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板插座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开关面板插座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为保证产品性能符合标准,开关面板插座在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多项性能检测,包括通断电性能测试、高压测试、插拔力测试及安全门测试等。目前虽然各面板插座制造商通常配置有针对上述各项性能检测的测试仪器,但是,由于每台测试仪器均放置在不同位置,在一台测试仪器上进行相应性能检测后,还需要人工将产品转移到另一台测试仪器上,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由于每台测试仪器均需要配备一名操作人员,因而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另外,针对各项测试,目前通常是人工采用手动检测完成,因而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和制造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所述面板插座为带有开关的三极插座,所述检测生产线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送料传输带,所述机架上沿所述送料传输带的送料方向依序设有断电测试工位、通电测试工位、插拔力测试工位、高压测试工位、安全门测试工位及筛选工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主控制装置;
所述断电测试工位设置有断电测试装置,所述断电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三脚检测插头,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三脚检测插头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三脚检测插头由所述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通电测试工位设置有通电测试装置,所述通电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二三脚检测插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三脚检测插头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二三脚检测插头由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通电测试工位还设置有开关测试装置,所述开关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三升降机构和开关检测顶杆,所述第三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开关检测顶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上,所述开关检测顶杆由所述第三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插拔力测试工位设置有插拔力测试装置,所述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四升降机构和三脚拉力检测插头,所述第四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三脚拉力检测插头竖直设置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上,所述三脚拉力检测插头由所述第四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高压测试工位设置有高压测试装置,所述高压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五升降机构和第三三脚检测插头,所述第五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三脚检测插头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五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三三脚检测插头由所述第五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安全门测试工位设置有安全门测试装置,所述安全门测试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六升降机构和安全门检测顶杆,所述第六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安全门检测顶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升降机构上,所述安全门检测顶杆由所述第六升降机构驱动在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往复移动;
所述筛选工位设置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用于将未顺利通过任意一项测试的工件从所述送料传输带上筛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架、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一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架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三脚检测插头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立架、第三升降气缸、第二安装座及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二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架上,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三脚检测插头与所述第四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立架和第五升降气缸,所述第三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五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三立架上,所述开关检测顶杆与所述第五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包括第四立架和伺服电机,所述第四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第四立架上,所述三脚拉力检测插头通过滚珠丝杆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三脚拉力检测插头设置有与其插脚一一对应的拉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升降机构包括第五立架、第六升降气缸、第三安装座及第七升降气缸,所述第五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六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五立架上,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六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所述第三三脚检测插头与所述第七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升降机构包括第六立架、第八升降气缸、第四安装座及第九升降气缸,所述第六立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八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六立架上,所述第四安装座与所述第八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座上,所述安全门检测顶杆与所述第九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纵向滑台、纵向滑块、纵向气缸、第十升降气缸及气动夹爪,所述纵向滑台沿纵向跨设于所述送料传输带的上方,所述纵向滑块与所述纵向滑台滑移配合,所述纵向气缸固定于所述纵向滑台上,所述纵向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纵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纵向滑块上,所述气动夹爪与所述第十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沿所述送料传输带的送料方向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和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气缸用于限制工件在到达相应工位位置时继续随所述送料传输带继续移动,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工件在到达相应工位位置时从所述送料传输带上脱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其检测的面板插座为带有开关的三极插座,工作时,现有人工将装配好的工件以插孔朝上的方式逐个地顺次放置在送料传输带上,由送料传输带将工件依次移送至断电测试工位、通电测试工位、插拔力测试工位、高压测试工位及安全门测试工位,从而依次完成对工件的各项性能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在任意一个工位检测出工件出现异常,则该工件的后续检测将不再进行,直接由送料传输带将工件移送至筛选工位,并将该异常工件从送料传输带中取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时只需配置一名工人,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和制造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待检测面板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断电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通电测试装置及开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高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安全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中:1、面盖;11、开关;12、三极插孔;2、机架;a、断电测试工位;b、通电测试工位;c、插拔力测试工位;d、高压测试工位;e、安全门测试工位;f、筛选工位;3、送料传输带;4、限位气缸;5、限位板;6、断电测试装置;61、第一升降机构;611、第一立架;612、第一升降气缸;613、第一安装座;614、第二升降气缸;62、第一三脚检测插头;7、通电测试装置;71、第二升降机构;711、第二立架;712、第三升降气缸;713、第二安装座;714、第四升降气缸;72、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3、开关测试装置;731、第三立架;732、第五升降气缸;733、开关检测顶杆;8、插拔力测试装置;81、第四升降机构;811、第四立架;812、伺服电机;82、三脚拉力检测插头;9、高压测试装置;91、第五升降机构;911、第五立架;912、第六升降气缸;913、第三安装座;914、第七升降气缸;92、第三三脚检测插头;10、安全门测试装置;101、第六升降机构;1011、第六立架;1012、第八升降气缸;1013、第四安装座;1014、第九升降气缸;102、安全门检测顶杆;13、筛选机构;131、纵向滑台;132、纵向滑块;133、纵向气缸;134、第十升降气缸;135、气动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面板插座自动检测生产线,其检测的面板插座为带有开关的三极插座,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该面板插座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面盖1上设置有两个开关11及两个三极插孔12。该面板插座检测生产线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8,其结构包括机架2及设置于机架2上的送料传输带3,机架2上沿送料传输带3的送料方向依序设有断电测试工位a、通电测试工位b、插拔力测试工位c、高压测试工位d、安全门测试工位e及筛选工位f。机架2上还设置有主控制装置。
工作时,现有人工将装配好的工件以插孔朝上的方式逐个地顺次放置在送料传输带3上,由送料传输带3将工件依次移送至断电测试工位a、通电测试工位b、插拔力测试工位c、高压测试工位d及安全门测试工位e,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依次完成对工件的各项性能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在任意一个工位检测出工件出现异常,则由主控制装置发出相应控制指令,使该工件的后续检测将不再进行,直接由送料传输带3将工件移送至筛选工位f,并将该异常工件从送料传输带3中取出。例如,如果是在断电测试工位a检测出工件出现异常,则后续的通电测试工位b、插拔力测试工位c、高压测试工位d及安全门测试工位e均不会对该工件进行检测;如果是在通电测试工位b检测出工件出现异常,则后续的插拔力测试工位c、高压测试工位d及安全门测试工位e均不会对该工件进行检测;如果是在其他工位出现异常,按上述过程依次类推。
机架2上沿送料传输带3的送料方向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4和若干限位板5,限位气缸4用于限制工件在到达相应工位位置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继续移动;限位板5安装在机架2上,且位于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用于限制工件在到达相应工位位置时从送料传输带3上脱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断电测试工位a的上游位置,用于使工件进入等待状态;第二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断电测试工位a,以使工件进行断电测试;第三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通电测试工位b,以使工件进行通电测试和开关按压测试;第四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插拔力测试工位c,以使工件进行插拔力测试;第五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高压测试工位d,以使工件进行高压测试;第六个限位气缸4设置在安全门测试工位e,以使工件进行安全门测试。
本实施例中,第一个限位板5设置在断电测试工位a,第二个限位板5设置在通电测试工位b,第三个限位板5设置在插拔力测试工位c,第四个限位板5设置在高压测试工位d。当工件运动至上述各工位时,各限位板5用于对工件在竖直方向进行限位,以确保工件在检测完成后,仍能够留置在送料传输带3上。
断电测试工位a设置有断电测试装置6,断电测试装置6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61和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61、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第一升降机构61设置于机架2上,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竖直设置于第一升降机构61上,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由第一升降机构61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一升降机构61包括第一立架611、第一升降气缸612、第一安装座613及第二升降气缸614,第一立架611固定于机架2上,第一升降气缸612固定于第一立架611上,第一安装座613与第一升降气缸6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气缸614固定于第一安装座613上,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与第二升降气缸6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断电测试工位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两个第一升降机构61的第一升降气缸612分别驱动相应第一安装座613下移,当第一升降气缸612行程到位时,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14再分别动作,驱动相应第一三脚检测插头62插入置工件的相应三极插孔中,由主控制装置进行断电测试。测试完成后,断电测试装置6各部件依序复位,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
通电测试工位b设置有通电测试装置7,通电测试装置7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71和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机构71、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第二升降机构71设置于机架2上,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竖直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71上,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由第二升降机构71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二升降机构71包括第二立架711、第三升降气缸712、第二安装座713及第四升降气缸714,第二立架711固定于机架2上,第三升降气缸712固定于第二立架711上,第二安装座713与第三升降气缸7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四升降气缸714固定于第二安装座713上,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与第四升降气缸7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电测试工位b还设置有开关测试装置73,开关测试装置73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三升降机构和开关检测顶杆733,本实施例中,第三升降机构、开关检测顶杆均设置为四个,第三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2上,开关检测顶杆竖直设置于第三升降机构上,开关检测顶杆由第三升降机构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三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立架731和第五升降气缸732,第三立架731固定于机架2上,第五升降气缸732固定于第三立架731上,开关检测顶杆733与第五升降气缸7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通电测试工位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两个第二升降机构71的第三升降气缸712分别驱动相应第二安装座713下移,当第三升降气缸712行程到位时,两个第四升降气缸714再分别动作,驱动相应第二三脚检测插头71插入置工件的相应三极插孔中,由主控制装置进行断电测试;同时,与一个开关对应的其中一个第五升降气缸732、与另一个开关对应的其中一个第五升降气缸732也开始动作,驱动相应开关检测顶杆下移,以对开关进行按压测试,此次按压测试结束后,该两个第五升降气缸732复位,剩余两个第五升降气缸732再开始动作,驱动相应开关检测顶杆下移,以对开关进行按压测试,从而实现开关的开启测试和关闭测试。测试完成后,通电测试装置7、开关测试装置73的各部件依序复位,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
插拔力测试工位c设置有插拔力测试装置8,插拔力测试装置8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四升降机构81和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本实施例中,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设置有两个,第四升降机构81设置于机架2上,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竖直设置于第四升降机构81上,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由第四升降机构81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四升降机构81包括第四立架811和伺服电机812,第四立架811固定于机架2上,伺服电机812固定于第四立架811上,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通过滚珠丝杆与伺服电机8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设置有与其插脚一一对应的拉力计。
当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插拔力测试工位c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伺服电机812驱动两个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同步下移,使两个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分别插入置工件的相应三极插孔中,插入后,伺服电机812再驱动两个三脚拉力检测插头82竖直上移,此时,主控制装置通过三脚检测插头内部的拉力计开始计量各插脚受到的拉力,当插脚与插孔脱离时拉力计受到的拉力,即为插孔的最大插拔力,根据插拔力的大小,进而判断工件是否合格。测试完成后,插拔力测试装置8的各部件依序复位,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
高压测试工位d设置有高压测试装置9,高压测试装置9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五升降机构91和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本实施例中,第五升降机构91、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均设置为两个,第五升降机构91设置于机架2上,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竖直设置于第五升降机构91上,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由第五升降机构91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五升降机构91包括第五立架911、第六升降气缸912、第三安装座913及第七升降气缸914,第五立架911固定于机架2上,第六升降气缸912固定于第五立架911上,第三安装座913与第六升降气缸9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七升降气缸914固定于第三安装座913上,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与第七升降气缸9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高压测试工位d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两个第五升降机构91的第六升降气缸912分别驱动相应第三安装座913下移,当第六升降气缸912行程到位时,两个第七升降气缸914再分别动作,驱动相应第三三脚检测插头92插入置工件的相应三极插孔中,由主控制装置进行断电测试。测试完成后,高压测试装置9的各部件依序复位,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
安全门测试工位e设置有安全门测试装置10,安全门测试装置10包括分别与主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连接的第六升降机构101和安全门检测顶杆102,本实施例中,安全门检测顶杆10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应工件的两个n极插孔(零线)、两个a极插孔(火线),第六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2上,安全门检测顶杆102设置于第六升降机构上,安全门检测顶杆102由第六升降机构驱动在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往复移动。
具体地说,第六升降机构101包括第六立架1011、第八升降气缸1012、第四安装座1013及第九升降气缸1014,第六立架1011固定于机架2上,第八升降气缸1012固定于第六立架1011上,第四安装座1013与第八升降气缸10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九升降气缸1014固定于第四安装座1013上,安全门检测顶杆102与第九升降气缸10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安全门测试工位e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第六升降机构的第八升降气缸1012驱动第四安装座1013下移,当第八升降气缸1012行程到位时,第九升降气缸1014再动作,驱动四个安全门检测顶杆102插入置工件的两个n极插孔和两个a极插孔中,以检测安全门是否正常关闭。测试完成后,安全门测试装置10的各部件依序复位,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
筛选工位f设置有筛选机构13,筛选机构13用于将未顺利通过任意一项测试的工件从送料传输带3上筛除。具体地说,筛选机构13包括纵向滑台131、纵向滑块132、纵向气缸133、第十升降气缸134及气动夹爪135,纵向滑台131沿纵向跨设于送料传输带3的上方,纵向滑块132与纵向滑台131滑移配合,纵向气缸133固定于纵向滑台131上,纵向气缸133的输出轴与纵向滑块132固定连接,第十升降气缸134固定于纵向滑块132上,气动夹爪135与第十升降气缸1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检测不合格的工件随送料传输带3运动至筛选工位f时,在主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第十升降气缸134先通过气动夹爪135将工件夹紧,然后第十升降气缸134驱动工件上移(脱离送料传输带3),接着纵向气缸133驱动纵向滑块132沿纵向滑台131滑动,从而将工件移送至次品收集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纵向气缸133为多行程气缸,这样,根据工件在上游工位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将工件移送至不同的位置,以供操作人员进行分类。筛选结束后,筛选机构13的各部件依序复位。各项检测均正常的工件在到达筛选工位f时,筛选机构13不动作,此时工件继续随送料传输带3移动,进行出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权
技术所有人:超竣电器制造(奉化)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