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通道、储水池、上抽水泵以及灌溉喷头,收集通道连接储水池,储水池连接上抽水泵,上抽水泵连接灌溉喷头,所述收集通道包括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基体、由砖砌成的护墙以及搭建在护墙上的过滤结构,所述基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护墙上,通过护墙和基体围绕形成用于流动雨水的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连通至储水池,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座、支撑网、过滤填充物,本实用新型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存储,并通过灌溉喷头进行灌溉植物,因而可以大大降低干旱城市的用水负担。
【专利说明】
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面积的扩大。一方面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的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0003]现代城市景观园林植被养护需要的水量较多,而对于一些气候较为干旱的城市来说,如果可以利用雨水收集得到的水资源用于景观园林植被的灌溉,可以大大降低干旱城市的用水负担,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通道、储水池、上抽水栗以及灌溉喷头,收集通道连接储水池,储水池连接上抽水栗,上抽水栗连接灌溉喷头,所述收集通道包括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基体、由砖砌成的护墙以及搭建在护墙上的过滤结构,所述基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护墙上,通过护墙和基体围绕形成用于流动雨水的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连通至储水池,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座、支撑网、过滤填充物,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卡在护墙上的卡槽,基体的两侧的护墙上均卡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有档板,连接座的上端还固定有网连接柱,网连接柱插入位于支撑网边沿的网孔,网连接柱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的尺寸大于网孔的尺寸,所述支撑网位于固定螺母的下端面和连接座的上端面之间,从而通过固定螺母将支撑网固定在连接座上,支撑网和位于支撑网两侧的档板形成用于容纳过滤填充物的填充槽,过滤填充物填入填充槽。采用这种结构,收集通道的结构简单,容易建造,只需要依次进行一下步骤即可完成收集通道的安装,a、基体、护墙构建,b、将连接座卡设在护墙上,C、固定支撑网,d、铺设过滤填充物;过滤填充物和支撑网除了可以实现收集雨水的作用,还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该系统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存储,并通过灌溉喷头进行灌溉植物,因而可以大大降低干旱城市的用水负担。
[0007]作为优选,支撑网两侧的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座向内侧坍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顶在两侧连接座的内壁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由于过滤填充物的重力导致的连接座向内侧坍塌的情况,从而提高结构的牢固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的截面呈h形。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采用工程塑料,所述网连接柱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网采用玻璃钢材质。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填充物采用橡胶颗粒或石子。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收集通道的结构简单,容易建造,只需要依次进行一下步骤即可完成收集通道的安装,a、基体、护墙构建,b、将连接座卡设在护墙上,C、固定支撑网,d、铺设过滤填充物;过滤填充物和支撑网除了可以实现收集雨水的作用,还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该系统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存储,并通过灌溉喷头进行灌溉植物,因而可以大大降低干旱城市的用水负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集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集通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包括收集通道1、储水池2、上抽水栗3以及灌溉喷头4,收集通道I连接储水池2,储水池2连接上抽水栗3,上抽水栗3连接灌溉喷头4,所述收集通道I包括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基体11、由砖砌成的护墙12以及搭建在护墙12上的过滤结构,所述基体11的两侧均固定有护墙12上,通过护墙12和基体11围绕形成用于流动雨水的流水通道13,所述流水通道13连通至储水池2,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座14、支撑网15、过滤填充物16,所述连接座14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卡在护墙12上的卡槽141,基体11的两侧的护墙12上均卡设有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的上端固定有档板142,连接座14的上端还固定有网连接柱143,网连接柱143插入位于支撑网15边沿的网孔,网连接柱143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44,固定螺母144的尺寸大于网孔的尺寸,所述支撑网15位于固定螺母144的下端面和连接座14的上端面之间,从而通过固定螺母144将支撑网15固定在连接座14上,支撑网15和位于支撑网15两侧的档板142形成用于容纳过滤填充物16的填充槽17,过滤填充物16填入填充槽17。采用这种结构,收集通道I的结构简单,容易建造,只需要依次进行一下步骤即可完成收集通道I的安装,a、基体11、护墙12构建,b、将连接座14卡设在护墙12上,C、固定支撑网15,d、铺设过滤填充物16;过滤填充物16和支撑网15除了可以实现收集雨水的作用,还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该系统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存储,并通过灌溉喷头4进行灌溉植物,因而可以大大降低干旱城市的用水负担。
[0018]支撑网15两侧的连接座14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座14向内侧坍塌的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两端分别顶在两侧连接座14的内壁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由于过滤填充物16的重力导致的连接座14向内侧坍塌的情况,从而提高结构的牢固性。
[0019]所述连接座14的截面呈h形。所述连接座14采用工程塑料,所述网连接柱143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支撑网15采用玻璃钢材质。所述过滤填充物16采用橡胶颗粒或石子。
[0020]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通道、储水池、上抽水栗以及灌溉喷头,收集通道连接储水池,储水池连接上抽水栗,上抽水栗连接灌溉喷头,所述收集通道包括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基体、由砖砌成的护墙以及搭建在护墙上的过滤结构,所述基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护墙上,通过护墙和基体围绕形成用于流动雨水的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连通至储水池,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座、支撑网、过滤填充物,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卡在护墙上的卡槽,基体的两侧的护墙上均卡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有档板,连接座的上端还固定有网连接柱,网连接柱插入位于支撑网边沿的网孔,网连接柱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的尺寸大于网孔的尺寸,所述支撑网位于固定螺母的下端面和连接座的上端面之间,从而通过固定螺母将支撑网固定在连接座上,支撑网和位于支撑网两侧的档板形成用于容纳过滤填充物的填充槽,过滤填充物填入填充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网两侧的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座向内侧坍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顶在两侧连接座的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截面呈h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采用工程塑料,所述网连接柱采用不锈钢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采用玻璃钢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填充物采用橡胶颗粒或石子。
【文档编号】E03B3/02GK205546790SQ201620395015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郭月峰, 姚云峰, 祁伟, 高玉寒, 张美丽, 温健, 刘思禹, 赵文昊, 尉迟文思, 刘龙
【申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文档序号 :
【 10861694 】
技术研发人员:郭月峰,姚云峰,祁伟,高玉寒,张美丽,温健,刘思禹,赵文昊,尉迟文思,刘龙
技术所有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郭月峰,姚云峰,祁伟,高玉寒,张美丽,温健,刘思禹,赵文昊,尉迟文思,刘龙
技术所有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