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收割完成后,田中会留有一定高度的稻茬,这些稻茬的处理主要有焚烧和旋耕还田两种方式。而随着我国对秸秆焚烧的严格把控,更多采用旋耕还田的方式来处理稻田中的稻茬。
2、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田存在稻田土壤黏重,稻茬秸秆量大的情况,采用传统的旋耕设备对稻茬旋耕还田处理时,土壤被旋耕刀翻动后会强烈粘着刀片上,其不仅导致旋耕装置的运行阻力增大,而且后续对稻田中稻茬旋耕整地的效果较差。
3、申请号为202211222087.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田间稻茬处理装置,包括罩壳、翻耕装置、切断装置以及筛分装置,翻耕装置用于粉碎土块以及稻茬,翻耕装置的前方设有安装在桁架上的切断装置以及筛分装置,切断装置与筛分装置间隔设置,切断装置用于将稻田底面分切为不同的区域,便于后续翻耕,筛分装置用于收集切断装置挤出的泥土与稻茬并将其中的土壤分离,然后与菌种尿素混合液混合均匀,传动装置一与翻耕装置连接并带动翻耕装置工作,传动装置二与筛分装置连接并带动筛分装置工作,通过翻耕装置、切断装置以及筛分装置之间的紧密配合与联动,完成对田间稻茬的翻耕。该专利公开的水稻田间稻茬处理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对田间稻茬的旋耕,但是在遇到土壤黏重的稻田时,仍存在土壤粘着刀片上难以清理,导致旋耕装置运行阻力增大,旋耕整地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土壤黏重稻田用稻茬旋耕整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以解决现有旋耕设备在对土壤黏重稻田中稻茬进行旋耕整地时易导致刀片上粘连泥土块,而引起运行阻力增大,使得旋耕整地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包括旋耕机架和悬挂装置,所述旋耕机架中设置有齿轮输出座,齿轮输出座的上端连接有传动箱,所述齿轮输出座与旋耕机架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沿所述固定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异形凸轮;
4、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同心转动设置有中空轴,且中空轴的一端与齿轮输出座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中空轴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异形凸轮的凸盘,每个所述凸盘的外圆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刀座,所述刀座中开设有与凸盘内腔相连通的径向插槽,所述径向插槽中插设有旋耕刀,所述旋耕刀的内端与异形凸轮相作用,且旋耕刀与刀座之间连接有径向设置的压缩弹簧。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异形凸轮的轮廓面由外圆弧段、斜曲线段和径向直线段依次连接构成,且斜曲线段和径向直线段朝着旋耕机架的前下端设置。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耕刀包括插设在径向插槽中的直插段,所述直插段的外端连接有外弧刀刃,直插段的内端连接有内轮座,所述内轮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异形凸轮轮廓面相作用的抵接轮。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刀座的侧面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直插段的侧面设置有伸至长条孔中的凸起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起部和长条孔相连接。
8、本发明公开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在对土壤黏重的稻田进行灭茬旋耕过程中,由传动箱、齿轮输出座将拖拉机上输入的动力传递给中空轴,使得中空轴绕着固定轴的外部同心旋转。
9、在中空轴上的旋耕刀旋转入土前,旋耕刀内端的抵接轮与异形凸轮轮廓面上的外圆弧段相抵接,此时整个旋耕刀朝外伸至最长,压缩弹簧被压缩蓄势,然后在旋耕过程中能够让旋耕刀旋入土壤最深处,从而将稻茬根部连同土壤翻起。
10、当旋耕刀旋出土壤后,旋耕刀内端的抵接轮移动至异形凸轮轮廓面上的外圆弧段,然后会在压缩弹簧势能释放的一瞬间使得旋耕刀快速朝着固定轴中轴线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抵接轮与异形凸轮发生撞击,导致旋耕刀会发生振动,并将刀片表面粘连的泥土块抖落,避免与旋耕刀发生粘连,同时能够保证旋耕刀下一次能够顺利旋入土壤中。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空轴包括两个开口对接的半圆中空轴,所述凸盘包括两个开口对接的半圆凸盘,且半圆凸盘间隔设置在半圆中空轴上与异形凸轮相对齐。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轴与两个半圆中空轴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两个所述半圆中空轴之间设置有紧固圈。
13、上述为中空轴、凸盘的具体设计方式之一,使得整个旋耕机构能够方便精准的安装在固定轴的外部,并使其能够稳定绕着固定轴进行旋转。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半圆中空轴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半圆中空短节,每个所述半圆中空短节上均设置有一个半圆凸盘,每两个对接的半圆中空短节与固定轴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轴承,每两个对接的半圆中空短节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紧固圈。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空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齿轮输出座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中空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在旋耕机架侧端的轴承件。
16、上述为中空轴、凸盘的具体设计方式的的另一种方案,通过多个半圆中空短节的可拆卸连接,还能够在旋耕刀受损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的半圆中空短节即可,无需整体更换,有效降低了后续使用和维修费用。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耕机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轮架,轮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
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耕机架的后端旋转连接有整平板,所述旋耕机架的上端设置有与整平板相连接的弹簧压力杆。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发明公开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改变了传统旋耕刀与旋耕轴固定连接的方式,通过在固定轴的外部转动设置中空轴,并在固定轴上设置有特殊结构的异形凸轮,然后将旋耕刀通过弹簧插装在刀座中并与异形凸轮相作用,使得旋耕刀一方面以最深点入土实现稻茬充分切断旋耕,二方面能够在出土后第一时间使得旋耕刀发生振动,从而将原本粘连在刀片上的泥土块抖落,有效解决了现有土壤黏重的稻田中土壤易粘着在刀片上而导致旋耕装置运行阻力增大,旋耕整地效果不佳的问题;整个稻茬旋耕整地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效果优异,尤其适用于土壤黏重的稻田。
21、本发明公开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还对旋耕机构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不仅易于与固定轴装配使用,在旋耕刀受损后能够单独更换对应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而且还通过支撑轴承、紧固圈等部件的设计能够提供整个旋耕机构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实现整个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包括旋耕机架和悬挂装置,所述旋耕机架中设置有齿轮输出座,齿轮输出座的上端连接有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输出座与旋耕机架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沿所述固定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异形凸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凸轮的轮廓面由外圆弧段、斜曲线段和径向直线段依次连接构成,且斜曲线段和径向直线段朝着旋耕机架的前下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刀包括插设在径向插槽中的直插段,所述直插段的外端连接有外弧刀刃,直插段的内端连接有内轮座,所述内轮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异形凸轮轮廓面相作用的抵接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的侧面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直插段的侧面设置有伸至长条孔中的凸起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起部和长条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轴包括两个开口对接的半圆中空轴,所述凸盘包括两个开口对接的半圆凸盘,且半圆凸盘间隔设置在半圆中空轴上与异形凸轮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与两个半圆中空轴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两个所述半圆中空轴之间设置有紧固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中空轴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半圆中空短节,每个所述半圆中空短节上均设置有一个半圆凸盘,每两个对接的半圆中空短节与固定轴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轴承,每两个对接的半圆中空短节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紧固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齿轮输出座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中空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在旋耕机架侧端的轴承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轮架,轮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架的后端旋转连接有整平板,所述旋耕机架的上端设置有与整平板相连接的弹簧压力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黏重稻田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包括旋耕机架和悬挂装置,旋耕机架中设置有齿轮输出座,齿轮输出座与旋耕机架的侧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置有多个异形凸轮;固定轴的外部转动设置有中空轴,中空轴上设置有凸盘,每个凸盘的外圆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刀座,刀座中开设有径向插槽,径向插槽中插设有旋耕刀,旋耕刀的内端与异形凸轮相作用,旋耕刀与刀座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本发明公开的稻茬旋耕整地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土壤黏重的稻田中土壤易粘着在刀片上而导致旋耕装置运行阻力增大,旋耕整地效果不佳的问题,其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效果优异,尤其适用于土壤黏重的稻田。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波,李兆东,李成,蔡海涛,曹发海,吴然然,刘立超,吴新杰,张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7/29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波,李兆东,李成,蔡海涛,曹发海,吴然然,刘立超,吴新杰,张翼
技术所有人: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