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2025-03-16 11:20:07 469次浏览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多种中成药等为原料制成的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烦恼,同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胃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长期精神影响等因素造成胆汁反流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粘膜持续性的再生能力等致粘膜发生改变属中医“胃脱痛”、“心下痞”、“嘈杂”等范畴,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继而发展成胃溃疡,甚至癌变。胃病临床症状有食后腹胀、嗳气、恶心、腹部隐痛、胀痛、钝痛。目前对胃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疗法、保守疗法以及中西医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在治疗胃病上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从根源上抑制病变的发生。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以清热解毒为主的健胃消食片、盖胃平等健胃药物,或以消炎镇痛为主的利乃泌、吗叮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患者常易出现反复,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胃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且疗程短并能根治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等胃病的药物。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这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广木香1.8~2五灵脂1.6~2.2柴胡1.6~2.1甘草0.9~1.1小苏打10~13.2。
本发明优选重量份数比为广木香2 五灵脂2.2 柴胡2. 甘草1.1 小苏打1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首先按重量份数比1.8~2、1.6~2.2、1.6~2.1、0.9~1.1和10~13.2分别称取广木香、五灵脂、柴胡、甘草和小苏打;
b.将上述所称取的广木香、五灵脂、柴胡、甘草混合、研碎、过筛后制成原粉;c.将上述原粉与a步骤称取的小苏打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散剂;d.将上述散剂在真空、无氧以及20~37℃条件下放置20~30小时后,制成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散剂型药物。
胃病发病机理是由于内蕴热毒,外感风寒,脾胃淤滞所致。本发明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配伍、辨证施治,使药物治疗达到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并达到高效、速效、长效,同时便于携带和服用。本发明配方中各味中药是在健脾利润、和胃化中、疏肝理气的基础上并加以西药消炎止痛,进一步改善药物特性,标本兼治,以达到改善调节胃功能,修复胃粘膜的功效。如主药广木香,辛温,行气止痛,消滞,主治腹部胀满痛。广木香含广木香硷、树脂、挥发油,其中挥发油主要含α-β-木香烃、木香内脂、二氢木香内脂、木香酸、木香醇及少量的茨烯和水芹萜,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辅药五灵脂性甘温,散瘀止痛,含有树脂、尿素、尿酸等有缓解平滑肌镇挛作用。辅药小苏打临床上有增强胃动力、帮助消化、减少胃酸等功效。佐药柴胡具有升阳散热、解郁疏肝的功效,其中含挥发油(柴胡醇)、脂肪油、植物甾醇、南柴胡、皂甙,有解热抗疟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引药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甙、β-谷甾醇、维生素H、蔗糖淀粉等,具有解毒、抗酸、镇痉等功效。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在下述几方面具有显著特性和功效(1).由于采用广木香、五灵脂、柴胡、甘草、小苏打配伍,使得本发明对胃病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2).临床观察和治疗表明,患者服用本发明后作用迅速,显效快,服用1~2次即可见显著疗效,一般患者服用15~30天后可达到临床治愈,且不易出现反复,临床未发现任何过敏性反应和副作用。
(3).本发明在使用中用量少,治疗费用低,易于人体吸收,且携带方便,与其它疗法相比较,患者痛苦小,极易被患者接受。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胃病的治疗效果,选择确诊158例典型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及实验观察。有关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对照结果见下述两表。
疗效评定标准 胃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对照表
从上述临床统计结果见表明158例胃病患者服用本发明后的临床治疗统计结果为,有效人数156人,有效率为98.7%;治愈人数127人,治愈率80.4%;无效人数2人,占1.3%。一般患者15~30天可治愈,经随访患者,未发现复发者。
本发明治疗典型病例如下病例1郭某,女,57岁,河北东方科技学院职工,曾患慢性萎缩性胃炎30多年,临床症状为胃疼,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嗳气,贫血消瘦等。曾在石家庄燕赵医院、河北省第二医院等多家医院就医未见好转,自2004年4月12日开始服用本发明,服用3天后疼痛、恶心、腹胀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连续服用12天后全部不适症状消失,巩固治疗20天后治愈,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2薛金存,男,74岁,河北省南宫市人,曾患慢性胃溃疡40余年,日常靠服用盖胃平等一些健胃药维持,临床症状有恶心、胀痛、反酸、烧心等。自2004年5月7日开始服用本发明,服用10天后症状减轻,服用15天后上述症状消失,继而连续用药28天巩固治疗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臧晓红,女,22岁,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在石家庄经商。曾患慢性浅表性胃炎4年,临床症状有胃脘钝痛、恶心、食欲减退、纳差等。2004年4月开始服用本发明2天后疼痛减轻,用药4天后疼痛消失,巩固治疗20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4李金森,男,27岁,河北省南宫市人,曾患胃酸液倒流病1年,临床症状有厌食、恶心、腹胀、纳差等。于2004年9月开始服用本发明,用药10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5巩玉格,男,26岁,河北省冀州市鸿雁通讯器材厂职工,曾患药物性慢性胃病12年。临床症状有腹胀、恶心、腹部不适等,2004年12月7日开始服用本发明,服用10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继而连续用药15天巩固治疗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6丁桂存,女,52岁,河北省南宫市橡胶厂退休职工,曾患浅表性胃炎10余年,临床症状为腹胀、胃脘痛、恶心、嗳气,自2004年11月开始服本发明,服用两天后腹胀、恶心症状消失,继而连续用药30天巩固治疗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7孙双伏,女,47岁,河北省冀州市人,曾患慢性胃溃疡6年,临床症状有胃钝痛、恶心、少食,自2004年9月开始服用本发明,服用3天后疼痛消失,7天后临床症状消失,继而连续用药20天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8王英清,男,32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曾患慢性胃病4年,临床症状有恶心、厌食、晨起呕吐,自2004年6月开始服用本发明,服用7天后不适症状消失,10后天痊愈,巩固用药15天,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广木香20g、五灵脂22g、柴胡21g、甘草11g的中药饮片混合后研碎、过筛,制得原粉;再以该原粉与120g小苏打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即制成散剂;再将上述散剂在真空、无氧以及20~37℃条件下放置20~30小时,以杀灭其中的致病菌,由于绝大多数致病菌为好氧菌,在上述条件下,致病菌如霉菌、放线菌、细菌可全部被杀灭,因而可保证制成的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散剂型药物的卫生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散剂剂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根据需要本发明也可制成其它剂型如片剂或胶囊剂型。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见以下各表单位(g)
单位(g) 单位(g)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为每日2次,最好早、晚饭前1~2小时服用,每次7~10克,温开水送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它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广木香1.8~2五灵脂1.6~2.2柴胡1.6~2.1甘草0.9~1.1小苏打10~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广木香2 五灵脂2.2柴胡2 甘草1.1小苏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广木香1.8五灵脂1.6柴胡1.6甘草0.9小苏打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广木香2 灵脂2.2 柴胡2.1甘草1.1小苏打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广木香1.9五灵脂1.9柴胡1.8甘草1.0小苏打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它是由广木香1.8~2、五灵脂1.6~2.2、柴胡1.6~2.1、甘草0.9~1.1、小苏打10~13.2的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经过研磨、过筛、混合、杀菌制备而成。本发明对潜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84.6%。临床观察和治疗证明,服用本发明后作用迅速,显效快,服用1~2次即可见显著疗效,患者服用15~30天后可达到临床治愈,且不易出现反复,临床未发现任何过敏性反应和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682846SQ2005100123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李延辉 申请人:李延辉
文档序号 : 【 908811 】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辉
技术所有人:李延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延辉李延辉
活化白血球调节上清液以及用于伤口愈合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一种奥美拉唑钠注射液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