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站用恒温恒压卸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气化站用恒温恒压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更加注重物品的最大限度使用或 多功能使用,目前在天然气气化站中的增压设备用途都较为单一,要么设备用于LNG槽车的 卸车增压,要么用于对LNG储罐增压,因此研发一种既可以对LNG槽车进行完成卸车的增压, 又可以对LNG储罐增压保证LNG稳定输出的撬装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但是目前在气化站没有合适的卸载以及装载装置保证储气罐的安全性能,智能依靠人工来实时监测,效率较慢,并且可靠性能稍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储气罐在气化站能够安全卸载和运输的卸载装置,保证其在装置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化站用恒温恒压卸载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和连接于其上的恒温恒压箱,恒温恒压箱包括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和左保温盖、右保温盖、控制板、加热装置,其中:左保温盖、右保温盖均可打开地连接在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上,并且右保温盖上还设有增压孔和卸压孔,增压孔和卸压孔分别连接增压设备和泄压阀门;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连接加热装置,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板连接增压设备和泄压阀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进而保证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内的温度和压力恒定。
进一步地,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的顶部和顶部对应的位置处或者两个侧面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一对夹紧装置,该对夹紧装置夹紧置于其内的储气罐。
进一步地,左保温盖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内部方向上还连接有顶紧结构,顶紧结构通过压缩弹簧和压紧调节拉杆连接在左保温盖上,其中压紧调节拉杆压紧顶紧结构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的一端,并且压紧调节拉杆穿过压缩弹簧延伸至左保温盖外侧,进而方便调节。
进一步地,左保温盖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一端上还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可旋转的顶杆推动储气罐在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内平移。
进一步地,左保温盖或右保温盖内表面还设有隔热棉和隔热锡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压卸载装置,为气化站的储气罐在装载以及卸载时提供较好的交互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卸载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和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板保证装卸箱体内的温度恒定,通过压力传感器、泄压阀门、增压设备和控制板保证箱体内的压力恒定,保证其在进行装载转换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提高了其装卸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化站用恒温恒压卸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1-升降平台,2-恒温恒压箱,3-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4-左保温盖,5-右保温盖,6-增压设备,7-泄压阀门,8-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控制板,11-加热装置,12-夹紧装置,13-顶紧结构,14-压缩弹簧,15-压紧调节拉杆,16-驱动装置,17-可旋转的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气化站用恒温恒压卸载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和连接于其上的恒温恒压箱2,恒温恒压箱2包括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和左保温盖4、右保温盖5、控制板10、加热装置11,其中:左保温盖4、右保温盖5均可打开地连接在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上,并且右保温盖5上还设有增压孔51和卸压孔52,增压孔51和卸压孔52分别连接增压设备6和泄压阀门7;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连接加热装置11,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控制板10连接增压设备6和泄压阀门7、温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进而保证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内的温度和压力恒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的顶部和顶部对应的位置处或者两个侧面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一对夹紧装置12,该对夹紧装置12夹紧置于其内的储气罐。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保温盖4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内部方向上还连接有顶紧结构13,顶紧结构13通过压缩弹簧14和压紧调节拉杆15连接在左保温盖4上,其中压紧调节拉杆15压紧顶紧结构13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的一端,并且压紧调节拉杆15穿过压缩弹簧14延伸至左保温盖4外侧,进而方便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保温盖4朝向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3一端上还连接有驱动装置16,驱动装置16通过可旋转的顶杆17推动储气罐在带有加热单元的箱体内平移,今天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资源和避免人力移动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保温盖4或右保温盖5内表面还设有隔热棉和隔热锡纸,保温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唐宇峰,喻志鹏
技术所有人:安徽安盛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