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4-09 16:20:07 453次浏览
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包括落料座,以及阻料装置Ⅰ和阻料装置Ⅱ;所述落料座上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Ⅰ的活动端位于阻料装置Ⅱ的活动端的下方,所述阻料装置Ⅰ的活动端和阻料装置Ⅱ的活动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相互配合的伸入、伸出落料通道,工件从落料通道内间隔下落。采用本技术方案,本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将工件放置在检测台上,同时能够保证工件间隔下落。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方便挑选、检测工件,需要将工件间隔放置到检测台上,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人工将工件间隔的放置在检测台上。如专利号为201520283022.3公开的一种弹簧尺寸检测机,使用普通的上料机构很难保证弹簧逐一落在旋转检测台上,一般是手动将弹簧逐个竖直的放置在旋转检测台上,并保证弹簧不能在旋转检测台上歪倒,这样大大影响了检测机的检测效果。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能够保证工件间隔下落。
[0004]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包括落料座,以及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 ;所述落料座上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位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的下方,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和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相互配合的伸入、伸出落料通道,工件从落料通道内间隔下落。
[0005]工件下落时,a.工件从落料通道上端进入,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b.所述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c.工件不断从落料通道内进入,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重复上述b过程实现工件间隔下落。
[0006]优选的,所述落料通道的出料口包括设置在落料通道下端的出料口I以及与出料口 I配合的出料口 Π,所述出料口 Π沿着落料通道的轴向设置。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出料口 I能够保证工件从落料通道内下落至检测台上,设置出料口 Π,工件从出料口 Π转出或移出,能够降低落料座距离检测台的高度,一方面降低了工件下落的距离,增加工件下落的稳定性,尤其是类似弹簧的弹性工件;另一方面落料通道能够对工件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工件下落至检测台上时歪倒。
[0007]优选的,本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还包括对落下的工件起扶挡作用的扶挡装置,所述扶挡装置通过封挡出料口 Π扶挡落下的工件,当工件从出料口 Π转出时,所述出料口 Π敞开。采用本技术方案,当工件落在移动检测台或旋转检测台上时,扶挡装置能够对工件起到扶挡作用,避免工件在移动检测台或旋转检测台的带动下歪倒。
[0008]优选的,所述阻料装置I包括气缸I或液压缸I,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阻料装置Π包括气缸Π或液压缸Π,所述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扶挡装置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挡板。
[0011 ]优选的,所述挡板固定在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当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伸入落料通道时,所述挡板将出料口 Π封挡;当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伸出落料通道时,所述出料口 Π敞开。
[0012]优选的,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1、气缸Π或液压缸Π固定在支架上。
[0013]优选的,所述支架固定在落料座上。
[0014]优选的,所述阻料装置Π在支架上的位置可调。采用本技术方案,阻料装置Π在支架上的位置可调,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进入落料通道内的位置可以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可适用于不同的工件。
[0015]优选的,所述落料通道内设置有与落料通道匹配的落料管。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调整落料管的内径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可适用于不同的工件。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包括落料座,以及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所述落料座上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位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的下方,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和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相互配合的伸入、伸出落料通道,工件从落料通道内间隔下落。采用本技术方案,本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将工件放置在检测台上,同时能够保证工件间隔下落。
[001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落料座,2-落料通道,2.1-出料口I,2.2_出料口 Π,3_落料管,4_气缸I或液压缸I,5-气缸Π或液压缸Π,6-支架,6.1-条形孔I,7-挡板,7.1-条形孔Π,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2]—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包括落料座I,以及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所述落料座I上设置有落料通道2,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位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的下方,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和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相互配合的伸入、伸出落料通道2,工件从落料通道内间隔下落。一般的,所述工件间隔下落指的是工件逐个下落。
[0023]工件下落时,a.工件从落料通道2上端进入,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2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2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2,待下落工件落下;b.所述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2,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2内阻挡落料通道2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2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2,待下落工件落下;c.工件不断从落料通道内进入,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重复上述b过程实现工件间隔下落。
[0024]所述控制装置采用PIC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0025]在本方案中,所述落料通道2的出料口包括设置在落料通道2下端的出料口12.1以及与出料口 12.1配合的出料口 Π 2.2,所述出料口 Π 2.2沿着落料通道2的轴向设置。设置出料口 12.1能够保证工件从落料通道I内下落至检测台上,设置出料口 Π 2.2,工件从出料口Π2.2转出或移出,能够降低落料座I距离检测台的高度,一方面降低了工件下落的距离,增加工件下落的稳定性,尤其是类似弹簧的弹性工件;另一方面落料通道2能够对工件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工件下落至检测台上时歪倒。
[0026]在本方案中,本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还包括对落下的工件起扶挡作用的扶挡装置,所述扶挡装置通过封挡出料口 Π扶挡落下的工件,当工件从出料口 Π2.2转出时,所述出料口 Π2.2敞开。当工件落在移动检测台或旋转检测台上时,扶挡装置能够对工件起到扶挡作用,避免工件在移动检测台或旋转检测台的带动下歪倒。
[0027]在本方案中,所述阻料装置I包括气缸I或液压缸14,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14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2。
[0028]在本方案中,所述阻料装置Π包括气缸Π或液压缸Π 5,所述气缸Π或液压缸Π 5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2。
[0029]在本方案中,所述扶挡装置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挡板7。
[0030]在本方案中,所述挡板7固定在气缸Π或液压缸Π5的伸缩杆上。当气缸Π或液压缸Π 5的伸缩杆伸入落料通道2时,所述挡板7将出料口 Π 2.2封挡;当气缸Π或液压缸Π 5的伸缩杆伸出落料通道2时,所述出料口 Π 2.2敞开。所述挡板7与气缸Π或液压缸Π 5的伸缩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条形孔Π 7.1。
[0031 ] 在本方案中,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14、气缸Π或液压缸Π 5固定在支架6上,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条形孔16.1,通过螺栓将气缸I或液压缸14、气缸Π或液压缸Π 5固定在支架6的条形孔16.1上。
[0032]在本方案中,所述支架6固定在落料座I上。
[0033]在本方案中,所述阻料装置Π在支架6上的位置可调。阻料装置Π在支架6上的位置可调,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进入落料通道2内的位置可以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可适用于不同的工件。
[0034]在本方案中,所述落料通道2内设置有与落料通道2匹配的落料管3。通过调整落料管3的内径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可适用于不同的工件。
[003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6]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落料座,以及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 ;所述落料座上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位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的下方,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和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相互配合的伸入、伸出落料通道,使得工件从落料通道内间隔下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料通道的出料口包括设置在落料通道下端的出料口 I以及与出料口 I配合的出料口 Π,所述出料口 Π沿着落料通道的轴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对落下的工件起扶挡作用的扶挡装置,所述扶挡装置通过封挡出料口 Π扶挡落下的工件,当工件从出料口Π转出时,所述出料口 Π敞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工件下落时,a.工件从落料通道上端进入,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b.所述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C.工件不断从落料通道内进入,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重复上述b过程实现工件间隔下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工件下落时,a.工件从落料通道上端进入,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b.所述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C.工件不断从落料通道内进入,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重复上述b过程实现工件间隔下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工件下落时,a.工件从落料通道上端进入,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b.所述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所述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挡落料通道内的所有工件,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伸入落料通道内,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与阻料装置Π的活动端之间有待下落工件,此时阻料装置Π阻挡待下落工件上端的所有的工件,然后阻料装置I的活动端伸出落料通道,待下落工件落下;C.工件不断从落料通道内进入,阻料装置I和阻料装置Π重复上述b过程实现工件间隔下落。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料装置I包括气缸I或液压缸I,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料装置Π包括气缸Π或液压缸Π,所述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扶挡装置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挡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板固定在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上。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固定在支架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固定在落料座上。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缸Π或液压缸Π固定在支架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固定在落料座上。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料装置Π在支架上的位置可调。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料通道内设置有与落料通道匹配的落料管。1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工件间隔下落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料装置Π包括气缸Π或液压缸Π,所述气缸Π或液压缸Π的伸缩杆可伸入、伸出落料通道。
【文档编号】B65G47/34GK205471447SQ20162000182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发明人】冯庆芳
【申请人】济南凯镭迪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788733 】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芳
技术所有人:济南凯镭迪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冯庆芳济南凯镭迪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海绵用移载堆垛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在线取样翻杆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