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材保健制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胶囊封装枸杞纯粉的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筛选、浸泡清洗、去核、低温磨细、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及制成胶囊,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冷冻干燥工序中,首先以10-24℃/小时的降温速度将枸杞原浆从室温降至-25~-30℃,保持恒温100-120分钟;再在-4℃、30-60Pa的绝对压力下将水蒸气抽真空除去,至压力变为10-30Pa,然后,在2-5小时内使温度升达到30-42℃,得到海绵状的干燥物料。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筛选是选取无损坏的新鲜枸杞果或干枸杞子;本发明所述的浸泡清洗是将枸杞鲜果或干枸杞子用蒸馏水浸泡1-5小时,每隔10-60分钟换水一次;本发明所述的去核是将清洗后的枸杞置于去核机内去核得到待加工物料;本发明所述的低温磨细是物料在0℃以下经磨切机磨切后得到的枸杞原浆;本发明所述的粉碎过筛是将经过变温干燥的物料粉碎后过小于80目的筛,以得到颗粒小于80目的枸杞纯粉;本发明所述的灭菌制成胶囊是将得到的枸杞纯粉用紫外线消毒后充填于规格为0.18克/粒的胶囊中。
本发明服用方法为空腹,早晚各2粒。
本发明加工的枸杞纯粉呈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食用方法对枸杞营养成分的破坏且不易吸收的缺点,用该法制得的枸杞胶囊既能完好地保存枸杞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同时也给储存、运输带来极大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筛选是选取无损坏的新鲜枸杞果20kg;本发明所述的浸泡清洗是将枸杞鲜果用40kg蒸馏水浸泡3小时,每隔30分钟换水一次;本发明所述的去核是将清洗后的枸杞置于去核机内去核得到待加工物料;本发明所述的低温磨细是物料在0℃以下经磨切机磨切后得到的枸杞原浆;本发明所述的粉碎过筛是将经过变温干燥的物料粉碎后过100目的筛,以得到颗粒为100目的枸杞纯粉;本发明所述的灭菌制成胶囊是将得到的枸杞纯粉用紫外线消毒后充填于规格为0.18克/粒的胶囊中。
本发明服用方法为空腹,早晚各2粒。
本发明加工的枸杞纯粉呈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实施例2选取10kg干枸杞子原料,放入不锈钢桶中;加入20kg蒸馏水浸泡5小时,每隔40分钟换水一次;取出置入去核机,去除枸杞核得待加工物料;经磨切后得枸杞原浆,将原浆装入不锈钢盘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蒸发室,从室温起以15℃/小时的降温速度进行慢凝结,当物料温度降至-30℃时,保持110分钟,使物料彻底冻透,同时在-4℃、蒸发室绝对压力为60Pa下对水汽凝结抽真空;然后对物料进行变温干燥操作,将干燥室真空抽至20Pa,并在3小时内使温度升达40℃,得到海绵状的干燥物料;粉碎后过120目的筛,得到颗粒为120目的枸杞纯粉,经灭菌分装填充于规格为0.18克/粒的胶囊中。
本发明服用方法为空腹,早晚各2粒。
本发明加工的枸杞纯粉呈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本发明制品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如下水分≤13.0% 细菌总数≤10000个/g杂质≤0.5%霉菌数 ≤100个/g崩解时限≤30分钟 大肠菌群≤30个/100g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食用方法对枸杞营养成分的破坏且不易吸收的缺点,用该法制得的枸杞胶囊既能完好地保存枸杞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同时也给储存、运输带来极大方便。
权利要求
1.枸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筛选、浸泡清洗、去核、低温磨细、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及制成胶囊,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冷冻干燥工序中,首先以10-24℃/小时的降温速度将枸杞原浆从室温降至-25~-30℃,保持恒温100-120分钟;再在-4℃、30-60Pa的绝对压力下将水蒸气抽真空除去,至压力变为10-30Pa,然后,在2-5小时内使温度升达到30-42℃,得到海绵状的干燥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清洗是将枸杞鲜果或干枸杞子用蒸馏水浸泡1-5小时,每隔10-60分钟换水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磨细是物料在0℃以下的磨切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过筛是将物料粉碎后过小于80目的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胶囊封装枸杞纯粉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原料筛选、浸泡清洗、去核、低温磨细、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及制成胶囊,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冷冻干燥工序中,首先以10-24℃/小时的降温速度将枸杞原浆从室温降至-25~-30℃,保持恒温100-120分钟;再在-4℃、30-60Pa的绝对压力下将水蒸气抽真空除去,至压力变为10-30Pa,然后,在2-5小时内使温度升达到30-42℃,得到海绵状的干燥物料,本发明制得的枸杞胶囊既能完好地保存枸杞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同时也给储存、运输带来极大方便。
文档编号A61P1/14GK1387907SQ0213345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0日
发明者徐仲书, 冷钊莹, 曾旭 申请人:四川省辰龙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805319 】
技术研发人员:徐仲书,冷钊莹,曾旭
技术所有人:四川省辰龙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徐仲书,冷钊莹,曾旭
技术所有人:四川省辰龙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