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化带式输送自动干清粪工艺及设备的制造方法
[0094] 5)生产性能
[OOM]在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试验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见表5-2。
[0096]表5-2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试验猪生长性能的比较
[0098] 由表5-2可知,输送带机械清粪组(试验组)日增重和平均末重均略高于人工清粪 组(对照组,P〉〇.05),料重比略低于对照组。因此,总体来讲,试验组的生长性能略优于对照 组,但两者差异不显著。6)猪舍内环境指标
[0099] (1)舍内溫度
[0100] 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溫度的比较见表5-3,平均溫度变化如图 4。
[0101] 表5-3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内溫度的比较
[0104] 注:表内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〇.05),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下同)
[01化]试验期间,试验组平均溫度为30.82°C,对照组为31.4rc,试验组溫度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溫度呈同升同降。
[0106] (2)舍内湿度
[0107] 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湿度的比较见表5-4和图5。
[0108] 表5-4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内湿度的比较
[0110] 从表5-4和图5中可见,平均湿度,输送带机械清粪组略高于人工清粪组,但差异不 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两组的平均湿度都呈同升同降。
[0111] (3)舍内氨气浓度
[0112] 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氨气浓度的比较见表5-5和图6。
[0113] 表5-5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猪舍内氨气浓度的比较
[0115] 试验期间,输送带清粪组平均氨气浓度比人工清粪组低10.6%。
[0116] (4)粪污总量
[0117] 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粪污总量见表5-6。
[0118] 表5-6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粪污量对比
[0120] 由5-6表可知,输送带机械清粪的试验组固态粪污的水分含量比人工清粪的对照 组低1.65个百分点,试验组经自动固液分离后,粪污的固液分离效果明显,固态粪污的干物 质总量比对照组多393kg,即多2.51 %,表明清粪彻底。
[0121] 7)粪污成分分析
[0122] ①固态粪污成分
[0123] 两种清粪模式下固态粪污成分的对比分析见表5-7。
[0124] 表5-7两种清粪模式下固态粪污成分的对比分析
[0127]由表5-7可知,除粪中的水分含量外,输送带机械清粪组固态粪污有机质、总氮、总 憐和总钟含量均略高于人工清粪组。
[01%]②液态粪污成分
[0129] 两种清粪模式下液态粪污成分的对比分析见表5-8。
[0130] 表5-8两种清粪模式下液态粪污成分的对比分析
[0132] 由表5-8可知,输送带机械清粪组液态粪污中TN、TP、TK和COD含量,均低于人工清 粪组,分别低 5.20%(P<0.05)、6.53%(P〉0.05)、13.23%(P<0.05WP4.31%(P〉0.05)。
[0133] 实施例6肥育猪舍应用机械化带式输送自动干清粪设备及工艺清粪
[0134] 在宁波旷代牧业有限公司的猪场中选择相邻的2栋双列式肥育猪舍为试验猪舍, 猪舍为东西走向,开放式,每栋猪舍面积(30mX 12m),每列8栏,每栏巧.2m X 3.75m),猪舍屋 顶为双坡式结构,钢屋架。试验组为猪舍经改造后采用机械化带式输送自动干清粪设备及 工艺清粪的输送带清粪组,对照组为猪舍未经改造采用人工清粪的人工清粪组,每组分别 选择一栋猪舍的朝南一列。
[0135] 1)带式自动清粪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0136] 所述的带式自动清粪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1:
[0137]表6-1带式自动清粪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0139] 2)试验猪舍
[0140] 猪栏采用局部漏缝地板设计,在猪栏排粪区一侧设置宽1.2m( X长二猪栏宽度 3.75m)的漏缝地板,漏缝地板下方为清粪道,清粪道的地面为光洁度较好的水泥地面,且自 内侧向外侧有4.0 %倾斜度;清粪道地面外侧设有宽20cm,深25cm污水沟,从猪舍东端纳入 地下排污管道;清粪道地面至漏缝地板的高度为1. Om。选用0.6时锻锋水管作辅助转动轴, 安装间隔1.8~1.9m(每栏2根)。所述带式清粪系统主要由基架、滚筒、电动机、输送带、智能 控制箱构成。输送带的材质为尼龙材质。所述清粪系统的电机安装在猪舍两端清粪道的出 粪口处,电机用大号膨胀螺丝固定,两端两台电机保证在同一直线上,电机上端的滚轴略低 于输送带,然后将输送带缠绕在滚轴上,并用粗钢丝固定。猪舍前后端用钢筋卡住输送带, 避免输送带跑偏。安装好控制箱后,设置转速为每分钟输送带运行为20米;设置自动清粪时 间:每天清粪2次,即每天早上8:00和晚上8:00各一次,试运行正常。
[0141] 3)试验猪及分组
[0142] 选择血缘、胎次、公母比例相同,体格相似,平均体重约40kg杜长大S元杂交生长 猪300头,随机分为2组,输送带式机械清粪组和人工干清粪组,每组150头,对兰,分别饲养在 两栋相邻的猪舍内,采用输送带式机械清粪和人工干清粪模式进行清粪。
[0143] 4)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0144]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饲粮,由所在场参照NRC(1998)标准自行配制。
[0145] 试猪的饲养管理按照猪场的操作规程进行,两组均采用乳头式饮水器自由饮水与 干湿饲喂器自由采食,每天早晨与傍晚往干湿饲喂器料斗中添加一次饲料,保证饲喂器中 有足够饲料。猪舍为自然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和猪只需要调节窗户开启程度。人工清粪组, 每天早上7:00及下午4:00饲养员对猪栏进行适当清扫,将粪便清除并直接送到堆粪场,保 持栏内的清洁卫生。猪的尿液和饮水器漏水通过两侧漏缝地板下的尿粪沟排出舍外。输送 带清粪组每天定时(早上8:00和晚上8:00)清粪2次,每次清粪时间为1.5分钟。
[0146] 5)生长性能
[0147] 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对试验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结果见表6-2。
[0148] 表6-2输送带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试验猪生长性能的比较
[0150] 由表6-2可见,输送带清粪组与人工清粪组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 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〇.05)。
[0151] 6)粪污排放量
[0152] 经为期45天的饲养试验,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组的粪污量结果,如表6-3 所示。
[0153] 从表6-3可W看出,输送带清粪与人工清粪,两者的粪污总量相近,差异不显著。输 送带清粪组固态粪污量低于人工清粪组,而液态粪污量反之,但因固态粪污中含水量较低, 固态粪污总干物质量反而略高于人工干清粪组。运不难看出,采用输送带机械清粪模式,粪 污中粪与尿及污水的分离效果优于人工干清粪模式。
[0154] 表6-3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粪污量对比
[0156] 7)粪污排放成分
[0157] (i)固态粪污
[0158] 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两种清粪模式下固态粪污的水分、总氮、总憐、总钟的 含量如表6-4所不:
[0159] 表6-4人工清粪与机械清粪模式下固态粪污成分对比
[0162] 由表6-4可W看出,输送带机械清粪组与人工清粪组固态粪污含水量分别为 69.75%和73.26%,对照组比试验组高出5.03%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固态粪便在总 氮、总憐、总钟含量上的差异显著,试验组分别比对照高出6.8 6 % (P < 0.0 5 )、15.8 % (P < 0.05)、15.6%(P<0.05)。
[0163] (2)液态粪污
[0164] 输送带与人工两种清粪模式下液态粪污的抑、总氮、总憐、总钟的含量如表6-5所 示:
[0165] 表6-5输送带机械清粪与人工清粪模式下液态粪
文档序号 :
【 9894504 】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国,洪奇华,郑吉
技术所有人:浙江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国,洪奇华,郑吉
技术所有人:浙江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