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0229]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点计算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 的地之间的间隔距离或间隔站数;
[0230] 当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所述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预设站数时,确定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
[0231] 可选的,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0232] 获取目的地位置点;
[0233] 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点显示地图界面;
[0234] 通过所述地图界面接收位置选定指令;
[0235] 获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
[0236] 根据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237]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
[0238] 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交通线路;
[0239] 计算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 站数;
[0240] 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 第二预设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数小于 等于第二预设站数时,将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0241] 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 预设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数大于第二 预设站数时,输出重新选择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提醒信息。
[02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 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 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 权利要求指出。
[0243]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 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主权项】
1. 一种到站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醒操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提醒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 景; 执行所述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 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所述执行所 述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包括: 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 根据行驶速度与提醒操作的预设对应关系,执行所述行驶速度对应的第一提醒操作, 所述提醒操作的提醒强度与所述行驶速度成正相关。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 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所述执行所述 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包括: 监测终端的位移; 当所述终端的位移小于等于预设位移时,执行第二提醒操作。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提醒操作,包括: 向绑定的智能穿戴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执行提醒操作。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 项信息:预设提醒位置点、预设提醒范围信息; 所述预设提醒位置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位置点:目的地位置点、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 位置点,所述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点或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是否匹配; 所述预设提醒范围信息包括:目的地位置点及与所述目的地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或第 一预设站数,所述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点计算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的地 之间的间隔距离或间隔站数; 当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所述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预设站数时,确定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 得: 获取目的地位置点; 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点显示地图界面; 通过所述地图界面接收位置选定指令; 获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交通线路; 计算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站 数; 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第二 预设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数小于等于 第二预设站数时,将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 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预设 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数大于第二预设 站数时,输出重新选择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提醒信息。9. 一种到站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提醒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醒操作。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通 工具的行驶场景; 执行子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 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 所述执行子模块,用于根据行驶速度与提醒操作的预设对应关系,执行所述行驶速度 对应的第一提醒操作,所述提醒操作的提醒强度与所述行驶速度成正相关。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还包括: 监测子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 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为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时,监测终端的位移; 所述执行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的位移小于等于预设位移时,执行第二提醒操作。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向绑定的智能穿戴 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执行提醒操作。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 项信息:预设提醒位置点、预设提醒范围信息;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当所述预设提醒位置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位置点:目的地位置点、 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时,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点或起点和目的地之 间的位置点是否匹配;当所述预设提醒范围信息包括:目的地位置点及与所述目的地之间 的第一预设距离或第一预设站数时,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点计算所述 终端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目的地之间的间隔距离或间隔站数;当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预设距离,或所述间隔站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站数时,确定所述实时位置信 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的地位置点;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位置点显示地图界面;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地图界面接收位置选定指令;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交通线路;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 距离或最短站数; 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 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 短站数小于等于第二预设站数时,将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预设提醒 位置信息; 输出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距 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或所述位置选定指令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交通线路之间的最短站 数大于第二预设站数时,输出重新选择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提醒信息。17. -种到站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醒操作。
【专利摘要】本公开是关于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分析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醒操作。该技术方案,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基于位置比对的准确性,提高了提醒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IPC分类】G08G1/123
【公开号】CN105261227
【申请号】CN201510543621
【发明人】高毅, 王洪强, 葛云源
【申请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文档序号 :
【 9507016 】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王洪强,葛云源
技术所有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王洪强,葛云源
技术所有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