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胃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
背景技术:
对服用安眠类药物过量、服有机磷中毒、以及服鼠药急性中毒等一类患者,一般都采用洗胃术进行抢救,以上患者,以有机磷中毒者较常见,有机磷主要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乙酰胆增多,使食道及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目前在洗胃术中,所使用的洗胃管大多为单腔硅胶管,在插入胃端的侧壁及顶端均设有通孔,使用时,将硅胶管从鼻或口腔经咽部、食道送入胃内,外接自动洗胃机,用自动洗胃机先将药液注入胃内,稀释胃内药物和毒物,再用自动洗胃机吸出;这种洗胃管的不足之处一是洗胃管前端侧壁及顶端的通孔极易堵塞,延误彻底洗胃的时间,影响抢救成功率;二是硅胶管太软,特别在平滑肌严重痉挛的情况下,硅胶管难以插入胃内,导致抢救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动手术,这就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若延误抢救时机,可导致死亡;三是由于硅胶管细长,注入胃内的药液在胃内涨大的情况下,药液可从硅胶管外侧反流入口、鼻腔内,可呛入气管,引发剧烈咳嗽,误吸可诱发心跳停止;为了防止反流,有人在洗胃管外侧加了气囊,气囊充气后压紧食道壁,虽有防止反流作用,但影响了食道壁的正常血运,同时也压缩了洗胃管;另外,目前所使用的自动洗胃机,虽然自动化程度高,先是注药,后是抽吸,为程序化控制,但不能一边注药,一边抽吸,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在胃内停留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防止反流,而且又不压迫洗胃管,且彻底防止洗胃管侧壁及顶端通孔堵塞,并加快胃内有毒物质抽出的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由外套管、内导管构成,外套管套装在内导管外侧,在内导管的外壁至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洗胃药液注入腔,在外套管的前端侧壁上设洗胃药液注入孔,在外套管的座端设与洗胃机注药的连接座,在内导管的座端设与洗胃抽吸机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在洗胃药液注入腔的环口上设粘结为一体的封堵圆环,使注入的药液只能从外套管壁上的洗胃药液注入孔注入胃内,在封堵圆环的外沿上旋转上抽吸外管,在抽吸外管的壁上设洗胃污液抽出孔,使洗胃污液只能从洗胃污液抽出孔内进入内导管的腔内,在抽吸外管内设“∩”形转刀,通过“∩”形转刀的旋切,可防止洗胃污液抽出孔的堵塞,在内导管内设有软轴导丝,软轴导丝前端连接在“∩”形转刀的条形固定板上,后端固定在转动柄上,通过转动柄的转动,带动软轴导丝转动,从而使“∩”形转刀转动,若有丝状物堵塞洗胃污液抽出孔,“∩”形转刀可切断丝状物,另外,软轴导丝有一定弹性和强度,可使洗胃管快速插入胃内,在外套管的插入相应食道内的位置处粘结一层外套膜管,外套膜管的后端口与外套管的外壁粘结密封,外套膜管的前口粘结上充水环,充水环的进水管与外套管壁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连通,当向胃内加压注入药液时,药液同时进入充水环内,充水环被涨起,当洗胃药液污水反流时,会进入外套管与外套膜管之间,反流污液会使外套膜管更加涨大,封堵外套管与食道内壁之间的腔隙,防止反流。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内导管和外套管均用硅胶材料制作,内导管的直径为5mm,管壁厚为1mm,外套管的直径为10mm,壁厚1mm,软轴导丝的直径为1.5mm,充气环通过进水管与外套管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连通,进水管的直径为2mm;所述的抽吸外管和“∩”形转刀为不锈钢材料制作,抽吸外管的外直径与外套管的外直径一致,长度为5cm,“∩”形转刀的宽度与抽吸外管的内直径一致,“∩”形转刀可用一扁丝制作,为双刃,无论倒转还是正转,都可实现相对抽吸外管上的洗胃污液抽出孔旋切。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外套管的连接座和内导管的连接座分别与洗胃注药机和抽吸机连接,洗胃液从洗胃药液注入孔注入胃内,同时使充水环涨起,洗胃污液从洗胃污液抽吸孔经内导管的腔内抽出,若有堵塞现象,可转动转动柄,使“∩”形转刀转动,洗胃污液抽出孔则可开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洗胃管相比,既不会产生反流,也不会损伤食道,而且能彻底克服洗胃污液抽出孔的堵塞现象,同时,由于加了软轴导丝,可提高插管速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注药和抽吸由两机单独操作,故在向胃内注入药液的同时,将洗胃污液抽出,提高了洗胃的效果和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断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由外套管1、内导管2构成,外套管1套装在内导管2外侧,在内导管2的外壁至外套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洗胃药液注入腔3,在外套管1的前端侧壁上设洗胃药液注入孔4,在外套管1的座端设与注药洗胃机的连接座5,在内导管2的座端设与洗胃抽吸机的连接座6,在洗胃药液注入腔3的环口上设粘结为一体的封堵圆环7,使注入的药液只能从外套管1壁上的洗胃药液注入孔4注入胃内,在封堵圆环7的外沿上旋转上抽吸外管8,在抽吸外管8的壁上设洗胃污液抽出孔15,使洗胃污液只能从洗胃污液抽出孔15内进入内导管2的腔内,在抽吸外管8内设“∩”形转刀10,通过“∩”形转刀10的旋切,可防止洗胃污液抽出孔15的堵塞,在内导管2内设有软轴导丝9,软轴导丝9前端连接在“∩”形转刀10的条形固定板11上,后端固定在转动柄12上,通过转动柄12的转动,带动软轴导丝9转动,从而使“∩”形转刀10转动,若有丝状物堵塞洗胃污液抽出孔15,“∩”形转刀10可切断丝状物,另外,软轴导丝9有一定弹性和强度,可使洗胃管快速插入胃内,在外套管1的插入相应食道内的位置处粘结一层外套膜管13,外套膜管13的后端口与外套管1的外壁粘结密封,外套膜管13的前口粘结上充水环14,充水环14的进水管16与外套管1壁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4连通,当向胃内加压注入药液时,药液同时进入充水环14内,充水环14被涨起,当洗胃药液污水反流时,会进入外套管1与外套膜管13之间,反流污液会使外套膜管13更加涨大,封堵外套管1与食道内壁之间的腔隙,防止反流。所述的内导管2和外套管1均用硅胶材料制作,内导管2的直径为5mm,管壁厚为1mm,外套管1的直径为10mm,管壁厚1mm,软轴导丝9的直径为1.5mm,充气环14通过进水管16与外套管1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4连通,进水管16的直径为2mm;所述的抽吸外管8和“∩”形转刀10为不锈钢材料制作,抽吸外管8的外直径与外套管1的外直径一致,长度为5cm,“∩”形转刀10的宽度与抽吸外管8的内直径一致,“∩”形转刀10可用一扁丝制作,为双刃,无论倒转还是正转,都可实现相对抽吸外管8上的洗胃污液抽出孔15旋切。
权利要求1.一种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由外套管(1)、内导管(2)构成,外套管(1)套装在内导管(2)外侧,在内导管(2)的外壁至外套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洗胃药液注入腔(3),在外套管(1)的前端侧壁上设洗胃药液注入孔(4),在外套管(1)的座端设与注药洗胃机的连接座(5),在内导管(2)的座端设与洗胃抽吸机的连接座(6),其特征在于在洗胃药液注入腔(3)的环口上设粘结为一体的封堵圆环(7),在封堵圆环(7)的外沿上旋转上抽吸外管(8),在抽吸外管(8)的壁上设洗胃污液抽出孔(15),在抽吸外管(8)内设“∩”形转刀(10),在内导管(2)内设有软轴导丝(9),软轴导丝(9)前端连接在“∩”形转刀(10)的条形固定板(11)上,后端固定在转动柄(12)上,在外套管(1)的插入相应食道内的位置处粘结一层外套膜管(13),外套膜管(13)的后端口与外套管(1)的外壁粘结密封,外套膜管(13)的前口粘结上充水环(14),充水环(14)的进水管(16)与外套管(1)壁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管(2)和外套管(1)均用硅胶材料制作,内导管(2)的直径为5mm,管壁厚为1mm;外套管(1)的直径为10mm,管壁厚1mm;软轴导丝(9)的直径为1.5mm;充气环(14)通过进水管(16)与外套管(1)上的一个洗胃药液注入孔(4)连通,进水管(16)的直径为2mm;所述的抽吸外管(8)和“∩”形转刀(10)为不锈钢材料制作,抽吸外管(8)的外直径与外套管(1)的外直径一致,长度为5cm,“∩”形转刀(10)的宽度与抽吸外管(8)的内直径一致,“∩”形转刀(10)可用一扁丝制作,为双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由外套管1、内导管2构成,在外套管1的前端侧壁上设洗胃药液注入孔4,在外套管1和内导管2管口上端的封堵圆环7的外沿上旋转上抽吸外管8,在抽吸外管8的壁上设洗胃污液抽出孔15,在抽吸外管8内设“∩”形转刀10,在内导管2内设有软轴导丝9,在外套管1上粘结一层外套膜管13,外套膜管13的前口粘结上充水环14,这样可使注药和抽吸同时进行,并封堵了外套管1与食道之间的空隙,且加强了洗胃管插入强度。该旋切式防阻塞洗胃管,能彻底克服洗胃污液抽出孔的堵塞现象,提高插管速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可广泛用于胃内药物中毒急救。
文档编号A61M3/00GK2721127SQ200420052589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会萍, 刁兴元, 吴玉成, 李文静, 孙燕 申请人:李会萍
文档序号 :
【 1086409 】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萍,刁兴元,吴玉成,李文静,孙燕
技术所有人:李会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萍,刁兴元,吴玉成,李文静,孙燕
技术所有人:李会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