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废气吸收过滤的净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4-12 16:40:02 303次浏览
一种用于废气吸收过滤的净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的大量排放,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受到威胁,空气质量显著下降,特别是近年来,PM2.5的数值接近爆表,越来越多的城市雾霾越来越严重,人们经常出门带口罩,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空气中大多含有多种污染物,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往往害怕出门,但是虽然有的时候门窗紧闭,室内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
[0003]所以现在提供一种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气吸收过滤的净气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将废气中的粉尘等污染物溶于水并去除,且通过活性炭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气吸收过滤的净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鼓风机构、一次净化机构和二次净化机构,所述进气鼓风机构包括带有进气口的鼓风箱,所述鼓风箱内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分为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在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的内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鼓风板和第二鼓风板;所述一次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喷淋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二次净化机构包括第二喷淋机构,在第二喷淋机构的上部为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回路管和出气管,在回路管、出气管和出气口三者的交汇处设有三通球阀,在出气管尾端设有气体净化检测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位于第一风室的上端,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之间通过竖直通道连通,在竖直通道的上端为与第一风室连通的第一通孔,在竖直通道的下端为与第二风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风室通过下侧的第三通孔与一次净化机构连通,在进气口、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处均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挡板,在第二鼓风板上设有第四通孔,在第四通孔的下口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挡板,在进气口的外侧设有喇叭状的集气罩,所述第一鼓风板和第二鼓风板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在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的下侧分别设有固定套,在固定套的下侧设有偏心转盘,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固定套后与偏心转盘的侧壁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一次净化机构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所述内筒由上部的水腔和下部的空心腔组成,所述空心腔的下部开口且与外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空心腔的腔壁为与上部水腔连通的环形中空结构,在空心腔的腔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为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处设有活性炭,在外筒的下部设有伸入到内筒的空心腔内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第三通孔连接,在外筒的外壁上还设有出水口,所述气流通道的上部与二次净化机构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二次净化机构包括与气流通道连接的Z形通道,在Z形通道内沿着Z形通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Z形的网纱,所述的多个网纱首尾相互连接,在Z形通道的末端带有上口和下口。
[0010]优选的,所述上口和下口均为喇叭形状,在上口的上侧为圆柱状的排空筒,在下口的下侧为装有水的水箱,在排空筒内设有喷淋净化机构,所述喷淋进化机构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在水管上设有水泵。
[0011]优选的,所述喷淋净化机构为:在排空筒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有三个喷雾盘,所述喷雾盘的圆周形侧面与排空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喷雾盘的下部为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的末端分别穿透三个喷雾盘的盘体且在每个储水腔处设有流水口,喷雾盘上设有多个连通储水腔顶面与喷雾盘顶面的喷雾孔,在储水腔内对应每一个喷雾孔均设有一个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位于喷雾孔的正下方,在每个喷雾盘上还设有连通上下表面的过气孔。
[0012]优选的,所述气体净化检测机构包括一个下端与出气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玻璃罩,所述玻璃罩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玻璃罩内部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水平的玻璃隔板,每个玻璃隔板上带有可以过气的中心孔,两个相邻的玻璃隔板之间为一个检测单元,在玻璃罩的外壁上对应每个检测单元均设有一个照射方向朝向检测单元的直射光源,在玻璃罩的外壁上对应每个检测单元还设有排气孔且带有孔盖。
[0013]优选的,所述直射光源为圆锥形反光罩的灯泡,所述回路管与第一风室的进气口连通。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废气中粉尘等颗粒进行过滤,能够完全将废气中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并且经过活性炭的吸附,能够将废气中的绝大部分有害物质去除,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次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排空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气体净化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进气口,2、第一风室,3、第二风室,4、第一鼓风板,5、第二鼓风板,6、出气口,7、回路管,8、出气管,9、三通球阀,10、竖直通道,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第一挡板,15、第四通孔,16、第二挡板,17、集气罩,18、连杆,19、固定套,20、偏心转盘,21、外筒,22、内筒,23、水腔,24、空心腔,25、喷水孔,26、活性炭过滤层,27、输气管,28、出水口,29、Z形通道,30、网纱,31、上口,32、下口,33、排空筒,34、水箱,35、水管,36、水泵,37、喷雾盘,38、储水腔,39、喷雾孔,40、超声波雾化器,41、过气孔,42、玻璃罩,43、玻璃隔板,44、排气孔,45、直射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废气吸收过滤的净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鼓风机构、一次净化机构和二次净化机构,所述进气鼓风机构包括带有进气口 I的鼓风箱,所述鼓风箱内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分为第一风室2和第二风室3,在第一风室2和第二风室3的内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鼓风板4和第二鼓风板5 ;所述一次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喷淋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二次净化机构包括第二喷淋机构,在第二喷淋机构的上部为出气口 6,所述出气口 6连通回路管7和出气管8,在回路管7、出气管8和出气口 6三者的交汇处设有三通球阀9,在出气管8尾端设有气体净化检测机构。
[0018]如图1所示,关于进气鼓风机构的说明:进气口 I位于第一风室2的上端,第一风室2和第二风室3之间通过竖直通道10连通,在竖直通道10的上端为与第一风室2连通的第一通孔11,在竖直通道10的下端为与第二风室3连通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风室3通过下侧的第三通孔13与一次净化机构连通,在进气口 1、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处均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挡板14,在第二鼓风板5上设有第四通孔15,在第四通孔15的下口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挡板16,在进气口 I的外侧设有喇叭状的集气罩17,所述第一鼓风板4和第二鼓风板5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连杆18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在第一风室2和第二风室3的下侧分别设有固定套19,在固定套19的下侧设有偏心转盘20,所述连杆18穿过所述固定套19后与偏心转盘20的侧壁接触。偏心转盘20在电机等动力源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但是两个偏心转盘20并不是同步转动的,而是一上一下进行交替转动的,这样在连杆18的带动下第一鼓风板4和第二鼓风板5便上下交替运动,第一鼓风板4下降,第二鼓风板5上升,则第一风室2充气,第一鼓风板4上升,第二鼓风板5下降则第一风室2内的气体经过竖直通道流向第二风室3内,这样反复的运动,则进气口 I便不断的有气体进入进行吸收过滤。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关于一次净化机构的说明:其包括外筒21和内筒22,所述内筒22位于外筒21内,所述内筒22由上部的水腔23和下部的空心腔24组成,所述空心腔24的下部开口且与外筒21的内腔连通,所述空心腔24的腔壁为与上部水腔23连通的环形中空结构,在空心腔23的腔壁上设有多个喷水孔25,所述外筒21和内筒22之间为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处设有活性炭过滤层26,在外筒21的下部设有伸入到内筒22的空心腔24内的输气管27,所述输气管27与第三通孔13连接,在外筒21的外壁上还设有出水口 28,所述气流通道的上部与二次净化机构连通,从第二风室3内的气体经过第三通孔13后首先进入到输气管27内,经输气管27进入到内筒22的空心腔24内,由于空心腔24内设有喷水孔25,从水腔23内的水分从喷水孔25内喷出,然后呈环形布满空心腔24,则空心腔24内的气体被水喷洒,杂质溶于水中,落下的水分则由下方的出水口 28排出,气体经吸收之后经过气流通道上的活性炭过滤层26,将大部分的废气进行完全的吸收,之后进入到Z形通道29。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关于二次净化机构的说明:其包括与气流通道连接的Z形通道29,在Z形通道29内沿着Z形通道29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Z形的网纱30,所述的多个网纱30首尾相互连接,在Z形通道29的末端带有上口 31和下口 32,上口 31和下口 32均为喇叭形
文档序号 : 【 9207034 】

技术研发人员:崔子扬
技术所有人:崔子扬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崔子扬崔子扬
废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一种污泥中废气的水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