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动力系统都是由分离的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变速箱、整车控制器等组成,没有进行优化设计匹配,且成本高,机械电气联接复杂,电磁干扰大,EMC很难解决;针对上述缺陷,将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动力系统进行重新匹配优化化设计,集成为纯电动汽车电动驱动动力总成,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变速箱和整车控制器进行一体化集成的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包括电机控制装置、支架、驱动电机、电机驱动轴、变速箱连接板、变速箱壳体、变速箱输入轴、轴螺母、O型密封圈、油封、花键套和动力输出法兰,所述装置在驱动电机的上部装有支架,支架上装有电机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内的电机驱动轴用轴螺母和花键套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接,连接处装有O型密封圈、油封并开有排油孔,变速箱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法兰相连接,驱动电机用连接螺栓与变速箱壳体上的变速箱连接板相连接,使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壳连成一个整体。
[0006]所述驱动电机内的定子引线、旋转变压器信号线和温度传感器引线分别与电机控制装置上相对应的接线柱相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0008]1、该装置完成了电动汽车电驱动动力总成一体化的集成设计,优化了动力控制系统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难点,为批量生产电动汽车提供了条件;
[0009]2、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集成优化后,整车装置的温度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匹配性能好,驱动系统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电动汽车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电动驱动轴与变速箱输入轴的连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1和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见图1和图2,操作前,首先检查用连接螺栓12通过变速箱连接板5将驱动电机3与变速箱壳体7连接处是否连接好。操作时,装在支架2上的电机控制装置I通过旋转变压器信号线13,将信号输送到驱动电机3内的旋转变压器中,控制驱动电机3内转子和定子的位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引线14将信号输送到驱动电机3内的温度传感器上,控制驱动电机3运行中的温度变化,通过定子引线6将信号输送到驱动电机3内的定子中,并驱动电机驱动轴4旋转,电机驱动轴4带动用轴螺母9和花键套10连接的变速箱输入轴8 一同旋转,最后通过与变速箱输入轴8相连接的动力输出法兰11所连接的部件,将驱动电机3中所产生的动力输出。O型密封圈15和油封16起密封作用,排油孔17将渗漏的油排出。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包括电机控制装置(I )、支架(2)、驱动电机(3 )、电机驱动轴(4 )、变速箱连接板(5 )、变速箱壳体(7 )、变速箱输入轴(8 )、轴螺母(9 )、花键套(10 )、动力输出法兰(11)、O型密封圈(15 )和油封(16 ),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3 )的上部装有支架(2 ),支架(2 )上装有电机控制装置(I),驱动电机(3 )内的电机驱动轴(4)用轴螺母(9)和花键套(10)与变速箱输入轴(8)相连接,连接处装有O型密封圈(15)、油封(16)并开有排油孔(17),变速箱输入轴(8)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法兰(11)相连接,驱动电机(3 )用连接螺栓(12 )与变速箱壳体(7 )上的变速箱连接板(5 )相连接,使驱动电机(3)和变速箱壳体(7)连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内的定子引线(6)、旋转变压器信号线(13)和温度传感器引线(14)分别与电机控制装置(I)上相对应的接线柱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一体化动力总成集成装置。所述装置在驱动电机的上部装有支架,支架上装有电机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内的电机驱动轴用轴螺母和花键套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接,变速箱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法兰相连接,驱动电机用连接螺栓与变速箱壳体上的变速箱连接板相连接,使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壳连成一个整体。该装置完成了电动汽车电驱动动力总成一体化的集成设计,优化了动力控制系统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难点,为批量生产电动汽车提供了条件。
【IPC分类】B60K17-12
【公开号】CN204432387
【申请号】CN201520042449
【发明人】孟小艮, 陈志传, 邓巍, 凡哲雄
【申请人】新动力电机(荆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文档序号 :
【 8723695 】
技术研发人员:孟小艮,陈志传,邓巍,凡哲雄
技术所有人:新动力电机(荆州)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孟小艮,陈志传,邓巍,凡哲雄
技术所有人:新动力电机(荆州)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