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图
[0140] 2. 2预实验结果
[0141] 预实验结果见下表:
[0142] 表2攻毒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后5天动物死亡情况
[0144] 表2结果表明:以该菌株经胃肠道攻毒雏鸡的MLD为0.25mlX6. 75XIO9个/L。
[0145] 2. 3各试验组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治愈率、增重、料重比的统计结果表。
[0146] 表3各试验组的疗效情况*
[0147]
[0148] 注:表中数据肩标字母相同的,表示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反之,差异显著 (p<0. 05/0. 01)
[0149] 由表3可知,肠菌清散用于雏鸡白痢的预防,其中剂量及高剂量与感染阳性组和 低剂量组之间存显著差异(P〈〇.05/0. 01);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其预防发病效果相当,发 病率无显著差异(P>〇. 05)。死亡率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即高中剂量组、阳性药物组的雏 鸡死亡率,与低剂量组和感染对照组相比较低,具显著差异(P〈〇. 05/0. 01);预防给药所获 治愈率表3显示:预防给肠菌清散中高剂量组的雏鸡,试验结束时的治愈率较感染阳性对 照组和低剂量组高,具显著差异(P〈〇. 05),但较阳性药物对照较低。
[0150] 表3还显示:肠菌清散用于治疗雏鸡白痢,其高中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的死亡 率较低,与低剂量组、感染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显著差异(P〈〇. 05)。5日的治愈率也较高,与 感染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相比,具显著差异(P〈〇. 05)。但低于阳性药物组(p〈0. 05)。
[0151] 综上实验结果提示,肠菌清散可以用于雏鸡白痢的预防和治疗,其高、中剂量下的 活性与阳性抗生素药物相当,表明在针对雏鸡白痢的预防和治疗上,肠菌清散完全可以替 代抗生素使用。
[0152] 2. 4死亡病例分离细菌鉴别结果
[0153] 将死亡病鸡剖检,无菌取心血、肝血或腹腔腹水培养及鉴别培养,其结果如下:
[0154] 表4死亡动物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别结果
[0155]
[0156] 结果显示:沙门氏菌死亡鸡只分离阳性率感染组、低剂量肠菌清散用药组显著高 于中剂量、高剂量用药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肠菌清散用药组还 是阳性药物对照组的死亡鸡只中,均有不同的动物在死亡鸡只的心血、肝脏、肺或腹腔中分 离出细菌,经初步鉴定除有感染攻毒的沙门氏菌外,还有部分动物感染大肠杆菌,其致死原 因除与沙门氏菌感染有关外,可能与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0157] 2. 5死亡病例病理组织切片分析结果(见图1~6)
[0158] 对所有组别病死雏鸡均采集心、肝、脾、肺、盲肠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对照组雏鸡在 第六天剖杀后取上述组织进行切片观察。
[0159] 结果显示:发病雏鸡均显示各组织的炎症、出血、淤血、变性、坏死等病理过程。其 中以感染对照组病死雏鸡病理变化最为严重。而肠菌清散对照组的中剂量、高剂量对照组 病死雏鸡,其总体的病理切片观察,其基本病理变化过程与感染组病死雏鸡相似。但可以看 出,在病理变化的程度上较轻微,且个别组织有明显的炎症过程后康复表现。当然,其中的 阳性药物对照组预防组的组织病变最为轻微。由此结果显示:尽管使用肠菌清散预防和治 疗雏鸡白痢仍可能出现雏鸡的死亡。但有致病菌引起的基本病理过程较轻。其实从死亡时 间和死亡率也得到了相应的佐证。肠菌清散对减轻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病理过程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并由此对防治雏鸡白痢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0160] 3.讨论与结论
[0161] 3. 1鸡白痢沙门氏菌病(pullorum disease),简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此病不仅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够在家禽肠道内定植,污染鸡蛋或在加工家禽酮体时,污染鸡肉,继 而进入人类食物链,成为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潜在来源。所以鸡白痢的防治备受人们的关 注。
[0162] 近年来,一些鸡病专家认为鸡白痢应列在鸡病的首位。有研究发现近几年1~4日 龄初生雏发病率明显增多,且2周龄以内的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鸡业带来了 严重的危害。尽管抗生素、抗菌药物,如临床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磺胺类抗菌药等对防治该病均有一定 效果,可有效减少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治疗不彻底以及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 的耐药菌株的增加,均增加了防治该病的难度。加之耐药沙门氏菌与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 之间耐药性的传递及扩散,耐药性沙门氏菌的感染已经成为了目前防治该病的难点。且耐 药沙门氏菌的广泛传播已成为潜在的公共卫生危害问题。因此开展雏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 治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因其不良反应小、不易残留、不污 染环境、不易产生耐药性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防治该病方面可望获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163] 3. 2本次试验,对3日龄试验雏鸡按0. 25ml X 6. 75 XIO9个/L (IXMLD) 口服C79_13 沙门氏杆菌液混悬液复制人工雏鸡白痢病病理模型获得了成功。感染发病雏鸡在口服接种 后4h~8h后相继发病。其发病雏鸡主要临床症见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鸣叫、排 白色浆液性粪便、肛门被浆液性粪便封堵、脱水、消瘦,并进而在8h~12h后相继出现死亡。 死后剖检可见:严重脱水,肠道充血、出血,肠道内充满气体,粘膜呈急性炎症变化,肝脏淤 血、出血,个别雏鸡可见肝表面的灰白色点状坏死点,肺出血,卵黄囊吸收不全等症候。病理 切片观察可见心、肺、肝、脾、盲肠等主要病变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变性、坏死等基 本病理过程。采集发病鸡肛拭子(粪便)分离细菌和病死鸡肝、心、腹腔分离细菌经细菌学检 查也证明发病雏鸡和死亡雏鸡主要由攻毒菌引起有关(详见表4;图1~6)。此结果说明使 用本试验方法复制的人工感染病理模型完全可以保证本试验的正常进行。
[0164]3. 3本发明试验结果表明:肠菌清散中、高剂量应用于人工感染的雏鸡白痢病例, 预混添加,连用5d,可以有效减少雏鸡感染发病率,有效降低感染雏鸡发病病死率。与感染 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而该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环丙沙星预混剂的 保护效果相当(详见表2)。另外试验结果也显示:即使用药后的死亡雏鸡,也表现出使用高 中剂量肠菌清散后,可以减缓发病死亡时间,减轻感染后的肠、肝、肺、脾及盲肠等的病理变 化(详见图1~6)。此结果表明:肠菌清散具有防治沙门氏菌感染雏鸡引发雏鸡白痢病的 较显著效果。试验结果肯定肠菌清散用于防治雏鸡白痢的临床作用。
【主权项】
1. 如下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禽类沙门氏菌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 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黄芩150-200份、连翘150-200份、赤芍150-200份、黄连50-100份、黄柏250-350份、 甘草50-10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类为鸡、鸭或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预防或治疗鸡白痢沙门氏菌 病的药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预防或治疗雏鸡白痢沙门氏 菌病的药物。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的兽药制剂: 黄芩185份、连翘185份、赤芍185份、黄连74份、黄柏297份、甘草74份。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以所述重量配比 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 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或含水乙醇。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兽药制剂为注射 剂、溶液剂、煎剂、浸剂、合剂、乳剂、水剂、浸膏剂、藤剂、粉剂、预混剂、片剂、丸剂、胶囊剂、 微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禽类沙门氏菌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芩150-200份、连翘150-200份、赤芍150-200份、黄连50-100份、黄柏250-350份、甘草50-100份。本发明研究发现,黄芩等6味药配伍后,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疗禽类沙门氏菌病作用,尤其针对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效果显著,与阳性药物抗生素效果相当,可替代抗生素在该类疾病上的使用,为避免产生耐药菌提供了可能。
【IPC分类】A61K36/756, A61P31/04
【公开号】CN104971124
【申请号】CN201410142650
【发明人】肖丹, 刘天强, 彭衡阳, 黄冠军, 杨晓玲
【申请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0日
文档序号 :
【 9254272 】
技术研发人员:肖丹,刘天强,彭衡阳,黄冠军,杨晓玲
技术所有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肖丹,刘天强,彭衡阳,黄冠军,杨晓玲
技术所有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