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4-09 13:20:07 189次浏览
确智能,提醒效率更高。
[007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到达目的地时,通过监测终端的位移来确定用户是否起身 下车,从而根据用户是否起身下车来确定是否提醒,在用户未起身下车时,采用提醒强度较 高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清楚地获得提醒,尽快下车,避免耽误用户时 间,如果用户已经起身准备下车,则不再提醒,避免打扰用户,从而提高提醒效率和准确度。
[007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智能穿戴设备更加贴近用户身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提 醒,用户更容易感知到,提醒的效率和准确度更高。
[007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任一形式的提醒位置信息,方便 对用户的到站提醒,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
[0077]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显示地图,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准确地获知目的地位置并 选择需要进行提醒的位置,避免出现用户不知道附近地点名称或站名,对提醒位置信息输 入错误,导致提醒错误的情况,提高了到站提醒的准确度。
[007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预先设置的提醒位置进行筛选,帮助用户选择有 效的提醒位置,提高提醒效率和准确度,保证用户能够及时下车。
[0079]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 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80]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81]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0082]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提醒操作的流程图。
[0083]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的流程图。
[0084]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的流程图。
[0085]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获得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流程图。
[0086]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地图界面的示意图。
[0087]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获得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的流程图。
[0088]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装置的框图。
[0089]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
[0090]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
[0091]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模块的框图。
[0092] 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装置的框图。
[0093]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模块的框图。
[0094]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到站提醒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5]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 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96]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 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任一具有定位功能的设备。
[0097]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到站 提醒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0098] 在步骤Sll中,监测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可通过GPS定位、 基站定位等方式得到。用户可以选择终端定位的时间间隔,例如,每3分钟定位一次。
[0099] 在步骤S12中,分析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即终端当前的 位置是否到达了预设提醒位置。
[0100] 在步骤S13中,当实时位置信息与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匹配时,执行提醒操作。
[0101]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乘坐的交通工具的行驶位置进行实时定位,与预设的提 醒位置进行比较,两者匹配时,以提醒用户到站下车。这样,避免用户坐过站而耽误时间,另 外,基于位置比对的准确性,提高了提醒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0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提醒操作,包括:向绑定的智能穿戴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 控制智能穿戴设备执行提醒操作。由于智能穿戴设备更加贴近用户身体,通过智能穿戴设 备提醒,用户更容易感知到,提醒的效率和准确度更高。
[0103] 本实施例的提醒方式可以有多种,终端振动提醒,终端响铃提醒,智能穿戴设备振 动提醒,智能穿戴设备响铃提醒,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同时提醒等等,如下表1所示,
[0104] 表 1
[0105]
[0106] 本公开所提到的提醒操作并不限于以上表1中的提醒方式。
[0107] 提醒方式的强弱,可通过以下方式划分:移动终端振动频率、响铃音量;智能穿戴 设备提醒,智能穿戴设备的振动频率、响铃音量,移动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同时提醒等等。 例如,可设定在同样的振动频率或响铃音量下,移动终端单独提醒的提醒强度低于智能穿 戴设备单独提醒的提醒强度,移动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同时提醒的提醒强度最高。
[0108] 在执行提醒操作时,还进一步考虑终端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例如是否到达 目的地,对不同的行驶场景,执行不同的提醒操作。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 提醒操作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提醒操作包括:
[0109] 在步骤S21中,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和预设提醒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 行驶场景;
[0110] 在步骤S22中,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
[0111] 例如,当预设提醒位置为目的地时,根据终端的实时位置确定终端所处交通工具 是否到达目的地,当未到达目的地时,可采用提醒强度较弱的提醒方式,当到达目的地时, 则采用提醒强度较强的提醒方式。
[0112]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提醒操作时,还进一步考虑终端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场景,对 不同的行驶场景,执行不同的提醒操作,使得到站提醒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排除不同场景 下的干扰,更加准确、智能,达到最佳的提醒效果。
[0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和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将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 行驶场景划分为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和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
[0114] 场景一、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
[0115]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的流程图,如图 3所示,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包括:
[0116] 在步骤S31中,获取当前所处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
[0117] 在步骤S32中,根据行驶速度与提醒操作的预设对应关系,执行行驶速度对应的 第一提醒操作,提醒操作的提醒强度与行驶速度成正相关。
[0118] 例如,预设提醒位置为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点,此时,当行驶速度小于60公 里/小时,仅采用终端振动方式提醒。当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60公里/小时,控制智能穿 戴设备振动提醒。
[0119] 在未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下,可根据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确定采用何种提醒方 式进行提醒,如果行驶速度较慢,则可以采用提醒强度较低的提醒方式,这样,用户可以知 道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下车。如果行驶速度较快,即可能很快 就要到达目的地了,则可以采用提醒强度较高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使得用户获知很快就 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快速准备下车,避免坐过站。
[0120] 本实施例中的到站提醒,根据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确定提醒方式,使得到站提醒 更加准确智能,提醒效率更高。
[0121] 场景二、到达目的地的行驶场景
[0122]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的流程图,如 图4所示,执行行驶场景对应的提醒操作包括:
[0123] 在步骤S41中,监测终端的位移;
[0124] 在步骤S42中,当终端的位移小于等于预设位移时,执行第二提醒操作。
[0125] 预设提醒位置为目的地位置点,当到达目的地位置点后,可通过分析终端中的加 速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加速度数据,得到终端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确定 用户是否起身移动位置,准备下车。当确定用户未起身移动位置时,可以将终端音量调到最 大进行提醒,同时控制智能穿戴设备以最大频率振动提醒用户。还可以通过终端扬声器语 音播报"我要下车"等提醒信息,避免司机关闭车门启动公交车,而用户未及时下车。如果 监测到用户已经起身准备下车,则不再进行提醒。
[0126] 这样,在到达目的地时,通过监测终端的位移来确定用户是否起身下车,从而根据 用户是否起身下车来确定是否提醒,在用户未起身下车时,采用提醒强度较高的提醒方式 进行提醒,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清楚地获得提醒,尽快下车,避免耽误用户时间,如果用户已 经起身准备下车,则不再提醒,避免打扰用户,从而提高提醒效率和准确度。
[0127]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提醒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预设提醒位置点、预 设提醒范围信息。以下对不同预设提醒位置信息进行分别说明。
[0128] -、预设提醒位置信息为预设提醒位置点
[0129] 预设提醒位置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位置点:目的地位置点、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 位置点。例如,用户乘坐717路公交车从"国家图书馆"站上车,目的地为"中关村南"站。 用户可设置预提醒位置点为目的地位置点"中关村南"站,或"国家图书馆"站与"中关村南" 站之间的位置点,如"海淀黄庄北"站。另外,用户设置的与提醒位置点可以为公交车站点, 也可以是地理位置坐标。
文档序号 : 【 9507016 】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王洪强,葛云源
技术所有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高毅王洪强葛云源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交付费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列车到站提醒电路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