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4-09 13:20:07 191次浏览
>[0130] 当预设提醒位置信息为预设提醒位置点时,分析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 息是否匹配,包括:分析实时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点或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是否 匹配。
[0131] 例如,将得到的终端当前的实时位置与预先设定的目的地位置点"中关村南"站或 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海淀黄庄北"站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到达提醒位置。
[0132] 二、预设提醒位置信息为预设提醒范围信息
[0133] 预设提醒范围信息包括:目的地位置点及与目的地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或第一预 设站数。
[0134] 例如,用户乘坐717路公交车从"国家图书馆"站上车,目的地为"中关村南"站。 设定与"中关村南"站距离500米时提醒,或设定与"中关村南"站距离一站地,即在"海淀 黄庄北"站提醒。
[0135] 当预设提醒位置信息为预设提醒范围信息时,分析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 信息是否匹配,包括: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和目的地位置点计算终端的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之 间的间隔距离或间隔站数;当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或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 第一预设站数时,确定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
[0136] 例如,计算终端当前的实时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点"中关村南"站之间的间隔距离或 间隔站数,当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500米,或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一站时,进行提醒。
[0137]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任一形式的提醒位置信息,方便对用 户的到站提醒,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
[0138]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显示地图的方式帮助用户设置预设提醒位置。图5是根 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获得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预设提醒位置信 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0139] 在步骤S51中,获取目的地位置点;
[0140] 在步骤S52中,根据目的地位置点显示地图界面;
[0141] 在步骤S53中,通过地图界面接收位置选定指令;
[0142] 在步骤S54中,获取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
[0143] 在步骤S55中,根据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144]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地图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户在设置提 醒位置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地图,如用户输入的目的地为"中 关村南"站,则在地图上图标"A"处即为目的地位置点,用户可以通过对地图界面的手势操 作,在目的地附近选择一个位置点B作为预设提醒位置点,也可以手动画一个闭合的图形 C,该图形C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图形,作为预设提醒位置范围。终端 根据在地图界面上接收到的位置选定指令识别到预设提醒位置点或预设提醒位置范围,则 自动生成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145] 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地图,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准确地获知目的地位置并选择需 要进行提醒的位置,避免出现用户不知道附近地点名称或站名,对提醒位置信息输入错误, 导致提醒错误的情况,提高了到站提醒的准确度。
[0146] 进一步地,由于用户可能对公交线路或周边地理位置不熟悉,无法正确选择预设 提醒位置,可帮助用户判断所选择的预设提醒位置是否有效。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 例示出的获得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确定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
[0147] 在步骤S71中,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交通线路。
[0148] 在步骤S72中,计算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或 最短站数。
[0149] 在步骤S73中,判断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或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数是 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站数,如果是,执行步骤S74,如果否,执行步骤S75。
[0150] 在步骤S74中,将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151] 在步骤S75中,输出重新选择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提醒信息。
[0152] 例如,用户乘坐717路公交车从"国家图书馆"站上车,目的地为"中关村南"站, 沿着"中关村南大街"行驶,但是用户设置的提醒位置点是"大钟寺",距离路线有2公里、3 站以上,该提醒位置的设置就没有提醒意义了,可确定该提醒位置无效,提醒用户重新设置 提醒位置。或者,用户设置的提醒位置范围与717路公交车的公交线路的最短距离超过了 2公里或超过3站,这个提醒位置范围也是无效的,提醒用户重新设置提醒位置。
[0153]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预先设置的提醒位置进行筛选,帮助用户选择有效的提 醒位置,提高提醒效率和准确度,保证用户能够及时下车。
[0154] 另外,预设提醒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用户直接输入预设提醒位置 信息。或者,获取当前所处的交通工具的线路标识,根据线路标识显示交通工具的线路站 点,根据用户对线路站点的选定操作,确定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155]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0156]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 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8所示,该到站提醒装置 包括:
[0157] 监测模块81,用于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0158] 分析模块82,用于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0159] 提醒模块83,用于当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 醒操作。
[0160] 本实施例中,监测模块对用户乘坐的交通工具的行驶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分析模 块将当前的实时位置与预设的提醒位置进行比较,两者匹配时,提醒模块提醒用户到站下 车。这样,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另外,基于位置比对的准确性,提高了提醒的准确度 和及时性。
[0161]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如图9所示,提醒模块83包 括:
[0162] 确定子模块91,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 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
[0163] 执行子模块92,用于执行所述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
[0164]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提醒操作时,还进一步考虑终端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对 不同的行驶场景,执行不同的提醒操作,使得到站提醒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排除不同场景 下的干扰,更加准确、智能,达到最佳的提醒效果。
[0165]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如图10所示,提醒模块83 还包括:
[0166] 获取子模块93,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 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速 度;
[0167] 所述执行子模块92,用于根据行驶速度与提醒操作的预设对应关系,执行所述行 驶速度对应的第一提醒操作,所述提醒操作的提醒强度与所述行驶速度成正相关。
[0168] 本实施例中的到站提醒,执行子模块根据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确定提醒方式,使 得到站提醒更加准确智能,提醒效率更高。
[0169]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如图11所示,提醒模块83 还包括:
[0170] 监测子模块94,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 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监测终端的位移;
[0171] 所述执行子模块92,用于当所述终端的位移小于等于预设位移时,执行第二提醒 操作。
[0172] 本实施例中,在到达目的地时,执行子模块通过监测子模块监测到的终端的位移 来确定用户是否起身下车,从而根据用户是否起身下车来确定是否提醒,在用户未起身下 车时,采用提醒强度较高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清楚地获得提醒,尽快 下车,避免耽误用户时间,如果用户已经起身准备下车,则不再提醒,避免打扰用户,从而提 高提醒效率和准确度。
[0173]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醒模块83,用于向绑定的智能穿戴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执行提醒操作。
[0174] 本实施例中,由于智能穿戴设备更加贴近用户身体,提醒模块通过智能穿戴设备 提醒,用户更容易感知到,提醒的效率和准确度更高。
[017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预设提醒位置 点、预设提醒范围信息。分析模块82,用于当所述预设提醒位置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位置 点:目的地位置点、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时,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点 或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是否匹配;当所述预设提醒范围信息包括:目的地位置点及 与所述目的地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或第一预设站数时,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 地位置点计算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的地之间的间隔距离或间隔站数;当所述间隔 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所述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站数时,确 定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
[0176]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任一形式的提醒位置信息,方便对用 户的到站提醒,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
[0177] 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装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该 装置还包括:
[0178] 第一获取模块84,用于获取目的地位置点;
[0179] 显示模块85,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点显示地图界面;
[0180] 接收模块86,用于通过所述地图界面接收位置选定指令;
[0181] 第二获取模块87,用于获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
文档序号 : 【 9507016 】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王洪强,葛云源
技术所有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高毅王洪强葛云源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交付费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列车到站提醒电路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