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手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剂及其制作方法。
以往用于洁手的洗涤剂基本上都要采用清水冲洗,而且去油污能力比较差。这对于煤矿、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野外工作者来说,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缺乏水源的地方更是一筹莫展了。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号为89108801.6号专利,虽然采取了不用清水洗涤的方法,但其残留的污垢,必须使用纸或布进行擦试等辅助性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污能力强,对皮肤无伤害,不用水洗,而且不用任何辅助物处理的洁手剂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洁手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成分组成的聚乙稀醇90-110份蒸馏水250-300份硼酸7-10份乙醇350-400份丙三醇15-20份苯甲酸钠2-3份甲醛1-2份硫氰酸钠微量尿素20-25份香料5-10份上述洁手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5-20份丙三醇、5-10份香料、250-300份蒸馏水,使用转数为50-80转/分的搅拌器,搅拌10-15分钟;
B、将上述溶液中加入90-110份聚乙稀醇,升温至90-95℃,保持温度30-60分钟,至聚乙稀醇全部溶化;
C、将上述溶液倒入反应罐,保持温度80℃,加入(350-400)份×55%的乙醇搅拌15-20分钟;
D、保持所述反应罐中溶液温度80℃,加入7-10份硼酸,2-3份苯甲酸钠,1-2份甲醛,搅拌均匀;
E、将上述溶液降温至常温,加入所述乙醇剩余的(350-400)份×45%,搅拌15-20分钟;
F、将上述溶液中加入微量水溶解的硫氰酸钠和20-25份尿素,搅拌均匀。
本发明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型去污方法,使用的时候,只需倒出一点儿洁手剂在手上,它就会很快渗入皮肤,20秒钟左右便形成一层薄膜,将双手轻轻搓动,渗入皮肤的污垢就会随膜一起脱落下来,不需要再使用水清洗或毛巾和棉丝擦试,使用和携带都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反应釜中放入15份丙三醇、5份香料、250份蒸馏水,使用转数为50-80转/分的搅拌器,搅拌12分钟。然后加入90份聚乙稀醇,升温至90℃,保持温度60分钟,至聚乙稀醇全部溶化。将上述溶液倒入反应罐,保持温度80℃,加入200份乙醇,搅拌15分钟,再加入7份硼酸,2份苯甲酸钠,1份甲醛搅拌均匀。将温度降至常温,加入160份乙醇,搅拌15分钟。再加入微量水溶解的硫氰酸钠和20份尿素,搅拌均匀后,装瓶包装。
实施例2、在反应釜中加入20份丙三醇、10份香料、300份蒸馏水,使用转数为50-80转/分的搅拌器,搅拌15分钟。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10份聚乙稀醇,升温至95℃,保持温度45分钟,至聚乙稀醇全部溶化。将上述溶液倒入反应罐,保持温度80℃加入220份乙醇搅拌20分钟,再加入10份硼酸,3份苯甲酸钠2份甲醛,搅拌均匀。将温度降至常温,再加入180份乙醇,搅拌20分钟。再加入微量水溶解的硫氰酸钠和25份尿素,搅拌均匀后,装瓶包装。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用蒸馏水,均可以使用洁净的自来水代替。
权利要求
1.一种洁手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成分组成聚乙烯醇 90-110份硼酸 7-10份精制水250-300份乙醇 350-400份丙三醇15-20份苯甲酸钠 2-3份甲醛 1-2份硫氰酸钠 微量尿素 20-25份香料 5-10份
2.一种洁手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5-20份丙三醇、5-10份香料,250-300份精制水,使用转数为50-80转/分的搅拌器,搅拌10-15分钟;B、将上述溶液中加入90-110份聚乙烯醇,升温至90-95℃,保持温度30-60分钟,至聚乙烯醇全部溶化;C、将上述溶液倒入反应罐,保持温度80℃,加入(350-400)份×55%的乙醇,搅拌15-20分钟;D、保持所述反应罐中溶液温度80℃,加入7-10份硼酸、2-3份苯甲酸钠,1-2份甲醛,搅拌均匀;E、将上述溶液降温为常温,加入所述乙醇剩余的(350-400份)×45%,搅拌15-20分钟;F、将上述溶液中加入微量水溶解的硫氰酸钠和20-25份尿素,搅拌均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与助剂合成的洁手剂及其制作方法。由于本发明采用独特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使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只需倒一点在手上,就会很快渗入皮肤,20秒钟左右便形成一层薄膜,将双手轻轻搓动,渗入皮肤的污垢就会随膜一起脱落下来,不需要再使用水清洗或毛巾等擦拭,对皮肤无伤害,使用和携带非常方便。它可以广泛用于煤矿、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行业,尤其对野外工作者,外出旅游等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显著。
文档编号C11D7/60GK1076217SQ92101330
公开日1993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9日
发明者傅宏生 申请人:傅宏生
文档序号 :
【 1523133 】
技术研发人员:傅宏生
技术所有人:傅宏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傅宏生
技术所有人:傅宏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