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及制备方法和钎焊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各组分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Mn10.0%~16.0%,Co0.5%~3.5%,Ni1.0%~5.0%,Ti1.0%~4.0%,Si0.2%~0.6%,B0.1%~0.3%,余量为Cu。2.根据权利1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箔片带,厚度为100~200μm。3.根据权利1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各组分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Mn12.0%~15.0%,Co1.0%~3.0%,Ni1.5%~4.0%,Ti1.5%~4%,Si0.3%~0.6%,B0.15%~0.3%,余量为Cu。4.根据权利3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各组分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Mn13.0%、Co2.5%、Ni3.0%、Ti3.0%、Si0.5%、B0.2%,其余为Cu。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高纯度的Mn片、Co颗粒、Ni颗粒、Ti颗粒、Si颗粒、B颗粒和Cu颗粒制得混合物,放入加有丙酮的容器中,在15~25℃的温度下进行超声清洗15~20min;2)将步骤1超声清洗后的混合物在30~5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3)将混合物Mn、Co、Ni、Ti、Si、B和Cu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成分均匀的钎料母合金,将制备出的母合金碾碎后,装入高真空单辊甩带机的石英玻璃管内;4)将石英玻璃管夹装在甩带机的电感应加热圈中,并将其喷嘴至铜辊表面间距调整为150~250μm;5)关闭炉门,采用机械泵抽真空至1.5×10-3Pa,然后采用分子泵抽高真空,高真空度不低于6×10-5Pa,然后腔体充满高纯Ar气至180~200mbar;6)开启电机,使铜辊转速us在29~34m/s的范围内,再开启高频电源,将石英玻璃管内的母合金高频感应加热至完全均匀熔融后,保温过热熔体70s~90s;7)将Ar气气压调制P=20~50KPa,用高压氩气将石英玻璃内的过热熔体连续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铜辊表面,液态金属受到急冷而成箔带状,从而得到钎料箔片带,厚度为100~200μ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石英管喷嘴呈长方形,其长度为8~12mm,宽度为0.9~1.2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铜辊直径为250mm,铜辊宽度为50mm。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异组分W-Cu合金的钎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阶段:对待钎焊的两块异组分的W-Cu合金试样端面进行清理,除去表面的杂质、油污以及氧化膜,利用W28~W3.5号金相砂纸进行研磨光滑,利用W3.5号金相砂纸将钎料箔片双面进行研磨光滑,研磨后将两块异组分的W-Cu合金试样及钎料箔片一起置于丙酮中,采用超声波清洗15~20min,并进行烘干处理;(2)装配阶段:将清洗后的钎料箔片置于两块异组分的W-Cu合金待焊表面之间,并紧贴装配于专用钎焊夹具中,确保连接的精度,在夹具上放置额定质量的压头,产生0.02~0.04MPa的恒定垂直压力;(3)钎焊连接阶段:将装配好的夹具整体置于真空度不低于6×10-4Pa的钎焊设备中,首先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50℃,保温15~20min,再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850℃,保温时间15~20min,再以8~12℃/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钎焊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20~45min,再以12~16℃/min的速率冷却至800~850℃,保温时间10~15min,最后以5~10℃/min的速率冷却至400~450℃,随炉冷却至室温,开炉取出被焊连接件即可。
文档序号 :
【 11992215 】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智,许祥平,邹家生,周怡,杨骏,吴磊
技术所有人:江苏科技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智,许祥平,邹家生,周怡,杨骏,吴磊
技术所有人:江苏科技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