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用图

20次浏览
,备用; (3) 将半夏14kg、桅子12kg、厚朴6kg、竹苑6kg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 (4) 将步骤(3)制备的粗粉,加入5倍量水浸泡3小时,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 火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入3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1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 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60°C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浓液,备用; (5) 将上述步骤⑵制备的汁液和步骤⑷制成的浓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均匀的细粉; (6) 将步骤(1)和步骤(5)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制成胶囊剂。
[0027] 实施例3丸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如下: (1) 称取知母20kg、川朴12kg、菜菔子4kg、藿香8kg、黄苳2kg、陈皮2kg、甘草2kg去杂质,洗净、烘干,研磨成100目细粉; (2) 将芦根捣烂,制备汁液8kg,备用; (3) 将半夏14kg、桅子12kg、厚朴10kg、竹苑6kg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 (4) 将步骤(3)制备的粗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2小时,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 火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入2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1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过 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60°C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浓液,备用; (5) 将上述步骤⑵制备的汁液和步骤⑷制成的浓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均匀的细粉; (6) 将步骤(1)和步骤(5)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适量搅拌均匀,送入制丸 机,制成蜜丸。
[0028] 临床资料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本发明对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10例急、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 用药观察,其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患者年龄22至75岁,病程3个月-8年随机将患者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0. 05)。
[0029]、中医诊断标准: (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试行标准) 1)肝胃不和型:主要要证候:①胃脘胀痛或痛串两胁。②嗳气频繁。③嘈杂泛酸。次 要证候:①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返流。舌盒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 弦。证型确定:①具备主症两项,舌脉象基本符合。②具备主症1项和次症1项,舌脉象基 本符合。具备任何1条者即可确定。
[0030] 2)脾胃虚弱(包括虚寒)型:主要证候:①胃脘隐痛。②胃痛喜按喜暖。③食后胀 闷痞满。④纳呆少食。⑤便溏腹里。⑥乏力四肢酸软。次要证候:①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 为主。②粘液稀薄而多。③胃酸偏低。舌象脉象:①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有齿痕。②脉 沉细。证型确定:①具备主证3项,舌脉基本符合。②具备主症两项和次症1项,舌脉基本 符合。具备任何1条即可确定。
[0031] 3)脾胃湿热型:主要证候: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尿黄。④脘腹痞闷, 渴不欲饮。次要证候: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舌象脉象:舌质红,边尖 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脉紧。证型确定:①具备主症两项,舌脉基本符合。②具备主症 1项及次症,舌脉基本符合。具备任何1条即可确定。
[0032] 4)胃阴不足型:主要证候:①胃脘灼热疼痛。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燥。次要 证候:①胃粘膜片状红白相间,粘膜变薄。②胃粘膜干燥,粘液少。③胃酸偏低。舌象脉象: ①舌红少津或有裂纹。②脉细或弦细。证型确定:①具备主症两项及舌脉符合。②具备主 症1项及次症两项,舌脉基本符合。具备以上任何1条即可确定。
[0033] 5)胃络瘀血型:主要症候:①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②胃疼日久不愈。③大使 潜血阳性或黑血便。次要症候:胃粘膜充血肿胀,伴瘀斑或出血点。舌象脉象:①舌质暗 红,或紫暗,或有瘀斑。②脉弦涩。证型确定:①具备主症两项,舌脉基本符合。②具备主 症1项加次症;舌脉基本符合。具备以上任何1条即可确定。
[0034]、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7天一疗 程,连服3个疗程。
[0035] 对照组:服用三九胃泰颗粒,一次1袋,一日2次,15天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0036]、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部无疼痛,食欲恢复。
[0037]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胃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0038]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部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次数有所减少。
[0039]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0040]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5、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7. 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0041]、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 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知母、半夏、桅子、芦根、厚朴、川朴、菜菔子、竹茹、藿香、黄芩、陈皮、甘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备而成: 知母13-21 半夏7-17 桅子7-17 芦根5-13 厚朴3-13 川朴3-13 菜菔子3-11 竹茹3-11 藿香5-9 黄芩1-7 陈皮1-7 甘草1-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备而成: 知母18 半夏16 桅子10 芦根10 厚朴8 川朴8 菜菔子8 竹茹6 藿香6 黄芩4 陈皮2 甘草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备而成: 知母20 半夏14 桅子12 芦根8 厚朴6 川朴10 菜菔子6 竹茹6 藿香8 黄芩6 陈皮2 甘草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 将知母、川朴、菜菔子、藿香、黄芩、陈皮、甘草去杂质,洗净、烘干,研磨成100-200 目细粉; (2) 将芦根捣烂,取其汁液,备用; (3) 将半夏、桅子、厚朴、竹茹、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 (4) 将步骤⑶制备的粗粉,加入4-8倍量水浸泡1-3小时,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 用文火煎煮1-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2-4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1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2 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60°C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浓液,备用; (5) 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汁液和步骤(4)制成的浓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1. 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200目筛,得到均匀的细粉; (6) 将步骤(1)和步骤(5)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制成胶囊剂,或加入相应 辅料制成丸剂、颗粒剂或片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知母、半夏、栀子、芦根、厚朴、川朴、菜菔子、竹茹、藿香、黄芩、陈皮、甘草。该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发挥中药辨证治疗的效果,用药适宜,对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快速有效地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同时具有标本兼治,疗程短,不易复发的优点。
【IPC分类】A61K36-899, A61P1-04
【公开号】CN104524283
【申请号】CN201410801533
【发明人】邓凤桂
【申请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文档序号 : 【 8211451 】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技术所有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邓凤桂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