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和电压力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和电压力器具。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固定阀座(03)和阀座密封圈(07)通过阀座螺母(09)固定在锅盖(01)上,固定阀座(03)下端设有卡槽,并装配卡簧(02);阀盖帽(06)上设有阀盖帽密封圈(04),并一起装配在固定阀座(03)的中间圆孔中,阀盖帽(06)下端通过阀芯座(11)螺纹连接;阀芯座(11)周圈设有压缩弹簧(10),阀芯座(11)顶端设有阀芯座密封圈(08);装配在一起的阀芯座(11)与阀盖帽(06)形成一个连动体;浮子阀(05)上设有浮子密封圈(12),浮子阀(05)穿过阀盖帽(06)和阀芯座(11)的中间圆孔,浮子阀(05)和浮子密封圈(12)根据锅内压力的变化上下浮动进行密封或排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因消费者使用不当或压力控制器失效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专利说明】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和电压力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前述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电压力器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器烹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压力煲、电饭煲等产品越来越普及。按照家用电器或类似电器用途的安全液体加热特殊要求:GB 4706.19 一 2008/IEC60335-2-15:2005,22.107就明确要求:压力锅应带有一个非自复位压力或温度敏感的压力释放装置。目前市场上大部份的电压力煲产品都不符合此项安规要求,普遍都是将内锅密封圈作为压力释放装置,当出现压力异常时通过密封圈向外变形进行泄压排气,但由于内锅密封圈是硅橡胶材质,回弹性较好,当锅内压力恢复到正常压力以下时密封圈又会再次密封,造成二次爆泄,安全风险较大,不符合安规中关于非自复位压力或温度敏感的压力释放装置要求。
[0003]目前市面上的圆形或方形电压力煲普遍结构都是面盖或锅盖上采用浮子阀密封圈和内锅密封圈进行工作密封,另外通过限压阀或其它结构进行泄压保护,当锅内压力小于限压阀所产生的压力时,限压阀就会复位,锅内又会重新密封,如不及时发现,将发生频繁泄压现象;另外一种情况是当限压阀发生堵塞时,将不能够进行泄压,此时内锅密封圈将会进行泄压,但由于内锅密封圈本身材质的原因,密封圈在泄压后会再次恢复到密封位置,亦会造成二次爆泄,给用户的安全造成较大隐患,亦不符合上述安规所提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一旦锅内的压力超过控制压力范围时,就会顶开阀芯座向上运动,从而持续进行排气,能有效避免因消费者使用不当或压力控制器失效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希望提供一种具有前述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电压力器具。
[0005]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固定设置在电压力器具的锅盖上,其创新点在于,固定阀座和阀座密封圈通过阀座螺母固定在锅盖上,固定阀座下端设有卡槽,并装配卡簧;阀盖帽上设有阀盖帽密封圈,并一起装配在固定阀座的中间圆孔中,阀盖帽下端通过阀芯座螺纹连接;阀芯座周圈设有压缩弹簧,阀芯座顶端设有阀芯座密封圈;装配在一起的阀芯座与阀盖帽形成一个连动体,可以在固定阀座的中间圆孔中上下滑动;浮子阀上设有浮子密封圈,浮子阀穿过阀盖帽和阀芯座的中间圆孔,可在阀芯座的中间圆孔中上下浮动,浮子阀和浮子密封圈根据锅内压力的变化上下浮动进行密封或排气。
[0006]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中,五金卡簧通过阀座螺母固定在锅盖内侧,防堵帽卡在五金卡簧上。
[0007]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力器具,其创新点在于,其具有锅盖和固定设置所述锅盖上的前述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
[0008]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电压力器具为电压力煲或电饭煲。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中:一、固定阀座是通过阀座螺母固定在锅盖上,内设阀座密封圈与锅盖进行密封,固定阀座下圈设有卡槽,并装配卡簧,在整个非自复位装置的外侧设有防堵帽,并通过在锅盖内设置的五金卡簧卡住,防堵帽可方便的拆装与清冼;二、浮子阀和浮子阀密封圈装置在固定阀座中间圆孔内。正常起压时浮子阀带动浮子阀密封圈升起进行密封,当锅内的压力超过控制压力范围时,锅内压力会将阀芯座向上顶起,由于固定阀座上设置有卡簧,当阀芯座向上运动时,固定卡簧会自动卡入阀芯座上的卡槽位置,从而实现锅盖机构的非自动复位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置了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电压力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1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结构剖视图(正常工作状态)。
[001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结构剖视图(锅内不能形成压力状态)。
[001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的爆炸图。
[0015]其中:01为锅盖;02为卡簧;03为固定阀座;04为阀盖帽密封圈;05为浮子阀;06为阀盖帽;07为阀座密封圈;08为阀芯座密封圈;09为阀座螺母;10为压缩弹簧;11为阀芯座;12为浮子密封圈;13为五金卡簧;14为防堵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7]如图1、2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其整体固定设置在电压力器具的锅盖I上,固定阀座03和阀座密封圈07通过阀座螺母09固定在锅盖01上,五金卡簧13也是通过阀座螺母09固定在锅盖01内侧,防堵帽14卡在五金卡簧13上,防堵帽14可拆装清冼。固定阀座03下端设有卡槽,并装配卡簧02 ;阀盖帽06上设置有阀盖帽密封圈04,并一起装配在固定阀座03的中间圆孔中,下端通过阀芯座11螺纹连接,在阀芯座11周圈设置有压缩弹簧10,同时阀芯座11顶端设置有阀芯座密封圈08,以跟阀盖帽06螺纹连接时起密封作用,装配后的阀芯座11与阀盖帽06形成一个连动体;浮子阀05上设置有浮子密封圈12,并穿过阀盖帽06和阀芯座11的中间圆孔,浮子阀05和浮子密封圈12根据锅内压力变化可上下浮动进行密封或排气(如图示2所示)。
[0018]当锅内起压时,浮子阀05和浮子阀密封圈12会升起密封于阀芯座11端部下面,锅内就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此时锅内为正常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0019]当锅内压力持续上升,超出正常压力控制范围,锅内的压力会大于阀芯座11里的压缩弹簧10所产生的弹力,此时锅内的压力会将阀芯座11和阀盖帽06向上顶起,阀盖帽密封圈04就会脱离固定阀座03的密封,锅内的压力就会泄压。固定阀座03下端设置有固定卡簧02,当阀芯座11朝上运动时,固定卡簧02会自动卡入阀芯座11的卡槽位置,以使其不能再向下复位(如图4所示),整个锅内就不能形成密封空间,会持续泄气,锅内不能形成压力。
[0020]如需复位,只需拿起锅盖,手动按下卡在阀芯座11上的卡簧02,此时由于压缩弹簧10的弹力,整个连体机构自动进行复位,阀盖帽06和阀芯座11又会重新与固定阀座03进行密封,此为一个完整的泄压与复位循环,可重复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固定设置在电压力器具的锅盖(2)上,其特征是,固定阀座(03)和阀座密封圈(07)通过阀座螺母(09)固定在锅盖(01)上,固定阀座(03)下端设有卡槽,并装配卡簧(02);阀盖帽(06)上设有阀盖帽密封圈(04),并一起装配在固定阀座(03)的中间圆孔中,阀盖帽(06)下端通过阀芯座(11)螺纹连接;阀芯座(11)周圈设有压缩弹簧(10),阀芯座(11)顶端设有阀芯座密封圈(08);装配在一起的阀芯座(11)与阀盖帽(06)形成一个连动体,可以在固定阀座(03)的中间圆孔中上下滑动;浮子阀(05)上设有浮子密封圈(12),浮子阀(05)穿过阀盖帽(06)和阀芯座(11)的中间圆孔,可在阀芯座的中间圆孔中上下浮动,浮子阀(05)和浮子密封圈(12)根据锅内压力的变化上下浮动进行密封或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器具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其特征是,五金卡簧(13)通过阀座螺母(09)固定在锅盖(01)内侧,防堵帽(14)卡在五金卡簧(13)上。
3.一种电压力器具,其特征是,其具有锅盖(2)和固定设置所述锅盖(2)上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自动复位保护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器具,其特征是,电压力器具为电压力煲或电饭煲。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4260544SQ20142069718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寿发, 陈建军 申请人: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477071 】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发,陈建军
技术所有人: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发,陈建军
技术所有人: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