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及具有该储罐系统的lng加注趸船的制作方法

2025-04-05 11:40:01 337次浏览
设有供管路系统4穿入内容器22内的接头,外容器21顶部外壁还设有泵进出井冷箱23,泵进出井冷箱23将这些开孔均覆盖于其内,降低内容器22的冷损。
[0036]在该罐体2中,LNG的所有液相进出接口均在内容器22顶部气相空间,内容器22的最高液面以下无液相进出开口,相应地,外容器21封头端部外无需为了容纳液相进出口管路、深冷阀件和LNG热交换器等而设置大范围的气密不锈钢冷箱,外容器21的材质可采用非耐低温不锈钢,如碳钢等,降低罐体2的建造成本。
[0037]内容器22内向外输送LNG的动力由潜液泵5提供,潜液泵5位于内容器22内的底部积液井并与出液管41相连。内容器22储存LNG并兼作潜液泵5的泵池,需要向外加注时,潜液泵5直接从内容器22内吸液,将LNG泵入出液管41,再通过与出液管41连接的加注系统3向外加注,降低BOG的产生量,提高加注安全性。
[0038]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罐体2在内容器22下方设置有泵进液井25,内容器22底壁设置有一开口 221,泵进液井25固定安装于该开口 221处,潜液泵5浸润于泵进液井25中。泵进液井25整体低于内容器22底壁,可保持潜液泵5储罐低液位的预冷和进液。内容器22和泵进液井25无缝连接,两者的内腔相通,两者共同构成罐主体结构。较优地,泵进液井25的深度大于内容器22与外容器21之间的间隔,即泵进液井25的下端将超出外容器21底壁,外容器21底壁则相应地设置供泵进液井25穿出的开口。外容器21底壁外侧设有进液井冷箱26,该进液井冷箱26将泵进液井25包围于其内,并与外容器21形成一个整体,以降低冷损。
[0039]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泵进液井25包括积液筒251和连接于积液筒251下端以封堵积液筒251的封头252,积液筒251上端连接于内容器22底壁的开口 221处。潜液泵5即浸润于该积液筒251内。
[0040]参阅图2,在一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出液管41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罐体2顶部,潜液泵5悬吊安装于出液管41下端,两者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出液管41兼作潜液泵5的吊臂,在潜液泵5出现故障时,可在不动储罐的情况下通过出液管41将潜液泵5从罐体2中吊出修理。
[0041]参阅图4,罐体2顶部环绕出液管41设置有泵进出井24,出液管41与泵进出井24的上端采用可拆卸法兰结构连接。泵进出井24对出液管41及其下端潜液泵5进行支撑。
[0042]具体地,泵进出井24包括井管241和安装于井管241上端的法兰242 ;井管241的内径能够供潜液泵5穿过,井管241下端焊接于内容器22顶壁。出液管41与法兰盖42可通过焊接固定。法兰盖42与法兰242通过螺栓43相连接,使出液管41与井管241可拆卸地紧固连接,从而使出液管41和潜液泵5能够通过井管241进出内容器22。需要取出潜液泵5时,拆除法兰盖42与法兰242之间的连接螺栓43,即可将出液管41和潜液泵5取出。
[0043]该泵进出井24还包括隔热屏243,隔热屏243填充于井管241与出液管41之间,且隔热屏243上端与法兰盖42贴合,下端采用托板与出液管41固定;当泵从储罐内抽出时,隔热屏243与出液管41、法兰盖42 —起取出。隔热屏243可为LTD隔热屏,并可设置为多层,通过该隔热屏243,可阻止内容器22顶部低温气体与法兰盖42及井管241之间有直接接触,降低内容器22的冷损。
[0044]此外,在井管241外侧还套接有波纹补偿器244,波纹补偿器244上端焊接于法兰242,下端连接外容器21上的泵进出井冷箱23。波纹补偿器244的工作主体为波纹管,其自身可有一定的伸缩变形,当内容器22与外容器21之间因热胀冷缩或其他应力产生相对位移时,波纹补偿器244可提供一定的补偿量,降低局部应力。
[0045]同时参阅图2和图5,在实施方式中,罐体2内还设有一可供潜液泵5通过的竖直放置的导向筒27。导向筒27为从两端到中部直径渐变缩小的圆环结构,导向筒27的中部通过一支架28与内容器22的内底壁固定,导向筒27的中部具有一定长度的等直径圆筒以便于导向筒27的固定及防震装置的安装。出液管41下端伸入该导向筒27内而与潜液泵5连接。导向筒27的该结构提供了潜液泵5的进出导向及自动校中作用,可使潜液泵5顺利地经泵进出井24放置到泵进液井25中,或使潜液泵5从泵进液井25中抽出并经泵进出井24至罐体2外。
[0046]较优地,导向筒27与出液管41之间还设有防震装置29 ;防震装置29包括柔性支撑垫291和两固定环292,两固定环292套接固定于出液管41上,柔性支撑垫291呈圆环形,位于导向筒27和出液管41之间,柔性支撑垫291的外端抵接于导向筒27内壁上,内端夹设于两固定环292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防震装置29抵接于导向筒27的中部位置,即导向筒27截面最小的位置,可减小柔性支撑垫291的尺寸,起到更好的防震效果。该防震装置29可减少潜液泵5运行时产生的环向摆动,以及趸船晃动时储罐内液体对泵冲击的振动,提高了泵吊臂结构的稳定性。
[0047]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其具有用以存储LNG的罐主体; 管路系统,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从所述罐主体顶部伸入罐主体内; 潜液泵,安装于所述罐主体内的底部,并与所述出液管相连,以将所述罐主体内的LNG泵入出液管而向外加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包括内容器和位于内容器下方的泵进液井,所述内容器底壁设置有开口,所述泵进液井固定安装于该开口处;所述潜液泵浸润于所述泵进液井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液井包括积液筒和连接于积液筒下端以封堵积液筒的封头,所述积液筒上端连接于所述内容器底壁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包括外容器和设置于外容器底壁外侧的进液井冷箱,所述外容器设置于所述内容器外将内容器包围于其内;所述泵进液井下端超出所述外容器底壁,所述进液井冷箱将所述泵进液井包围于其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罐主体顶部,所述潜液泵悬吊安装于所述出液管下端并位于所述罐主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顶部环绕所述出液管设置有泵进出井,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泵进出井的上端可拆卸地紧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出井包括井管和安装于井管上端的法兰;所述井管的内径能够供所述潜液泵穿过,井管下端固定于所述罐主体上; 所述出液管上套接固定有一法兰盖,所述法兰盖与所述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使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井管可拆卸地紧固连接,从而使出液管和所述潜液泵能够经所述井管进出所述罐主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出井还包括隔热屏,所述隔热屏设置于所述井管与所述出液管之间,且隔热屏上端与所述法兰盖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出井还包括波纹补偿器,所述波纹补偿器套接于所述井管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内还设有一可供所述潜液泵通过的竖直放置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为从两端到中部直径渐变缩小的圆环结构;导向筒与所述罐主体的内底壁固定;所述出液管下端伸入该导向筒内而与所述潜液泵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出液管之间还设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柔性支撑垫和两固定环,所述两固定环套接固定于所述出液管上,所述柔性支撑垫位于所述导向筒和出液管之间,所述柔性支撑垫的外端抵接于所述导向筒内壁上,内端夹设于两固定环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主体外的外容器,所述外容器为碳钢材质。13.—种LNG加注趸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安装于船体上的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船用加注储罐系统,以及与所述船用加注储罐系统相连的加注系统。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LNG加注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加注储罐系统的罐体顶部通过立柱支撑有承滴盘,所述加注系统包括LNG热交换器、LNG加注计量设备和LNG加注管阀设备,所述LNG热交换器、LNG加注计量设备和LNG加注管阀设备分别安装于所述承滴盘上。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LNG加注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加注储罐系统数量为两个,两船用加注储罐系统的罐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承滴盘包括第一承滴盘和第二承滴盘,第一承滴盘各支撑于一罐体上,所述第二承滴盘同时支撑于两罐体上,第一承滴盘与第二承滴盘沿所述罐体长度方向分布;所述LNG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滴盘上,所述LNG加注计量设备和所述LNG加注管阀设备安装于第二承滴盘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船用加注储罐系统及具有该储罐系统的LNG加注趸船。所述储罐系统包括罐体、管路系统和潜液泵;罐体具有用以存储LNG的罐主体;管路系统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从所述罐主体顶部伸入罐主体内;潜液泵安装于所述罐主体内的底部,并与所述出液管相连,以将所述罐主体内的LNG泵入出液管而向外加注。所述LNG加注趸船包括船体、布置于船体上的至少一储罐系统,以及与储罐系统相连的加注系统。本发明可降低BOG产生量,提高了运营经济性和安全性;结构上减少泵池及泵与罐主体之间的连接管路系统,并可减少围堰和冷箱,降低建造成本。
【IPC分类】F17C5/02
【公开号】CN105570665
【申请号】CN201410531720
【发明人】陈来生, 彭彦, 曾连荪, 李钢, 郑健, 张金亮, 范圣超, 曹向阳, 姚春荣, 罗旭明, 蒋平安, 蔡勇
【申请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航盛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0日
文档序号 : 【 9807346 】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生,彭彦,曾连荪,李钢,郑健,张金亮,范圣超,曹向阳,姚春荣,罗旭明,蒋平安,蔡勇
技术所有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盛船舶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陈来生彭彦曾连荪李钢郑健张金亮范圣超曹向阳姚春荣罗旭明蒋平安蔡勇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盛船舶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
Lng储罐组件以及lng温度控制方法 Lng储罐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