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卷烟生产中广泛使用滚筒类设备,滚筒的重量大,内部结构很复杂。在工厂停工期间,需要使用顶起装置将滚筒顶起,防止由于长期受压而使得滚筒下方支撑接触的托辊部件被挤压变形,影响正常生产运行。
在维修检查时需要将滚筒设备固定,防止工人进入后由于重心偏移而导致滚筒位移,威胁员工生命安全。
滚筒原有的顶起方式是采用人工机械单点支撑法,机构与滚筒的钢圈接触端为90*300的弧面,接触面积小,吃力弱,顶起固定的效果差,在工人进入滚筒内部维修时,易使得滚筒产生重心偏移,存在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顶起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满足滚筒顶起高度要求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刹车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孔与刹车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两台升降机一一对应连接,两台升降机的机头间架设有一托辊座,托辊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滚筒的垫板。
上述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刹车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入孔连接。
上述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升降机为螺旋升降机。
上述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垫板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垫板的直径与滚筒的直径相同。
上述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垫板由石棉橡胶铜丝刹车带铺设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通过两台同步升降的升降机的设置,可有效满足滚筒顶起高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刹车电机;2、减速机;3、第一联轴器;4、升降机;5、托辊座;6、垫板;7、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包括:刹车电机1和减速机2,减速机2的输入孔与刹车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两台升降机4一一对应连接,以实现两台升降机4的同步升降,两台升降机4的机头间架设有一托辊座5,托辊座5上设有用于支撑滚筒的垫板6。
具体的,刹车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7与减速机2的输入孔连接;升降机4为螺旋升降机;垫板6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垫板6的直径与滚筒的直径相同,以实现有效贴合,垫板6由石棉橡胶铜丝刹车带铺设形成,以有效接触滚筒钢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大型滚筒设备顶起装置的使用方法为:设备运行时,垫板与滚筒钢圈处于脱离状态;设备停止运行且处于维修状态时,制动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两台升降机,使其同步升降至与滚筒钢圈相接触,使其处于刹车状态,导致滚筒不能转动,从而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入滚筒内部进行维修、清理等工作;设备停止运行且处于停产休息时,顶起装置在维修状态的基础上,制动电机继续驱动升降机,使得垫板将滚筒钢圈从托辊脱离至一定安全距离,由于托辊与滚筒钢圈不接触,没有力的作用,从而使托辊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保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
技术所有人:洪湖市金叶烟草机械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