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一种新型面皮包折的方法

2025-04-23 11:00:02 380次浏览
有技术中装有液态馅料的包馅食品,如灌汤水饺等,均是先将液态馅料冷冻为固态,然后再进行包合成型,这样对于馅料的口感、味道和营养都会造成缺失,而本申请则能够在加工的过程中,使得液态馅料一直处于液体的状态,不用将其冷冻为固态,保证了液态馅料本身的营养和口感,并且两次注馅加入的馅料在注馅之前不会相互发生混合,消费者通过口感就能明确的分辨出有两种不同的馅料,也增强了包馅食品的层次感。
[0046]预捅装置的优点:
当设置有单独的预捅工位时,设置预捅装置能够将面皮在注馅之前就形成凹形,方便后期注馅装置更好的完成注馅。
[0047]当预捅工位和第一注馅工位集成在一起时,设置有捅皮功能的注馅装置能够几乎同时完成捅皮和注馅的动作,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省有限的工位,节省下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其他附加的结构,以丰富和完善整个成型装置。
[0048]当设置有单独的预捅工位的前提下,再额外设置一个预捅工位与第一注馅工位,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捅皮效果,保证面皮被捅成凹形。
[0049]第一注馅装置的优点:
当第一注馅装置进行液态馅料注入时,液态馅料能够从注液头中直接以注入在呈口袋状的面皮凹形内,且不会发生泄漏,实现了将液态馅料以液体的形式进行包制的目的。加压装置能够让液态馅料从注液头喷出的时候有更大的压力,便于注液头出料更加方便、快速,并且升降气缸能够使注液头做上下运动,便于控制注液的时机。
[0050]成型装置的优点:
水平对模压合的形式能够使包馅食品的面皮在最终封合时,压合效果更好,面皮压合处不易产生空隙,面皮内不易出现漏气的情况,保证了包馅食品内部的馅料的完整。
[0051]脱模装置的优点:
脱模装置能够将最终成型的包馅食品从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上取出,并传送至下一工序,使得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能继续循环工作,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0052]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优点在于:
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上的两个接皮板相邻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实现面皮初成型的凹槽,每个凹槽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压合部,两个位置相对的凹槽构成一组初成型凹槽,初成型凹槽能够直接面皮的作用,并且两个接皮板可以相互运动,实现对合和张开的动作,通过压合部的作用,仅仅将面皮的周围进行密封压合,而呈凹形造型的面皮上部是处于开敞的状态,便于面皮在已经注入了一种馅料的情况下,上述面皮的周围具体是指面皮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在后续动作中,继续往面皮内部注入另一种馅料,此时可以加入液态馅料或者固态馅料,使得包馅食品的馅料种类更加丰富,并且即使直接在面皮中添加液态馅料时,液态馅料也可以直接注入在面皮中进行包合,不会产生泄漏,且无需将液态馅料冷冻为固态,避免造成对馅料口感和营养上的破坏。
[0053]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两个接皮板相互配合动作,构成一组接皮板,一组接皮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初成型凹槽,当设置有三个初成型凹槽时,能同时加工三个包馅食品。
[0054]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模芯能够起到支撑面皮和馅料的作用,并且由于模芯能够上升和下降,所以模芯在初成型以后的成型工序中,能够上升并使其上的面皮和馅料分更加突出于接皮板之上,便于成型装置对其进行成型。
[0055]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两个接皮板能够单独做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传统的接皮板是一个整体,只能做上下运动,传统的接皮板只能实现接皮的功能,而本申请中的两个接皮板由于有单独运动和压合部的原因,能够实现对面皮的初步成型,使面皮呈凹状并且对其周围进行密封。
[0056]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压合部为竖直的平面,在压合时,能使面皮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并且受力均匀,而在凹槽下方设置的竖直曲面则可以起到对面皮中、下部的肚子部分整形的作用。
[0057]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多个结构上均设置有滚子,滚子与轨道相互配合,实现了控制相关结构上升、下降、平移的效果,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58]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即多重馅料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2为多重馅料成型装置俯视图。
[0060]图3为多重馅料成型装置的一种工位分布示意图。
[0061 ]图4为第一注馅装置结构示意图。
[0062]图5为第一注馅装置与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6为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64]图7为成型装置俯视图。
[0065]图8为脱模装置为推出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66]图9为脱模装置为夹取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67]图10为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68]图11为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0069]图12为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的A-A剖视图。
[0070]图13为中间板与杠杆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0071]图14为一个接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2]图15为另一个接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3]图16为两个接皮板完成对面皮的初成型后,面皮和液态馅料的俯视图。
[0074]附图中:
接皮工位100,第一注馅工位200,成型工位400,脱模工位500,面皮输送装置101,第一注馅装置201,成型装置401,脱模装置501,轨道1000,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2000。
[0075]预捅工位600,预捅装置601。
[0076]气缸座302,升降气缸303,升降连接板304,升降支架305,注液装置306,调节阀体307,调节旋钮308,注液头309,
成型架402,成型驱动403,左对模404,右对模405。
[0077]伸缩推杆502,推料驱动机构503,推板504。
[0078]机械夹爪505,夹取气缸506,滑轨507,脱模架508。
[0079]安装板I,模芯2,接皮板3,凹形台阶4,凹槽5,压合部6,竖直曲面7,推块8,滚子9,顶杆10,连接板11,复位弹簧12,杠杆13,中间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0080]实施例1
一种新型面皮包折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面皮平铺在接皮工位100;
第二步,面皮经过初成型,成为口袋状;所述口袋状是指面皮呈凹形,且面皮的的顶部呈开敞状态,面皮的左端两侧部分相互压合相连,面皮的右端两侧部分压合相连,所述面皮的前、后、左和右四个方向围成的一圈呈密封状态,即面皮的周围呈密封状态。
[0081 ] 第三步,口袋状面皮经过第一注馅工位200 ;
第四步,口袋状的面皮经过成型工位400,面皮顶部开敞部位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贴合,使面皮内形成密闭空间。
[0082]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面皮经过预捅工位600,面皮中部由于受向下的力的作用,面皮整体会呈凹形。
[0083]在第四步完成之后,面皮输送至脱模工位500,再被转移至输送带上。
[0084]整体方法而言,本方法能将面皮加工为口袋状,从而能够实现液态馅料对面皮的注馅,液态的馅料能够保证馅料本身不会因为冷冻等原因造成营养或者口感上的缺失,使液态的馅料尽量保留了自有的口感和味道。
[0085]第一次注馅前,由于其将面皮加工为口袋状,所以第一次注馅能够将液态馅料注入在口袋状的面皮中,并且保证液态馅料不发生泄漏。现有技术中装有液态馅料的包馅食品,如灌汤水饺等,均是先将液态馅料冷冻为固态,然后再进行包合成型,这样对于馅料的口感、味道和营养都会造成缺失,而本申请则能够在加工的过程中,使得液态馅料一直处于液体的状态,不用将其冷冻为固态,保证了液态馅料本身的营养和口感,并且两次注馅加入的馅料在注馅之前不会相互发生混合,消费者通过口感就能明确的分辨出有两种不同的馅料,也增强了包馅食品的层次感。
[0086]实施例2
一种新型面皮包折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面皮平铺在接皮工位100;
第二步,面皮经过初成型,成为口袋状;所述口袋状是指面皮呈凹形,且面皮的的顶部呈开敞状态,面皮的左端两侧部分相互压合相连,面皮的右端两侧部分压合相连,所述面皮的前、后、左和右四个方向围成的一圈呈密封状态,即面皮的周围呈密封状态。
[0087]第三步,口袋状面皮经过第一注馅工位200 ;
第四步,口袋状的面皮经过成型工位400,面皮顶部开敞部位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贴合,使面皮内形成密闭空间。
[0088]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面皮经过预捅工位600,面皮中部由于受向下的力的作用,面皮整体会呈凹形。
[0089]在第四步完成之后,面皮输送至脱模工位500,再被转移至输送带上。
[0090]面皮通过面皮输送装置101平铺在接皮工位100上。
[0091 ]面皮的初成型是通过多重馅料初成型模具2000实现。
[0092]面皮在成型工位400通过成型装置401实现面皮顶部的相互贴合。
[0093]预捅工位600上的预捅装置601将面皮捅为凹形。
[0094]脱模装置501将面皮转移至输送带上。
[0095]实现本方法的设备为多重馅料成型装置,包括轨道1000以及设置在轨道1000周围的接皮工位100、第一注馅工位200、成型工位400和脱模工位500,所述接皮工位100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101,所述第一注馅工位200处设置有第一注馅装置201,成
文档序号 : 【 9673897 】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周莉
技术所有人: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黄松周莉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灌汤水饺的制作方法 自动化剔尖机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