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锅盖;加热回路,加热回路的一端与交流电的一端相连;常闭开关,常闭开关的一端与交流电的另一端相连,常闭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与加热回路的另一端相连,在锅盖与锅体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时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加热回路断开;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与常闭开关的另一端相连,在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时生成触发信号;开合盖指示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第一开关检测电路和开合盖指示器相连,控制电路根据触发信号控制开合盖指示器发出报警提示。该压力烹饪器具在锅盖与锅体未完全闭合时能够使得压力烹饪器具中的加热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并发出报警提示,从而可确保烹饪安全。
【专利说明】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压力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在烹饪食物时锅内的压力一般会很高,因此需要电压 力锅的锅盖与锅体完全闭合以确保烹饪安全,从而在烹饪时需要进行开合盖检测。
[0003]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干簧管来检测锅盖是否与锅体完全闭合,当干簧管检测 到锅盖与锅体完全闭合后再控制电压力锅开始进行烹饪。但是,如果干簧管出现故障时会 导致误判,从而使得电压力锅在烹饪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
[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烹饪器具,该压力烹饪器具在锅盖与 锅体未完全闭合时能够使得压力烹饪器具中的加热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并发出报警提示, 从而可确保烹饪安全。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加热 回路,所述加热回路的一端与输入的交流电的一端相连;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的一端与 所述交流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与所述加热回路的另一端相 连,在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时所述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所述加热 回路断开;检测所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号的第一开关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的 一端与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在所述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时 生成触发信号;开合盖指示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的 另一端和所述开合盖指示器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合盖指示器 发出报警提示。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烹饪器具,通过在输入的交流电的另一端设置常闭开关用 以检测锅盖与锅体是否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并在锅盖与锅体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时 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这样加热回路也断开,并且,第一开关检测电路在常闭开关断开时检 测不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号,从而生成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触发信号 控制开合盖指示器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锅盖与锅体未完全闭合,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 时,保证烹饪安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盖指示器包括开合盖指示灯和/或声音提示组件。
[0009] 优选地,所述常闭开关为微动开关。
[0010]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为电压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或光耦检测电路 中的任意一种。
[0011] 并且,当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为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时,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与所 述常闭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 阻。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压力开关;第二开关检测电路,所述第二 开关检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压力开关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 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压力开关的开关信号。
[0013] 具体地,所述加热回路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的一端相连, 所述加热盘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中的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中的开关的另一端通 过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 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中的控制线圈的一端和第一预设电压的电源分别相连;稳压 管,所述稳压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中 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中的控制 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 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加热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 的基极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触发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芯 片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开合盖指示控制端与所述 开合盖指示器相连。
[0014] 具体地,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具体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 第一分压电路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 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预设电压的电源相连;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 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 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 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 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 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5] 其中,所述声音提示组件包括喇叭和驱动所述喇叭的驱动单元。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低压供电电路,所述低压供电电路 与所述交流电相连以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的电源和第二预设电压的电源,其 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0017]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电路示意图;
[0020]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0021]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示意图;
[0022]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俯视图;
[0023]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锅盖的示意图;
[0024]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外壳罩的示意图;
[0025]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微动开关的示意图;
[0027] 图9是根据图7中的微动开关的侧视图;
[0028]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微动开关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微动开关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34]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声音提示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0035]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过零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36] 附图标记:
[0037] 100:电压力锅;
[0038] 1 :锅体;12 :外壳;13 :内锅;14 :外壳罩;141 :螺柱;142 :紧固件;143 :通孔;
[0039] 2:锅盖;21:凸台;
[0040] 3 :微动开关(常闭开关);31 :装配孔;
[0041] 10 :前壳;11 :安装孔;
[0042] 20 :后壳;
[0043] 30:固定支撑件;
[0044] 40 :活动支撑件;
[0045] 50 :定片;51 :第一触点;
[0046] 60 :动片;61 :动片弟一端;62 :动片弟_端;63 :弟_触点;
[0047] 70 :推杆;71 :推动部;711 :下端;72 (72a):连接部;721 (721a):第一端; 722 (722a)第二端;73 :引水部;74 :挡水部;75 :硅胶套;
[0048] 80 :弹性件;
[0049] 90 :弹黃片;
[0050] 101 :加热回路;1011 :加热盘;
[0051] 102 :第一开关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第二二极管D2、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 阻R4、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 ;
[0052] 103 :开合盖指示器;1031 :开合盖指示灯;1032 :声音提示组件;10321 :驱动单 元;喇叭:BUZ ;
[0053] 104 :控制电路;1041 :控制芯片;第一二极管D1、稳压管ZD1、第一三极管Q1、第三 电阻R3 ;
[0054] 105 :第一分压电路;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
[0055] 107 :第二开关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
[0056] 108:低压供电电路;
[0057] 109:温度检测电路;
[0058] 110:温度传感器;
[0059] K1 :继电器;K2 :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0061]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 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 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 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 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 接触。
[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63]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压力烹饪器具。其中,压力烹 饪器具可以是电压力锅。
[0064]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 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压力烹饪器具100包括: 锅体1、锅盖2、加热回路101、常闭开关3、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开合盖指示器103和控制 电路104。
[0065] 其中,加热回路101的一端可通过温度保险丝与输入的交流电(例如220V)的一 端例如零线N相连,常闭开关3的一端同样可通过温度保险丝与交流电的另一端例如火线L 相连,常闭开关3的另一端通过压力开关K2以及继电器K1与加热回路101的另一端相连, 在锅盖2与锅体1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时常闭开关3被触发断开,加热回路101断开,力口 热回路101中的加热盘1011处于断电状态,从根本上使得压力烹饪器具无法工作,确保压 力烹饪器具的烹饪安全。需要说明的是,锅盖2与锅体1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可以是指 锅盖2与锅体进行闭合的过程中即合盖的过程中锅盖2未与锅体1完全闭合到位。
[0066] 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的一端与常闭开关3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开关 检测电路102用于检测常闭开关3的开关信号,并且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在常闭开关3 被触发断开时,无法检测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号,因此会生成触发信号,并将触发信号发送 给控制电路104。控制电路104与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的另一端、继电器K1中的控制线 圈和开合盖指示器103相连,控制电路104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开合盖指示器103发出 报警提示,及时通知用户锅盖2与锅体1未完全闭合到位,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0067] 其中,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可以是过零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或光耦检测电 路中的任意一种,只要能检测常闭开关的开关状态即可。当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为过零 检测电路时,过零检测电路不仅用于检测常闭开关3的开关信号,还用于检测交流电的过 零信号,并且过零检测电路102在常闭开关3被触发断开时,无法检测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 号,同时也无法检测到过零信号,因此会生成触发信号,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104。
[006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开合盖指示器103可包括开合盖指 示灯1031和声音提示组件1032,这样在锅盖2与锅体1未完全闭合到位时,开合盖指示灯 1031和声音提示组件1032在控制电路104的控制下发出声光提示,清楚地提醒用户。或 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合盖指示器103可只包括开合盖指示灯1031和声音 提示组件1032中的一个,只进行声音提示或者灯光提示。
[006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常闭开关3可以为微动开关。具体地,当压力烹饪器具 为电压力锅时,下面参考图2至图1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00以及微 动开关3。
[0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00,包括锅体1、锅盖2和微动开关3。
[0071] 其中,如图2至图4所示,锅盖2可旋转地设在锅体1上以打开或关闭锅体1。例 如,锅盖2上可设置有锅牙,锅体1上可设置有翻边,在锅盖2扣在锅体1上且相对锅体1 旋转时,可实现锅牙与翻边的配合,从而实现封闭或打开锅体1的目的。
[0072] 如图2所示,微动开关3设在锅体1内且具有推杆70,该推杆70可以是异形推杆, 即非直杆推杆,该异形推杆可以防止水流进微动开关3内。进一步地,微动开关3还可设有 挡水部74,由于挡水部74的阻挡作用,水流不会顺着推杆70的外周壁流入安装孔11而进 入微动开关3内,保证了微动开关3的使用安全性。
[0073] 其中锅盖2与推杆70配合且用于驱动推杆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 动,以使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具体地说,当推杆70位于第一位置时,也就 是说推杆70被锅盖2向下推压时,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加热回路101是断开的, 即可判断此时锅盖2与锅体1未完全闭合。当推杆70位于第二位置时,也就是推杆70没 有受到锅盖2的推压而向上弹起时(例如锅盖与锅体完全闭合或者锅盖完全打开可进行开 盖煮),此时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加热回路是正常闭合的,此时电压力锅100可正 常工作。需要说明一点,这里的"推杆70没有受到锅盖2的推压"包括两种情况,其中一种 是锅盖2从锅体1上拿开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锅盖2与锅体1完全闭合时,锅盖2也不推 压推杆70。
[0074] 在锅盖2与锅体1完全打开时,也就是锅盖2从锅体1上拿开时,推杆70位于第 二位置,此时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加热回路是正常闭合的,此时电压力锅100可 正常工作,这样就实现了电压力锅100开盖煮的功能,实用性好。
[007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00,通过设置微动开关3,可以实现在不盖锅 盖2时,即锅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电压力锅100仍能正常进行烹饪工作,实现了电压力锅 100开盖煮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电压力锅100的实用性。
[007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锅体1包括外壳12、内锅13和外壳罩 14。
[0077] 如图2所示,其中内锅13设在外壳12内,内锅13用于容纳烹饪食物。
[0078] 外壳12和内锅13之间限定有容纳腔,外壳罩14套设在内锅13的外面且封闭容 纳腔,其中微动开关3设在容纳腔内,这样可以使电压力锅100更美观而且可以避免异物进 入容纳腔,损坏微动开关3,增强了电压力锅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79] 推杆70的上端穿过外壳罩14向上延伸,以便和锅盖2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外 壳罩 14上可以形成有让推杆70的上端穿过的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在外壳罩14上形成 有与推杆70上端适配的通孔143。
[0080] 如图5所示,锅盖2的底部设置有适于推抵推杆70的凸台21。凸台21从锅盖2 的底部向下延伸。这样在关闭锅体1时,首先将锅盖2放置在锅体1上,此时凸台21位于 推杆70的上方且向下推压推杆70,以使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电压力锅100断电不工 作。
[0081] 当旋转锅盖2至旋合关闭位置期间,锅盖2与锅体1完全闭合时,凸台21将脱离 推杆70,使得推杆70在下面将要提到的弹性件80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此 时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加热回路正常闭合,此时电压力锅100可正常工作。
[0082] 其中,如果锅盖2与锅体1未完全闭合,推杆70位于第一位置,也就是说推杆70被 锅盖2向下推压,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加热回路101是断开的,电压力锅100断 电不工作。
[0083] 如图7所示,微动开关3上具有装配孔31,且如图3和图6所示,外壳罩14的底面 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螺柱141,以便通过紧固件142例如螺钉或者螺栓穿过该装配孔31将 微动开关3紧固在螺柱141上。
[0084] 下面根据图7至图14详细地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微动开关3。
[0085] 如图7至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动开关3包括:前壳10、后壳20、 固定支撑件30、活动支撑件40、定片50、动片60、推杆70和弹性件80。
[0086] 具体而言,前壳10上形成有安装孔11,后壳20与前壳10相连。固定支撑件30安 装在前壳10上,活动支撑件40可上下移动地与固定支撑件30相连。定片50安装在前壳 10上,且定片50上设有第一触点51。动片60的动片第一端61与活动支撑件40相连,动 片60的动片第二端62穿过固定支撑件30延伸至定片50下方,动片60的动片第二端62 上设有与第一触点51配合的第二触点63。
[0087] 推杆70设在安装孔11内,且推杆70的下端与活动支撑件40相连,弹性件80设 在推杆70与活动支撑件40之间,且弹性件80的第一端与推杆70的下端相连,弹性件80 的第二端与活动支撑件40相连。
[0088] 其中,固定支撑件30与动片60的第二端62之间还安装有弹簧片90。
[0089] 微动开关3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件80处于松弛状态,动片60的第二触点63与 定片50的第一触点51接触。当推杆70在受力向下移动时,推杆70首先挤压弹性件80并 向下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弹性件80将作用力传递给活动支撑件40,挤压活动支撑件40向下 移动,并带动动片60向下移动,从而使动片60上的第二触点63与定片50的第一触点51 分离,微动开关3产生动作。此时,推杆70可继续下移,直至弹性件80被挤压至最大位移。
[009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动开关3,通过在推杆70和活动支撑件40之间 设置弹性件80,弹性件80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推杆70挤压弹性件80并达到微动开关 3动作之后,推杆70仍可以继续移动,从而推杆70可获得更大的位移,具有较大的活动空 间,增大了微动开关3的使用范围。
[0091] 关于弹性件80的选择没有特殊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 手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弹性件80为弹簧。由此,弹簧结构简单,来源广泛, 并且弹性好,成本低廉。
[0092] 考虑到微动开关3的使用环境通常会有较多水汽,为了避免产生的水汽从推杆70 上流入微动开关内,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推杆70形成为柱 状,推杆7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挡水部74,挡水部74在前壳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安装 孔11的面积。由此,当推杆70上有水流下时,由于挡水部74的阻挡作用,水流不会顺着推 杆70的外周壁流入安装孔11而进入微动开关3内,保证了微动开关3的使用安全性。
[0093] 具体地,关于挡水部74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满足其大小大于安装孔11的开 口大小即可。可选地,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挡水部74形成为方形挡 板。
[0094]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微动开关3还包括:硅胶 套75,硅胶套75套设在推杆70上,硅胶套75位于挡水部74与安装孔11之间且硅胶套75 的下端止抵在前壳10的上表面上。由此,通过在挡水部74与安装孔11之间设置硅胶套 75,可以将推杆70上的水从硅胶套75的表面流至前壳10的上表面上,而不会进入安装孔 11内,并且硅胶套75的下端抵接在前壳10的上表面上,挡住了安装孔11与外界的连通,能 够有效防止水汽或者水流进入微动开关3内,进一步提升了微动开关3的使用安全性。 [0095] 需要说明的是,推杆70的形状可以根据微动开关3的使用环境进行合理调节,优 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至图14所示,推杆70为异型杆。由此,异型 杆结构的推杆70可以与多种结构配合,适用于各种非同轴、非同平面的装配关系,并且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微动开关3的活动空间。
[0096] 可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推杆70包括:推动 部71、连接部72和引水部73。
[0097] 具体地,推动部71安装在安装孔11内,推动部71的下端711与弹性件80相连。 连接部72的第一端721与推动部71相连,引水部73与连接部72的第二端722相连,且连 接部72的第一端721的上表面相对于推动部71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端722的上表面相对 于推动部71的高度。换言之,推动部71和引水部73在坚直方向上间隔开布置,与引水部 73相连的第二端722的上表面相对于推动部71的高度小于等于与推动部71相连的第一端 721的上表面相对于推动部71的高度,也就是说,第一端721的上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 大于等于第二端722的上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由此,当推杆70上有水流经过时,在 引水部73和连接部72的配合下,由于连接部72的第一端721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二端722 的上表面的位置较高或等高,外界有水流经过引水部73时,不会从连接部72的相对位置较 低的第二端722流到相对位置较高或等高的第一端721上,从而避免水流流到微动开关3 内部,提高了微动开关3的使用安全性。
[0098] 关于连接部72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即可。可选地,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接部72形成为直杆,连接部72分别与推动 部71和引水部73垂直相连。进一步地,连接部72的第二端722与引水部73的下端相连, 连接部72的第一端721与推动部71的上端相连。由此,该连接部72结构简单,制备材料 少,价格低廉。
[009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连接部72a形成为弧形杆,连接部 72a的第二端721a与引水部73相连,连接部72a的第二端722a与推动部71相连。优选 地,引水部73的上端的高度大于推动部71的上端的高度,且引水部73的下端与推动部71 的下端齐平。进一步地,连接部72a的第一端721a的高度大于第二端722a的高度。由此, 该结构的连接部72a能更好地将引水部73上的水流引流到引水部73的末端,保证了微动 开关3的防水效果。
[0100] 考虑到制备成本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推动部71、连接部72和引 水部73 -体形成。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推杆7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可 以降低制备难度,控制制备成本。
[0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动开关3的异型推杆结构还可以如图13和图14所 示,该结构的微动开关3可以与多种其他结构适配,扩大了微动开关3的适用范围,并且同 样能够起到防水作用。
[0102] 以上是对微动开关3的结构以及与锅体1、锅盖2相关联动作使得微动开关3处于 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微动开关3是处于常闭状态的,只有在锅盖2与 锅体1未完全闭合,推杆70位于第一位置,也就是说推杆70被锅盖2向下推压,微动开关 3才处于断开状态。
[010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当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为所述过零检 测电路时,过零检测电路与常闭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分压电路105,即第一分压电路105 连接在常闭开关即微动开关3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即过零检测电路之间。其 中,第一分压电路105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0104]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的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压力开关K2和第二开关检测 电路例如电压检测电路107,第二开关检测电路107的一端与压力开关K2相连,第二开关检 测电路例如电压检测电路107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04相连,第二开关检测电路例如电压 检测电路107用于检测所述压力开关的开关信号的同时,还用于检测交流电的电压大小, 控制电路104根据交流电的电压大小来控制压力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以保证压力烹饪器 具进行烹饪加热的稳定性。其中,第二开关检测电路例如电压检测电路107的具体电路如 图15所示。
[0105] 具体地,如图1所示,加热回路101包括加热盘1011,加热盘1011的一端通过温度 保险丝与交流电的一端例如零线N相连,加热盘101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1中的开关的一 端相连,继电器K1中的开关的另一端通过压力开关K2与常闭开关3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控 制电路104包括:第一二极管D1、稳压管ZD1、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阻R3和控制芯片1041。
[0106] 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继电器K1中的控制线圈的一端和第一预设电压例 如12V的电源分别相连;稳压管ZD1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稳压管ZD1的阴 极与继电器K1中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中的控 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 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控制芯片1041的加热控制端ΗΒ0Τ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控制 芯片1041的触发信号检测端(例如过零检测端ZERO)与第一开关检测电路102 (例如过零 检测电路)相连,控制芯片1041的电压检测端P0W与第二开关检测电路例如电压检测电路 107相连,控制芯片1041的开合盖指示控制端例如声音提示控制端BUZZUBUZZ2与开合盖 指示器103中的声音提示组件1032相连,以及控制芯片1041的开合盖指示控制端例如灯 光提示控制端SEG与开合盖指示灯1031相连。此外,控制芯片1041的温度采样端AD_TBOT 还通过温度检测电路109与温度传感器110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合盖 指示灯1031可通过液晶数码管进行显示。
[0107]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6所示,声音提示组件1032包括喇叭 BUZ和驱动喇叭BUZ的驱动单元10321,驱动单元10321根据控制芯片1041的控制信号驱 动喇叭BUZ发出声音报警提示。
[0108] 具体地,如图17所示,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例如过零检测电路102包括:第二二极管 D2、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
[0109] 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分压电路105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 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二预设电压例如5V的电源相连,第 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 的基极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 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六电 阻R6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04即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的过零检测端ZERO相连,第二电 容C2的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0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的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低压供电电 路108,低压供电电路108与交流电相连以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例如12V的电 源和第二预设电压例如5V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12V的 电源可为继电器K1供电,5V的电源可为控制芯片、过零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喇叭的驱 动单元供电。
[01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100在锅盖2与锅体 1进行闭合即合盖的过程中(尤其是从开盖煮到合盖煮的过程中)若锅盖2与锅体1未完 全闭合时,微动开关3中的推杆70受到锅盖2的推压,使得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这样 加热回路101是断开的,加热回路101中的加热盘1011断电不会进行加热,同时第一开关 检测电路例如过零检测电路102检测不到交流电的过零信号从而会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 电路104中的控制芯片1041,控制芯片1041控制开合盖指示灯1031点亮和/或控制声音 提示组件1032发出声音报警提示,方便用户及时知道锅盖2与锅体1未完全闭合,不仅给 用户带来方便,还保证烹饪安全。
[01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通过在输入的交流电的另一端设置常闭 开关用以检测锅盖与锅体是否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并在锅盖与锅体未处于完全闭合的 状态时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这样加热回路也断开,并且,第一开关检测电路在常闭开关断 开时检测不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号,从而生成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触 发信号控制开合盖指示器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锅盖与锅体未完全闭合,给用户带来方 便的同时,保证烹饪安全。
[011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 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1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锅盖; 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的一端与输入的交流电的一端相连; 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 通过继电器与所述加热回路的另一端相连,在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未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 时所述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所述加热回路断开; 检测所述常闭开关的开关信号的第一开关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的一端与 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在所述常闭开关被触发断开时生成触 发信号; 开合盖指示器;以及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开合盖指示器相 连,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合盖指示器发出报警提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盖指示器包括开合盖指 示灯和/或声音提示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开关为微动开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为电压检 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或光耦检测电路中的任意一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为所述 过零检测电路时,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与所述常闭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 一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开关; 第二开关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开关检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压力开关相连,所述第二开 关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压力开关的开 关信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路包括加热盘,所述加 热盘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的一端相连,所述加热盘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中的开关的一端 相连,所述继电器中的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常闭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 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中的控制线圈的一端和第一预设电 压的电源分别相连; 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 继电器中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中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所 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加热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控制芯片 的触发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二 开关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开合盖指示控制端与所述开合盖指示器相连。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具体包括: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相连;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 的发射极与第二预设电压的电源相连;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 端接地;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 一端接地;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 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 端接地。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提示组件包括喇叭和驱 动所述喇叭的驱动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供电电 路,所述低压供电电路与所述交流电相连以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的电源和第 二预设电压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3898028SQ201420283195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新义, 吴建新, 陈建化, 周伟宏, 欧阳鹏斌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466277 】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义,吴建新,陈建化,周伟宏,欧阳鹏斌
技术所有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义,吴建新,陈建化,周伟宏,欧阳鹏斌
技术所有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