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

2025-04-17 14:40:03 13次浏览
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可再生性原材料。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引起的土传性维管束真菌病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每年全世界范围内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1982年,棉花黄萎病已经蔓延我国农业土壤面积近13万公顷。到1993年,棉花黄萎病已经成为我国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发病面积达到266.6万公顷。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区70%以上棉田发生黄萎病,30%以上棉田严重受到黄萎病影响,经济损失每年达15-20亿元。

2、黄萎病属于土传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带菌的棉籽、棉籽饼、棉籽壳、病株残体、土壤、肥料、流水和农田管理工具等途径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入侵,进而系统侵染危害棉株,因此从苗期到成株期的各个生育阶段,均可表现病症。由于致病菌大丽轮枝菌治病关键机制尚未清晰及棉花高抗种质资源的缺乏,棉花黄萎病的防治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对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在选用黄萎病抗/耐病品种基础上,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

3、总之,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菌株及活性代谢产物,是防治作物黄萎病病害的发展方向和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该农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5-羟甲基-2-呋喃甲酸,对多种作物黄萎病病害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生物农药进行开发利用。

2、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酸,所述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添加量为(1~10)mg/ml。

3、上述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稀释溶剂为甲醇,即该农药组合物由5-羟甲基-2-呋喃甲酸和甲醇组成,制备时只需用甲醇将5-羟甲基-2-呋喃甲酸稀释至浓度为(1~10)mg/ml即可。

4、上述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

5、上述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棉花、马铃薯、番茄、草莓、茄子、辣椒或向日葵。

6、上述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棉花。

7、上述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为滴灌法或喷雾法。

8、本发明从生防菌简青霉菌cef-818的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化合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经波谱鉴定为5-羟甲基-2-呋喃甲酸,结构式为

9、

10、经研究发现,所述5-羟甲基-2-呋喃甲酸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为11.3μg/ml;在棉花黄萎病重病地试验中,采用浓度为1mg/ml 5-羟甲基-2-呋喃甲酸喷雾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23.3%~39.3%;采用浓度为10mg/ml 5-羟甲基-2-呋喃甲酸滴灌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2.0%~63.3%;说明5-羟甲基-2-呋喃甲酸可被用于开发针对作物黄萎病的生物农药。

11、黄萎病病害的寄主包括棉花、马铃薯、番茄、草莓、茄子、辣椒、向日葵等,因此本发明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或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引起的棉花黄萎病病害。

1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进行棉花黄萎病重病地试验,采用浓度为1mg/ml 5-羟甲基-2-呋喃甲酸喷雾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23.3%~39.3%;采用浓度为10mg/ml 5-羟甲基-2-呋喃甲酸滴灌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2.0%~63.3%;说明5-羟甲基-2-呋喃甲酸可被用于开发针对作物黄萎病的生物农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酸,所述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添加量为(1~10)m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的稀释溶剂为甲醇。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棉花、马铃薯、番茄、草莓、茄子、辣椒或向日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棉花。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为滴灌法或喷雾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化合物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该农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酸,所述5‑羟甲基‑2‑呋喃甲酸的添加量为(1~10)mg/mL;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稀释溶剂为甲醇,即该农药组合物由5‑羟甲基‑2‑呋喃甲酸和甲醇组成,制备时只需用甲醇将5‑羟甲基‑2‑呋喃甲酸稀释至浓度为(1~10)mg/mL即可。该农药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作物黄萎病,例如棉花、马铃薯、番茄、草莓、茄子、辣椒或向日葵等作物,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冯自力,朱荷琴,孙百川,冯鸿杰,魏锋,张亚林,赵丽红,周京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文档序号 : 【 39264561 】

技术研发人员:冯自力,朱荷琴,孙百川,冯鸿杰,魏锋,张亚林,赵丽红,周京龙
技术所有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冯自力朱荷琴孙百川冯鸿杰魏锋张亚林赵丽红周京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反式-3-吲哚丙烯酸在制备耐药质粒接合转移抑制剂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保护博物馆沉香展示的防腐方法与流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