种控制腔(9); 所述隔板(5)设有一个缺口(51),所述缺口(51)位于驱动轴安装孔(52)的正上方,与圆盘提升轮(2)上的出种孔(24)形成一个通向播种腔(8)的动态出种通道,通过所述出种通道,圆盘提升轮(2)的每个出种孔(24)对应播种轮(I)上的一个播种腔(8); 所述推动机构安装在固定于隔板(5)上、缺口(51)正上方的安装板(105)上,当圆盘提升轮(2)转动工作时,能将经过隔板(5)的缺口(51)的盛种部(23)上的花生推进相对应的播种腔(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为方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为圆轴,所述圆轴上具有突出部,所述播种轮(I)、圆盘提升轮(2)中心设有跟圆轴以及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一根喷嘴正对隔板缺口设置的可常通气气管(1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勾边部(232)为U字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一个六角转轮(10),所述六角转轮(1 )的六个转脚(1I)大小形状一致,绕其旋转中心均匀布置;所述六角转轮(10)由螺母(102)、螺栓(103)和定位弹簧(10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5)上;所述圆盘提升轮(2)的相邻盛种部(23)间设有挡板(25),所述勾边部(232)为平直的“一”字型,并与柄部(231)垂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轮(I)上每个播种格(14)里还设置有辅助挡板(15),所述辅助挡板(15)—端连接至播种轮(I)工作旋转时相对靠后的挡板部(11)并形成V型结构,所述连接的部位到播种轮(I)中心的距离大于圆盘提升轮的半径,另一端跟底板(13)外轮廓齐平,所述辅助挡板(15)跟另一侧的挡板部(11)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宽度为0.5?2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生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播种轮、圆盘提升轮、驱动轴、盛种罩、隔板、圆弧形种子导出板、推动机构;所述播种轮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挡板部及圆环挡圈部,所述挡板部的延长线通过播种轮中心,一端连接圆环挡圈部,另一端延伸至播种轮圆周;圆环挡圈部的中心跟播种轮中心重合,所述挡板部、圆环挡圈部和底板围成若干播种格,所述播种格沿播种轮中心均匀阵列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播种间距,使播种间距均匀,并避免播种时过度摩擦种子对种子造成损伤,提高花生的发芽率。
【IPC分类】A01C7/08, A01C7/20
【公开号】CN205179700
【申请号】CN201520947237
【发明人】唐秀梅, 钟瑞春, 蒋菁, 贺梁琼, 熊发前, 唐荣华, 韩柱强, 李忠, 黄志鹏, 吴海宁, 罗赛云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文档序号 : 【 10268521 】

技术研发人员:唐秀梅,钟瑞春,蒋菁,贺梁琼,熊发前,唐荣华,韩柱强,李忠,黄志鹏,吴海宁,罗赛云
技术所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唐秀梅钟瑞春蒋菁贺梁琼熊发前唐荣华韩柱强李忠黄志鹏吴海宁罗赛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植物激素提高产量的花生种植方法 一种玉米和花生的混合种植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