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产线自动防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毛坯管在过渡到冷却流水线的时候,由于毛坯管断料后时自由落体到倾斜接料板上,接着沿着倾斜接料板滚动到冷却线上,此时毛坯本身很难保证自身不歪斜。另外在一定概率下,毛坯有时候会撞到冷却线的挡料板上,造成歪斜甚至一边不能上去的情况。这时候要人工看守,并用石棉手套扶正。如果忘记带手套会造成烫伤,则会给员工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0003]因此需要一种自动上料且防止上料时,毛坯管倾斜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包括毛坯管、正料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正料机构由倾斜接料板、第二传感器、阻挡气缸和第三传感器组成,所述倾斜接料板由第一倾斜接料板和第二倾斜接料板组成,所述阻挡气缸由第一阻挡气缸、第二阻挡气缸组成,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上,所述第三传感器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上,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的底端,所述第二阻挡气缸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的底端,所述毛坯管安放在倾斜接料板的顶端,所述上料机构由上料圆弧块、第一传感器、接料挡板、流水线轴和上料机体组成,所述流水线轴安装在上料机体的底架上,所述上料圆弧块安装在流水线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上料机体上,且第一传感器在上料圆弧块所处的圆弧上,所述上料机体通过齿链安装有接料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安装在倾斜接料板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安装在倾斜接料板上的位置相一致。
[0007]优选的,所述接料挡板每间隔四个齿链安装一个,且接料挡板的数量与上料圆弧块的数量成整数对应关系。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通过正料机构避免了毛还管不发生倾斜,保证供料时的物料端正;通过上料机构使毛还管自动上料,避免了工作人员与未冷却毛坯管的接触,从而避免烫伤。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右视图。[0011 ]图中:1、毛坯管,2、倾斜接料板,21、第一倾斜接料板,22、第二倾斜接料板,3、第二传感器,4、阻挡气缸,41、第一阻挡气缸,42、第二阻挡气缸,5、上料圆弧块,6、第一传感器,7、流水线接料挡板,8、流水线轴,9、第三传感器,10、正料机构,11、上料机构,12、上料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包括毛坯管1、正料机构10和上料机构11,正料机构10由倾斜接料板2、第二传感器3、阻挡气缸4和第三传感器9组成,正料机构10可自动判断倾斜接料板2上的毛坯管I本体是否倾斜,若物料倾斜,则将其纠正,保证毛坯管I流水线上的整齐。倾斜接料板2由第一倾斜接料板21和第二倾斜接料板22组成,阻挡气缸4由第一阻挡气缸41、第二阻挡气缸42组成,阻挡气缸4分别采用两个,可以保证阻挡气缸4两端将毛坯管I阻挡调整。第二传感器3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21上,第三传感器9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22上,第二传感器3和第三传感器9用来探测毛坯管I的位置状态。第一阻挡气缸41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21的底端,第二阻挡气缸42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22的底端,保证毛坯管I到倾斜接料板2底端后不偏斜。毛坯管I安放在倾斜接料板2的顶端。上料机构11由上料圆弧块5、第一传感器6、接料挡板7、流水线轴8和上料机体12组成,上料机构11可自动判断流水线上是否允许毛坯管I的供料。流水线轴8安装在上料机体12的底架上,上料圆弧块5安装在流水线轴8的端面上,第一传感器6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上料机体12上,且第一传感器6在上料圆弧块5所处的圆弧上,上料机体12通过齿链安装有接料挡板7,上料机构11通过流水线轴8的转动,带动齿链的旋转,使流水线上的接料挡板7运动,同时流水线轴8上安装有上料圆弧块5,通过第一传感器6对上料圆弧5的检测,可以判断接料挡板7是否允许上料。第一阻挡气缸41和第二阻挡气缸42安装在倾斜接料板2上的位置相一致,第二传感器3和第三传感器9安装在倾斜接料板2上的位置相一致,正料机构中第二传感器3和第三传感器9位置相一致,可以保证检测毛坯管I是否倾斜的准确性。接料挡板7每间隔四个齿链安装一个,保证各接料挡板7间距合理。且接料挡板7的数量与上料圆弧块5的数量成整数对应关系,使第一传感器6在检测到上料圆弧块5时,接料挡板7可以接料,保证上料机构11稳定的上料。
[0014]工作原理:该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通过正料机构10保证毛坯管I的端正,通过上料机构11来判断流水线是否可以上料。
[0015]正料机构10,当毛坯管I沿着倾斜接料板2滚下的时候,第一阻挡气缸41和第二阻挡气缸42是阻挡状态,当毛坯管I滚下的时候,如果歪斜两边倾斜接料板2的第二传感器3和第三传感器9不能同时感应到毛坯管1,气缸的阻挡状态会纠正倾斜的物料,直到两个传感器都能感应到毛坯管1,也就时说毛坯管I已正。
[0016]上料机构11,通过判断流水线轴8上三块感应块的位置,判断其能否上料。结合倾斜接料板2上的传感器判断物料是否歪斜,如果不斜同时允许上料,才可以上料。如果毛坯管不歪斜,且在允许上料区间,气缸放行0.5秒后复位。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包括毛坯管(1)、正料机构(10 )和上料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料机构(10)由倾斜接料板(2)、第二传感器(3)、阻挡气缸(4)和第三传感器(9 )组成,所述倾斜接料板(2 )由第一倾斜接料板(21)和第二倾斜接料板(22 )组成,所述阻挡气缸(4)由第一阻挡气缸(41)、第二阻挡气缸(42)组成,所述第二传感器(3)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21)上,所述第三传感器(9)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22)上,所述第一阻挡气缸(41)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21)的底端,所述第二阻挡气缸(42)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22)的底端,所述毛坯管(1)安放在倾斜接料板(2)的顶端,所述上料机构(11)由上料圆弧块(5 )、第一传感器(6 )、接料挡板(7 )、流水线轴(8 )和上料机体(12)组成,所述流水线轴(8)安装在上料机体(12)的底架上,所述上料圆弧块(5)安装在流水线轴(8 )的端面上,所述第一传感器(6 )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上料机体(12 )上,且第一传感器(6)在上料圆弧块(5)所处的圆弧上,所述上料机体(12)通过齿链安装有接料挡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气缸(41)和第二阻挡气缸(42 )安装在倾斜接料板(2 )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第二传感器(3 )和第三传感器(9)安装在倾斜接料板(2)上的位置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挡板(7)每间隔四个齿链安装一个,且接料挡板(7)的数量与上料圆弧块(5)的数量成整数对应关系。
【专利摘要】一种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包括毛坯管、正料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正料机构由倾斜接料板、第二传感器、阻挡气缸和第三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一倾斜接料板上,所述第三传感器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第二倾斜接料板上,所述毛坯管安放在倾斜接料板的顶端,所述上料机构由上料圆弧块、第一传感器、接料挡板、流水线轴和上料机体组成,所述流水线轴安装在上料机体的底架上,所述上料圆弧块安装在流水线轴的端面上。该毛坯管上料防斜机构通过正料机构和上料机构,避免了毛坯管不发生倾斜,保证供料时的物料端正,同时使毛坯管自动上料,避免了工作人员与未冷却毛坯管的接触,从而避免烫伤。
【IPC分类】B65G47/14
【公开号】CN204980212
【申请号】CN201520745292
【发明人】胡勤国, 王加柱, 张万顺, 徐金芹, 翁常金
【申请人】山东耀国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
文档序号 :
【 10070657 】
技术研发人员:胡勤国,王加柱,张万顺,徐金芹,翁常金
技术所有人:山东耀国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胡勤国,王加柱,张万顺,徐金芹,翁常金
技术所有人:山东耀国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