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奶仔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0038] 其中,预混料为每公斤微量元素预混料包含:维生素A5500IU、维生素D3 500IU、 维生素E66. 1IU、B12 28. 2Pg、核黄素5.lmg、泛酸12. 6mg、烟酸29. 8mg、胆碱540mg、 Mn40mg、Znl20mg、Fel30mg、Cul50mg、Colmg、SeO.25mg和I4. 5mg。
[0039] 其中,中药添加剂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鸡内金13重量份、荜茇 16重量份、桂枝22重量份、小檗16重量份、毛冬青21重量份、羊蹄草14重量份、黄鹤菜26 重量份、红萆蘚17重量份、穿心莲24重量份、蒲翦20重量份和黄花紫堇17重量份。
[0040] 其中,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所有原料药材混合研磨成14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添加剂,原 料药材的粉碎粒度为4mm,使其细粉量达到中药添加剂总量的95 %以上。
[0041] 其中,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称除油脂、鱼粉、乳清粉、预混料、石粉 和食盐以外的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35目; 将上述粉碎的原料与油脂、鱼粉、乳清粉、预混料、石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投入制粒机进 行制粒,制粒温度为85°C,使其糊化度达到90%以上。
[0042] 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药 添加剂,溶水后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 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 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 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 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 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 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 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 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 0、6. 0、 2. 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革E1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 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0043] 对比试验: 根据品种、胎次、日龄、体重一致的原则,选择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8头 (阉公猪和小母猪各半),体重9. 22kg,按体重无差异原则完全随机分成四个实验组,分别 为对照组、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实施例组3,进行为期30天的饲养试验,其中,对照组 喂养传统的基础饲粮,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实施例组3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饲 料1、实施例2的饲料2和实施例3的饲料3 ;试验猪高床网上平养,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 供水,平均舍温(25.4±3) °C,相对湿度为(73±15)%。试验前对供试猪舍进行全面清扫消 毒。待猪舍干燥后,将试验猪进行驱虫和有关防疫工作。试验过程中每天测定当天最高最 低气温,每天6 :00、14 :00、22 :00测定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三点平均数为当天猪舍平均温度 和湿度。试验期间每日统计饲料消耗和健康状况,掌握采食量。具体试验猪的基础饲粮配 方见表1。
[0044] 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生长性能有关指标: 分别于试验开始的第1天早上和试验结束的第30天早上空腹称重,并按重复计算饲 料。
[0045] 采食量:记录每日每圈试验猪配合料的供给量及剩余量,两者之差即为实际采 食量。
[0046] 平均日增重:在正试期内增加的体重除以正试期总天数。
[0047] 料重比:在正试期内消耗的全部饲料量与增重之比。
[0048] 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的测定: 试验开始后,每天观察仔猪健康和排粪情况,记录腹泻仔猪个数和持续时间。
[0049] 腹泻仔猪按常规方法治疗。腹泻率=腹泻头数/总头数X100%,腹泻频率=腹泻 头次/(供试猪总头数X试验天数)X100%,腹泻指数=粪便评分之和/供试猪总头数。
[0050] 粪便评分标准:0分正常,1分粪便软而成型,2分粪便成黄色液体(中度腹泻),3分 粪便呈水样喷射状(严重腹泻)。
[0051] 饲料表观消化率的测定:检测饲料与粪中的营养成分和酸不溶灰分,计算饲料中 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0052] 消化试验测定饲料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Ca)、总磷(TP)表观消化率,测 定采用《饲料品质检验》提供的方法(朱燕,2003)。4N-HCL不溶灰分测定方法见参考文献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0053] 血常规指标测定: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中选出一头猪,前腔静脉采血,用于测定红 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
[0054] 血脂指标测定:血清、肝脏和眼肌中TG、TC、HDL-C、LDL-C含量采用HITACHI7170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0055] 表2为30天后各实验组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照表
从表2的数据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饲料喂养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比传统饲 料喂养的仔猪分别高出41. 8g、47. 14g、57. 14g,料重比比传统饲料分别低0. 1、0. 11、0. 12。
[0056] 表3各实验组对断奶仔猪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对照表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饲粮中添加苜蓿皂甙对其营养物质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干物 质的消化率以实施例组2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实施例组和对照组。粗蛋白质的消化率3个 试验组均略低于对照组,除实施例组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外,其余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 之间差异不显著。粗脂肪的消化率则随着苜蓿皂甙添加量的增加依次升高,如实施例组3 显著高于实施例组2,实施例组2显著高于实施例组1和对照组,实施例组1高于对照组但 差异不显著。粗灰分的消化率则随着苜蓿皂甙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而后又下降。酸性洗涤 纤维消化率随着皂甙添加量的增加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 相反,当添加皂甙量增加时,其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如实施例组3显著高于对照组。钙 的消化率实施例组1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磷的消化率与粗脂肪相似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 著。
[0057] 表4各实验组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添加苜蓿皂甙对仔猪的腹泻也有一定的影响。实施例组3低于对照 组,实施例组1和实施例组2,说明随着苜蓿皂甙添加量的增加,腹泻率有下降的趋势,腹泻 频率和腹泻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苜蓿皂甙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且都是实施例组3 低于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对照组。
[0058] 表5各实验组对断奶仔猪血常规的影响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苜蓿皂甙添加量的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有增加趋势。红细胞 刚开始随皂甙添加量的增加不断上升,实施例组3显著高于,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对照 组;皂甙对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影响。添加苜蓿皂甙使血小板数量增加显著。
[0059] 表6各实验组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
文档序号 :
【 9603988 】
技术研发人员:吕进宏
技术所有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吕进宏
技术所有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