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2025-03-28 15:40:08 428次浏览
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银花3?6、连翘5?8、苦桔梗4?7、薄荷5?8、竹叶6?9、生甘草5?8、淡豆鼓8?10、菊花5?7、榕树叶3?6、谷精草3?6、桑叶5?8、广升麻5?8、粉葛4?7、按叶油5?8。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治疗风热性感冒疗效好,清热解毒,并且无副作用的功效。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治疗中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0003]风热性感冒表现为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咳嗽气急、鼻煽、口渴,如果误用了风寒性感冒的药物,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银花3-6、连翘5-8、苦桔梗4-7、薄荷5-8、竹叶6_9、生甘草5_8、淡豆鼓8_10、菊花5_7、榕树叶3-6、谷精草3-6、桑叶5-8、广升麻5-8、粉葛4_7、按叶油5_8。
[0006]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银花5、连翘7、苦桔梗6、薄荷6、竹叶7、生甘草6、淡豆鼓9、菊花6、榕树叶5、谷精草4、桑叶6、广升麻7、粉葛5、按叶油6。
[0007]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各中药原料混匀后,浸泡1-3小时,过滤,烘干,磨粉,制成胶囊后即可。
[0008]本发明收治门诊病例120余人,总有效率达84%,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治疗风热性感冒疗效好,清热解毒,并且无副作用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是由下列重量份(g)的原料药制成:银花5、连翘7、苦桔梗6、薄荷6、竹叶7、生甘草6、淡豆鼓9、菊花6、榕树叶5、谷精草4、桑叶6、广升麻7、粉葛5、按叶油6。
[0010]用法与用量:一日三次,一次两粒,一颗胶囊装3-4g药粉。两周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银花3-6、连翘5-8、苦桔梗4-7、薄荷5-8、竹叶6-9、生甘草5_8、淡豆鼓8_10、菊花5_7、榕树叶3-6、谷精草3-6、桑叶5-8、广升麻5-8、粉葛4_7、按叶油5_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银花5、连翘7、苦桔梗6、薄荷6、竹叶7、生甘草6、淡豆鼓9、菊花6、榕树叶5、谷精草4、桑叶6、广升麻7、粉葛5、按叶油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各中药原料混匀后,浸泡1-3小时,过滤,烘干,磨粉,制成胶囊后即可。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5943913SQ20161045606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2日
【发明人】徐天林
【申请人】合肥同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582919 】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林
技术所有人:合肥同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徐天林合肥同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祛斑药酒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水饮凌心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