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20),该雾化器本体(20)顶部安装有吸嘴组件(3),雾化器本体(20)内设有与吸嘴组件(3)连通的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吸嘴组件(3)与出气通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阻挡大颗粒烟雾的阻挡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21)包括横截面为倒T字形的座体(211),该座体(211)包括将吸嘴组件(3)下端封盖的水平部(212)、垂直于水平部(212)的竖直部(213);
在竖直部(213)外壁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挡片(214);所述水平部(212)为中空结构,其顶部完全敞开且与吸嘴组件(3)对接,在水平部(212)的侧壁上开有与吸嘴组件(3)连通的出气孔(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14)为圆盘状,其直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213)下端设有倒圆锥形导流柱(216),在每一片挡片(214)上均开有导流槽(2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21)包括中空的箱体(221),箱体(221)的中空腔内填充有吸油棉(22),箱体(221)顶部设有将吸嘴组件(3)下端封盖的罩体(222),罩体(222)顶部敞开并与吸嘴组件(3)对接,在罩体(222)侧壁上开有与吸嘴组件(3)连通的出气孔(2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221)的中空腔内从顶部向下延伸设有引流针(223),该引流针(223)下端为倒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20)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上部的进气口(2)、设置于壳体(1)内的油腔(4)及雾化片(5)、可将油腔(4)中的烟油导入雾化片(5)表面的导油装置、安装在壳体(1)底部的连接电极(6);
所述出气通道包括设置于壳体内腔的气管(12),所述油腔(4)中间设有隔油座(19),隔油座(19)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气管(12)设置于容置腔内,且气管(12)外壁与容置腔内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与进气口(2)连通,形成第一进气道(9);
所述导油装置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且可将烟油导入雾化片(5),且与雾化片(5)的雾化表面抵接的雾化棉(7),该雾化棉(7)为中空柱状结构;
所述气管(12)下端套接有隔热管(10),该气管(12)上端与吸嘴组件(3)相连通,下端插入雾化棉(7)的中空腔中,且隔热管(10)下端与雾化棉(7)中空腔的底部之间留有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与第一进气道(9)连通;
所述雾化片(5)与连接电极(6)之间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10)与气管(12)的套接处设有倒锥形弹簧(23),该倒锥形弹簧(23)置于隔热管(10)的内腔中,且该倒锥形弹簧(23)下端设有引流棒(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2)采用塑胶或者陶瓷材质,其上端为倒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由外套管(11)和套接在外套管(11)内腔的内套管(16)组成,所述外套管(11)包括设置于油腔(4)底部,用于密封油腔(4)的中空的密封座(111)、固定于密封座(111)上的竖直管(112),所述内套管(16)套接于竖直管(112)的内腔,内套管(16)的内腔即为容置腔;
所述密封座(111)的中空腔中设有雾化片固定座(18),雾化片(5)固定于雾化片固定座(18)上;
所述雾化棉(7)侧壁被夹持固定于内套管(16)外壁和竖直管(112)内壁之间,雾化棉(7)底部与雾化片(5)抵接;所述竖直管(112)下端对应雾化棉(7)侧壁处设有多个过油孔(113),所述过油孔(113)与油腔(4)相连通;
在竖直管(112)的外壁上对应过油孔(113)位置处套接有储油棉(13),该储油棉(13)位于油腔(4)内并将过油孔(113)封盖住;
所述内套管(16)内腔下部套接有第二弹簧(8),该第二弹簧(8)下端与雾化棉(7)底部内表面抵接,带有隔热管(10)的气管(12)从内套管(16)的中空腔中插入,并插入第二弹簧(8)的中心孔中。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福,钟科军,郭小义,黄炜,于宏,代远刚,尹新强,易建华,沈礼周
技术所有人: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