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92次浏览
专利名称: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的生物相容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消化的口腔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现代人十分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目前用于口腔内清洁、消毒杀菌的多为口香糖等一类需咀嚼的物质,不仅使人分散注意力、行为举止有碍观瞻,而且还产生了废弃物,影响公共卫生环境。另外一类为口腔喷雾剂,这类产品可提供快速的口腔清洁、消毒杀菌作用,但同时因喷雾剂包装体的体积较大的关系,携带时不太灵巧。而且,四散的喷雾目的性较差,另外可能因使用不当,而造成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刺激。
将薄膜状物质用于口腔的清洁、消毒杀菌,由于其使用方便,不影响美观等优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PCT专利WO 00/18365中公开了一种快速溶解口腔消耗膜,主要成分为水溶性聚合物和抗菌有效量的精油,精油是指百里酚、水杨酸甲酯、桉树脑和薄荷醇醇中的任意种,但精油的生产成本高,杀菌能力有限,所以需要更经济同时作用效果更好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口腔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公开该口腔可消化薄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如下本发明采用的抗菌物质之一是抗菌肽,抗菌肽是生物体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目前,抗菌肽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热门课题。至今为止,在许多动物(尤其是昆虫)、植物、微生物和人体上已发现了超过200多种抗菌肽,这类短肽不仅对细菌、真菌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而且对病毒、原虫及癌细胞也有攻击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快速杀灭已侵入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侵染。由于抗菌肽是一种生物制品,在用量非常小的时候,也能产生很强的杀菌活性,对人体的皮肤黏膜无刺激和毒副作用,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另一种抗菌成分是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一种含锌的金属蛋白酶,专一降解细胞壁的甘氨酸肽键,能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从而起到彻底杀死细菌的目的,不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难以根除的致病菌的效果非常好。发明人为了拓宽了溶葡萄球菌酶的杀菌谱,另外添加了溶菌酶,由于两种酶都属于蛋白质,没有刺激也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同时生产成本低,价格不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口腔中粘着并且溶解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抗菌有效量的酶和/或多肽。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酶,所述及的酶是裂解细胞壁的酶,包括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溶葡萄球菌酶的含量为0.00001~0.1wt%,溶菌酶的含量为10~50wt%。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多肽,所述及的多肽是抗菌肽,是GK系列抗菌肽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及的抗菌肽GK为申请号为02136766.3的发明申请中提供的序列,含量为0.00001~0.1wt%。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酶和多肽的混合物。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中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变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优选的是变性淀粉含量为4-10wt%。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0.01-2wt%的稳定剂和0.1-2wt%的清凉剂,所述及的稳定剂是刺槐豆胶、瓜尔胶、魔芋胶、刺梧桐胶、卡拉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罗望子胶、黄耆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稳定剂的作用是调节和维持薄膜的硬度和脆度。所述及的清凉剂是薄荷醇。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配方如下变性淀粉 4-10wt%溶葡萄球菌酶 0.00001~0.1wt%水 余量配方中还可包括0.1~10wt%的溶菌酶,0.01-2wt%的稳定剂,0.1-2wt%的薄荷醇。
所述的可消化薄膜配方之二如下变性淀粉 4-10wt%抗菌肽0.00001~0.01wt%水余量配方中还可包括0.01-2wt%的稳定剂,0.1-2wt%的薄荷醇。
一种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该可消化薄膜的方法包括将稳定剂、水溶性聚合物溶于水中水合;将酶或多肽或其混合物加入水合物中;将所得物质倾入模子中,浇铸成预定厚度的薄膜,并干燥。
其中稳定剂、水溶性聚合物的水合时间为2-24小时,薄膜的干燥温度为25℃-40℃,干燥时间为2-24小时。
口腔可消化薄膜用于制备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它通过杀灭口腔内的有害细菌,起到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同时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口腔的清洁,同时预防口腔疾病的产生。
口腔可消化薄膜使用方便,根据患处的大小自由选择薄膜的尺寸,贴于患处,通过薄膜在口腔内的缓慢溶解,其中的抗菌成分也随之缓慢释放,起到杀灭有害细菌的效果,并能在一段时间内使口腔抵御外界细菌的侵害,同时薄膜内所含的清凉剂又能保持口气的清新。
本发明的口腔可消化薄膜能有效的抑杀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有害致病菌。通过对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最高总积分均值为0,口腔可消化薄膜属无刺激性,因而对口腔黏膜不会有任何的刺激性。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口腔消化薄膜对口气的保护作用,用Halimeter测试比较四种样品在4小时过程中对口气保护效果,结果证明,四种样品均能较好的保持口气的清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口腔消化薄膜的制备口腔消化薄膜的成分如下变性淀粉 6%;溶葡球菌酶 0.01%溶菌酶 0.4%抗菌肽 0.0001%刺槐豆胶 0.06%;卡拉胶 0.3%;薄荷醇 0.7%。
水 余量其中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参见发明名称为“一组合成抗菌肽”的专利申请文件,申请号为02136766.3。
将上述物质按下列方法制备将刺槐豆胶、卡拉胶溶于水中浸泡24小时,形成制备物A;将变性淀粉溶于水中,加入A液,搅拌均匀,放置,水合24小时,形成制备物B;将薄荷醇加入到聚乙二醇400中,充分混合,形成制备物C;将制备物C加到制备物B中,充分混合形成制备物D;将复合酶/多肽加到制备物D中,形成制备物E;将制备物E倾入模子中,浇铸成预定厚度的薄膜,室温24小时晾干,切割,包装。
制成物质为淡黄色均匀一致的薄膜状制剂,柔软有韧性。可用有消炎、抗菌作用的可消化薄膜贴于溃疡面,除有药用作用外并能保护溃疡面。治疗时膜剂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疗效较好。
实施例2 检测口腔消化薄膜的抑菌效能1、试验样品的制备除杀菌成分外,其余配方如下变性淀粉 6%;
刺槐豆胶0.06%;卡拉胶 0.3%;薄荷醇 0.7%。
水 余量样品一溶葡球菌酶 0.01%样品二溶葡球菌酶 0.01%溶菌酶0.4%样品三抗菌肽 0.0001%样品四溶葡球菌酶 0.01%溶菌酶0.4% 抗菌肽0.0001%制备方法按实施例一。
2、试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大肠杆菌ATCC8099,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上菌株购自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试验用菌悬液的浓度符合试验要求5×105~5×106cfu/ml。
3、试验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第一分册 实验技术规范2.12.2抑菌环试验,样品一至四,分别按此方法操作。
4、试验结果表一抑菌环直径(mm) 阴性对照抑组别样品一 样品二 样品三 样品四(mm)金黄色葡萄球菌12 15 12 15 5大肠杆菌 5 10 12 13 5白色念珠菌5 11 13 14 5溶血性链球菌 5 12 10 15 5肺炎克雷伯氏菌5 12 12 15 5抑菌环大于7mm即证明能有效的杀灭细菌并抑制细菌的生长。
实施例3口腔消化薄膜对试验动物阴道黏膜刺激试验1、样品制备口腔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配方如下变性淀粉 6%;
溶葡球菌酶0.08%溶菌酶5%抗菌肽0.001%刺槐豆胶 0.06%;卡拉胶0.3%;薄荷醇0.7%。
水余量2、试验动物SD大鼠,雌性,普通级,18只,体重230克-250克,随机分三组,口腔消化薄膜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由复旦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3、试验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1999.11中的3.8条。将口腔消化薄膜置动物阴道内,与阴道黏膜接触,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24小时处死动物,取出局部阴道组织,观察有无充血、水肿现象。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1999.11中皮肤刺激反应强度的评分标准评分及皮肤刺激强度分级,进行对阴道黏膜刺激强度的评定。
4、试验结果表二、 口腔消化薄膜对试验动物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刺激反应评分组别 动物数(只)红斑水肿总分口腔消化薄膜 60 0 0空白对照组 60 0 0口腔消化薄膜对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反应最高总积分均值为0,属无刺激性。
实施例41、试验样品的制备除杀菌成分外,其余配方如下变性淀粉 6%;刺槐豆胶 0.06%;卡拉胶0.3%;薄荷醇0.7%。
水 余量样品一溶葡球菌酶0.01%样品二溶葡球菌酶0.01%溶菌酶0.4%样品三抗菌肽0.0001%样品四溶葡球菌酶0.01%溶菌酶0.4%抗菌肽0.0001%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一。
用Halimeter测试比较四种样品在4小时时过程中的口气保护作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清晨在刷牙、漱口或进食(0小时测定)前,用Halimeter测试所有测试参与者的口气。测定后,让参与者食用相同的食物和饮用同种饮料作为早餐。早餐后,禁止所有饮食和饮水。餐后,让各参与者用指定的测试样品含入口中,对照参与者不作任何处理。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Halimeter测定,2小时后进行第三次测定,3小时后进行第四次测定,4小时后进行第五次测定。在每次Halimeter测定前,要求参与者都不能说话,并将嘴唇紧闭30秒。
Halimeter是测定口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存在情况。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甲基硫醇、二甲基硫醚、乙基硫醚和二甲基二硫醚,它们都会产生口臭。因此Halimeter的读数越大,表明口气保护效果越差。
以下各数据(Halimeter读数值)表示用相同样品在同一时间内所有接受测试人的平均值(每种测试化合物的人数为13人)表3

上述试验表明,样品一至四均能较好的保持口气,样品四的作用更为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口腔中粘着并且溶解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抗菌有效量的酶和/或多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酶是裂解细胞壁的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裂解细胞壁的酶是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溶葡萄球菌酶的含量为0.00001~0.1wt%,溶菌酶的含量为0.1~1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多肽是抗菌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抗菌肽是GK系列抗菌肽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抗菌肽的含量为0.00001~0.1wt%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酶和多肽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变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变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变性淀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变性淀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变性淀粉含量为4-10wt%。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0.01-2wt%的稳定剂和0.1-2wt%的清凉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稳定剂是刺槐豆胶、瓜尔胶、魔芋胶、刺梧桐胶、卡拉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罗望子胶、黄耆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清凉剂是薄荷醇。
17.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变性淀粉 4-10wt%溶葡萄球菌酶 0.00001~0.1wt%水 余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0.1~10wt%的溶菌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任一所述的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0.01-2wt%的稳定剂和0.1-2wt%的清凉剂。
20.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变性淀粉 4-10wt%抗菌肽 0.00001~0.01wt%水 余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的可消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含有0.01-2wt%的稳定剂和0.1-2wt%的清凉剂。
22.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21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可消化薄膜的方法包括将稳定剂、水溶性聚合物溶于水中水合;将酶或多肽或其混合物加入水合物中;将所得物质倾入模子中,浇铸成预定厚度的薄膜,并干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水合时间为2-24小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干燥温度为25℃-40℃。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干燥时间为2-24小时。
26.如权利要求1-21任一所述的可消化薄膜在制备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消化薄膜用于制备治疗口腔感染疾病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可消化薄膜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抗菌有效量的酶和/或多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口腔可消化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检测发现本发明的口腔可消化薄膜能有效的抑杀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有害致病菌。通过对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最高总积分均值为0,口腔可消化薄膜属无刺激性,因而对口腔黏膜不会有任何的刺激性。通过Halimeter测试比较口腔可消化薄膜在4小时过程中对口气保护效果,结果证明能较好的保持口气的清新。可消化薄膜用于杀灭口腔内的有害细菌,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产生。
文档编号A61P1/00GK1511586SQ02160700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黄青山 申请人:上海高科联合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813711 】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山
技术所有人:上海高科联合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黄青山上海高科联合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特定的氨基硅氧烷在用直接染料或用氧化染料对角蛋白纤维染色工艺的预处理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