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苄达赖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至少另外一种降低眼压药物以及任选至少一种可药用的载体,其中的活性成分在所有情况下都以游离形式或可药用盐的形式存在,所述组合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优选的,所述的降低眼压药物为槲皮素。本发明的优点是根据组合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充分发挥药物互补协同作用,并减少与某一剂量增大相关的不良反应,服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是指在长期高血糖的刺激下,患者晶状 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最终导致视力下降、受损,甚至致盲。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 亿人,到2030年数目将增加至5.52亿。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越来越多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 者,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几 率为60%-65%,现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临床上常用的 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然而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某些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 且复发率高,出现后发性白内障,所以及早进行药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重要手 段。虽然国内外研究者们也陆续研究出一些内服或外用药,用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性白内 障,然而,现今临床上所用药物仍存在些许不足。所以,开发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白内 障的药物组合物以发挥协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 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其特点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为了实 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苄达赖氨酸或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至少一种蛋白、至少另外一种降低眼压的药物以及任选至少一种可药 用的载体,其中的活性成分在所有情况下都以游离形式或可药用盐的形式存在,所述组合 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优选的,所述的降低眼压的药物为槲皮素;所述蛋白优选为胶 原蛋白;所述槲皮素化学名:3,5,7,3',4',_五羟基黄酮。
[000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联合制剂或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苄达赖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与另外一种降低眼压药物的重量配比 是1 _3:1〇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 以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0006]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癫痫有效量的苄达赖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和槲皮素(重量配比是1-3:1)作为药物活性成分以及至少一种可药用的载体。
[0007]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8]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商业包装,其包含权上述药物组合物,以及用于在预 防、延缓进展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中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的使用说明书。
[0009] 术语"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的联合剂或药物组合物"尤其指的是一种"组分 包",意思是组分苄达赖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槲皮素可各自独立地施用或通过具 有不同组分含量的不同固定组合施用,即在不同时间点或同时施用。那么,组分包的组分可 例如同时施用或按时间顺序间隔施用,即在不同时间点且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间隔施用组 分包的任意组分。优选地,所选择的时间间隔应使联合使用组分对所治疗疾病或病症的效 果高于仅使用任何单独的组分所获得效果。
[0010] 术语"预防"指的是向健康患者预防性地施用所述组合以防止此处所述的疾病和 病症发生。此外,术语"预防"还可以指向处于待治疗疾病前期的患者预防性施用所述组合。 这里使用的术语"延缓进展"指的是向处于待治疗疾病前期、已被诊断患有相应疾病的前症 的患者预防性地施用所述组合。
[0011] 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组合中每种组分可以同时或以任何依次使用,并且所述组分 可分别施用或作为固定组合施用。组合中的单个组分可以在治疗期间的不同时间分别施用 或者以分开的或单一的组合形式并施用。此外,术语"施用"还包括使用可在体内转化为所 选择的药物的任何药物的前药。因此,应将本发明理解为包括所有这些同时或交替治疗的 方案,并应相应地对术语"施用"进行解释。
[0012] 本发明剂量形式的优选施用途径为经肠内或优选口服途径。由于施用方便,片剂 和胶囊代表了最佳的口服剂量单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需使用固体药用载体。
[0013] 联合治疗中所使用的每种活性成分的有效剂量可以随所使用的具体的药物组合 物、使用方式或所治疗病症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0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根据组合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充分发挥药物互补协同作用,并 减少与某一剂量增大相关的不良反应,服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若未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16] 实施例1: 实验组处方:酒石酸苄达赖氨酸〇.2g,胶原蛋白O.lg,槲皮素 O.lg,聚乙烯醇l.Og, 氯化钠0.9g,pH调节剂氢氧化钠和盐酸调整到5.6-6.6,加水至100mL。
[0017] 对照组处方:酒石酸苄达赖氨酸0.2g,胶原蛋白O.lg,聚乙烯醇l.Og,氯化钠 0.9g,pH调节剂氢氧化钠和盐酸调整到5.6-6.6,加水至100mL。
[0018] 工艺:称取处方量聚乙烯醇,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 (2) 称取处方量的酒石酸苄达赖氨酸,胶原蛋白,槲皮素(对照组不含),氯化钠置于已 灭菌的容器中,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 (3) 步骤(1)和步骤(2)溶液混合,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6.0,用注射用水加至 100ml,过滤除菌,灌装,即得。
[0019] 下面将通过动物学实验,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
[0020]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190g。
[0021] 1.2实验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为164.7± 11.5g,经散瞳检查无晶状体异常后,随机取12只作为 正常组,其余大鼠禁食24h后,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mg/kg (临用前溶于O.lmmol/L柠檬酸钠 缓冲液,PH4.4),正常组仅给予等量的该缓冲液。72h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2 13.88mmo 1/L者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DC模型组、对照治疗组、治 疗组,每组12只。各组成模当日作为实验第1天,大鼠双眼给予滴眼液各1滴。
[0022] 1.3晶状体混浊度的观察 5min后使用裂隙灯观察晶状体变化,观察和记录大鼠晶状体形态的改变,并将晶体混 浊程度参照Azuma等的标准分为I~V级。I级:无混浊,晶体透明;Π 级:轻度混浊,晶体周边 出现空泡;m级:中度混浊,晶体周边空泡向中心扩展,核出现雾状混浊;IV级:高度混浊,晶 体周边空泡扩展到核区,核雾状混浊加重;V级:核混浊,白内障成熟。
[0023] 1.4统计学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0024] 2.结果 2.1槲皮素对DC大鼠晶状体混浊度的影响 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清亮,全部保持透明,无混浊发生。DC模 型组大鼠晶状体混浊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现雾状混浊、核混浊,多为m~V级。对照 组与DC组相比,大鼠晶状体混浊度均有所减轻,其混浊度等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SP〈 0.01)。实验组大鼠晶状体混浊度等级与对照组相比混浊度有明显改善(P〈〇.01)。结果见表 1〇
[0025] 表1滴眼液对DC大鼠晶状体混浊度分级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
[0026]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苄达赖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至少一种蛋白、至少另外一种降低眼压的药物以及任选至少一种可药用的载体,其中的 活性成分在所有情况下都以游离形式或可药用盐的形式存在,所述组合用于同时、分别或 依次使用;优选的,所述的降低眼压的药物为槲皮素;所述蛋白优选为胶原蛋白。2. 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为联合制剂或药物组合物,优选的,所述的苄达赖 氨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与另外一种降低眼压药物的重量配比是1-3:1。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以预防、延缓进展或 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4. 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癫痫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的组合以及至少一种 可药用的载体。5. 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的组合在制备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 药物中的用途。6. -种商业包装,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用于在预防、延缓进展 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中同时,分别或依次使用的使用说明书。
【文档编号】A61K31/352GK105935443SQ20161001046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发明人】毛凯
【申请人】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574541 】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
技术所有人: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
技术所有人: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