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

173次浏览
2、本发明在投喂7~15天就能将大小规格养殖对象的完全分开,实现大小两种规格 对象的分区投喂,本发明在投喂7~15天后调整第一投饵机及第二投饵机开机时间间隔为 5~10分钟,可减少开始投喂至投喂结束整体花费的时间,降低时间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9]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鲤鱼和鲫鱼混养试验为例,养殖时间2014年3月22~9月3日,混养池面 积8. 2亩,水深1. 5米,进排水方便。向混氧池中投放10333尾平均规格为150g,总重量为 1550kg的鲤鱼;投放6000尾平均规格为25g,总重量为150kg的鲫鱼。饲喂饲料的种类分 别粒径为3. Omm的通威111饲料和粒径为1.0 mm的通威111饲料。
[0020]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粒径为3. 0_ 的通威111饲料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粒径为1.0 mm的通威111_饲料加入第二投饵机中,第 二投饵机安装在距离第一投饵机15m处的混养池岸边上; (2)投喂时,先开启第一投饵机投喂20分钟,然后再开启第二投饵机进行投喂,所述第 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每次分别投喂30min后关闭投饵机停止投喂;每台投饵机每天投喂 2次,按照该方式投喂一段时间后,大规格的鲤鱼聚集在第一投饵机下采食,而小规格的草 鱼聚集在第二投饵机下采食; (3)按照步骤(2)的投喂方式持续投喂164天后,结束养殖,准备捕捞上市。
[002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第一投饵机采用直径为5. Omm的通威111 投喂,第二投饵机采用直径为2. Omm通威111,另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还在于:本 实施例在按照步骤(2)所述方式投喂7天后,将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投饵机的时间间隔调 整为10分钟。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投喂10天就能将两种规格的鱼完全分开,因此将第一 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的开启间隔时间调整为10分钟,能缩短整个投喂过程的时间。
[002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草鱼和鲫鱼混养试验为例,养殖时间2014年4月22日~9月11日,混养 池面积20亩,水深2. 0米,进排水方便。向混养池中投放15000尾平均规格为150g,总重量 为2250kg的草鱼;投放8000尾平均规格为50g,总重量为400kg的鲫鱼。饲喂饲料的种类 分别是粒径5. Omm的通威103饲料和粒径为2. Omm的通威103饲料。
[0023]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粒径为5. Omm 的通威103饲料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粒径为2. Omm的通威103饲料加入第二投饵机中,第 二投饵机安装在距离第一投饵机25m处的混养池岸边上; (2) 投喂时,先开启第一投饵机投喂25分钟,然后再开启第二投饵机进行投喂,所述第 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每次分别投喂40min后关闭投饵机停止投喂;每台投饵机每天投喂 4次,按照该方式投喂一段时间后,就形成了大规格的草鱼聚集在第一投饵机下采食,而小 规格的鲫鱼聚集在第二投饵机下采食的局面; (3) 按照步骤(2)的投喂方式持续投喂141天后结束养殖,准备捕捞上市。
[0024] 本实施例在按照步骤(2)所述方式投喂7天后,将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投饵机的 时间间隔调整为5分钟。
[002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的饲料为粒径6. Omm 的通威103饲料,加入到第二投饵机的饲料为粒径为3. Omm通威103饲料。
[0026] 本实施例在投喂12天后,将第一投饵机与第二投饵机开启的时间间隔调整为8分 钟。
[002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以叉尾鮰和鲫鱼混养为例,养殖时间2014年4月10日-11月10日,混养池 面积26亩,水深1. 5米,进排水方便。向混养池中投放35000尾,平均规格为75g总重量为 2625 kg的叉尾鮰;投放20000尾,平均规格为30g总重量为600kg的鲫鱼。饲喂采用的饲 料分别是粒径2. Omm的通威152饲料和粒径4. Omm的通威171饲料。
[0028]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粒径为4. Omm 的通威171饲料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粒径为2. Omm的通威152饲料加入第二投饵机中,第 二投饵机安装在距离第一投饵机30m处的混养池岸边上; (2)投喂时,先开启第一投饵机投喂30分钟,然后再开启第二投饵机进行投喂,所述第 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每次分别投喂45min后关闭投饵机停止投喂;每天投喂3次,按照该 方式投喂一段时间后,就形成了大规格的叉尾鮰聚集在第一投饵机下采食,而小规格的鲫 鱼聚集在第二投饵机下采食的局面; (3)按照步骤(2)的投喂方式持续投喂6个月后结束养殖,准备捕捞上市。
[0029] 本实施例在按照步骤(2)所述方式投喂15天后,将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投饵机 的时间间隔调整为10分钟。
[0030] 1、在实施例1~5养殖结束,开始捕捞上市,捕捞后计算增重量、计算饲料投喂量、 饲料系数并将上述实施例1~5数据统计在下表1中。
[0031] 2、对比试验:将实施例1做对比试验1,、实施例3对比试验对比2,实施例5做对 比试验对比3,对比1~3采用普通投喂方式投喂,即投喂时不同规格的鱼集中在一台投饵 机上投喂,投喂时采用粒径为2. Omm饲料,养殖结束后捕捞,计算增重量、饲料投喂量、饲料 系数,并将对比1~3的数值统计在下表1中。
[0032] 表1.实施案例投喂方式与普通投喂方法效果对比
【主权项】
1.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粒 径为3.O~6.Omm的饲料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粒径为I.O~3.Omm的饲料加入到距离第 一投饵机15~30米处的第二投饵机中,所述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的饲料的粒径大于第二 投饵机中饲料的粒径; (2) 投喂时,依次开启第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进行投喂,开启投饵机的时间间隔为 20~30分钟,所述第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每次投喂时间分别为30~45min; (3) 按照步骤(2)的投喂方式持续投喂至养殖结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步骤 (2)所述方式投喂7~15天后,将步骤(2)中所述的开启投饵机的时间间隔调整为5~10 分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到所 述第一投馆机中的饲料粒径为5. 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到所 述第二投饵机中的饲料粒径为3. 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投饵机每天投喂2~4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投饵机每天投喂2~4次。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所述方法先将粒径为3.0-6.0mm的饲料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粒径为1.0-3.0mm的饲料加入到距离第一投饵机15-30米处的第二投饵机中,加入到第一投饵机中的饲料粒径大于第二投饵机中饲料粒径;然后投喂:依次开启第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进行投喂,开启投饵机的时间间隔为20-30min,所述第一投饵机和第二投饵机每次投喂时间分别为30-45min;并按照上述的投喂方式持续投喂至养殖结束。该方法将混养池中的水产动物按照大小规格分开,实现分区投喂,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投喂方法出现的浪费饵料、饲料利用率低,水产动物生长速度慢,产量降低等问题,且应用范围广。
【IPC分类】A01K61-02
【公开号】CN104782554
【申请号】CN201510237123
【发明人】皇康康, 高启平, 刘汉论, 帅柯, 李云兰, 刘强
【申请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文档序号 : 【 8461432 】

技术研发人员:皇康康,高启平,刘汉论,帅柯,李云兰,刘强
技术所有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皇康康高启平刘汉论帅柯李云兰刘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饲料自动混合调节投喂方法 一种双槽式家用养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