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0031]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模拟气管1的材料为软质的塑料。其中,模拟气管1还可以选择使用泡沫、橡胶等材料。由于人体的气管位于喉咙位置,处于容易摆动、能够延伸的状态,且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采用软质的塑料来模拟病人的气管,训练操作起来更加逼真,能够有效地提高本操作的训练效果。
[0032]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3所示,进一步,模拟气管1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其中,也可以将模拟气管1的外侧壁设置为光滑的,或者不规则的粗糙曲面。本实施例中,由于人体气管的外侧壁沿气管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着气管软骨,其外形结构与外螺纹类似,所以,使用具有外螺纹的管子来模拟病人的气管。同时,具有外螺纹的软质塑料管,容易摆动,同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本操作的训练效果。
[0033]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优选地,通孔5的形状为梯形。其中,通孔5也可以设置为圆形、矩形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从人体环甲膜的结构出发,采用梯形的通孔5模拟将要穿刺、切开的环甲膜裂口,更加真实地模仿人体环甲膜裂口部位,起到增强训练效果的作用。
[0034]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模拟环甲膜2由质地致密的橡胶制成。由于本操作中需要对环甲膜进行切开或穿刺,质地致密的橡胶能够更真实地模仿该部位的环甲膜。为了使本操作的训练更加真实,模拟环甲膜2的橡胶应该具备相当的厚度。
[0035]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模拟皮下组织3包括多层软纸。其中,模拟皮下组织3还可以使用塑料薄膜、编织物等材料。本实施例中,人体皮下组织的特点在于疏松而容易被刺破、切开,使用多层软纸,能够更加真实地模仿皮下组织。同时,采用纸张卷成套筒状来模拟皮下组织3,取材非常便利,使用后对环境也不具有太大的影响。
[0036]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软纸的数量为3层到5层。根据人体组织的实际情况,使用3层到5层软纸卷成套管状,其厚度和结构状态,可以更逼真地模拟人体颈部环甲膜处的皮下组织。
[0037]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所示,优选地,模拟皮肤4由高弹性的橡胶制成。其中,模拟皮肤4由还可以使用编织物、纸张等。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环甲膜穿刺操作中,通过按压弹性皮肤来确定环甲膜的穿刺位置,是本操作成功的第一步,采用高弹性的橡胶来模拟人的皮肤,能够提高本操作训练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模拟皮肤4的橡胶层应该设计得与皮肤一样纤薄。
[0038]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还设置有模拟头颅6。其中,模拟头颅6由软质皮囊密封而成,其内部充气、充水或者填充塑料沙粒等其他物质。模拟头颅6固定在模拟气管1的一侧端口。进一步,在模拟病人脑袋的软质皮囊外表画上人脸的特征形象:眼睛、鼻子、嘴巴等,形成病人头颅的形状,使整套训练模型更加逼真。而填充的塑料、沙粒或者水等材料,由于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够对整个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起到固定的作用。
[0039]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还包括模拟肺部7。其中,模拟肺部7也为软质皮囊,与模拟气管1的另一个端口连通。为了使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更加逼真,模拟病人肺部的软质皮囊可以部分充气,使其具有一定的空气压力,并且与模拟气管1的另一个端口完全连通,形成完整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
[00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气管、模拟环甲膜、模拟皮下组织和模拟皮肤; 所述模拟气管为侧壁设置有一个通孔的管子; 所述模拟环甲膜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气管的外侧; 所述模拟皮下组织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环甲膜的外侧; 所述模拟皮肤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皮下组织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气管的材料为软质的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气管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环甲膜由质地致密的橡胶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皮下组织包括多层软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纸的数量为3层到5层。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皮肤由高弹性的橡胶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头颅,所述模拟头颅由软质皮囊密封而成,与所述模拟气管的一个端口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肺部,所述模拟肺部为软质皮囊,与所述模拟气管的另一个端口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涉及医学教学培训技术领域。该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气管、模拟环甲膜、模拟皮下组织和模拟皮肤;所述模拟气管为侧壁设置有一个通孔的管子;所述模拟环甲膜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气管的外侧;所述模拟皮下组织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环甲膜的外侧;所述模拟皮肤为可由手术刀切开的套管,贴合包裹在所述模拟皮下组织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环甲膜穿刺、切开训练模型,功能结构完整、设计布置得当,而制作材料却简单易得、制作成本非常低廉。适用于环甲膜穿刺、切开术的技能培训,特别地适用于教学培训经费有限的基层医院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IPC分类】G09B23/28
【公开号】CN205122064
【申请号】CN201520932361
【发明人】杨冬, 魏宇魁, 郅娟, 邓晓明, 张辰, 徐瑾, 王玉慧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文档序号 :
【 10211784 】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魏宇魁,郅娟,邓晓明,张辰,徐瑾,王玉慧
技术所有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魏宇魁,郅娟,邓晓明,张辰,徐瑾,王玉慧
技术所有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