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拥有大量的湖泊、河流和广阔的海域,其中,我国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如西部湖泊萎缩、咸化、甚至干涸;东部湖泊围垦与网围养殖严重,污染加剧。现有的水质监测系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水质监测系统的数量和覆盖率严重不足,则需要人工辅助检测,人工检测需要人员到水域中采取水样,且必须通过乘坐船只的方式,此种方法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不能有效快速的得到水质、水文情况的监测数据,并且对于一些环境恶劣、位置偏远的水体,人员不能方便的到达,人工采取水样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较好的完成对这些水体的水质、水文情况的监测。近年来出现一种无人采样船,其能通过采用无线智能控制或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自动的水样采集,但是其执行采集水样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船体的重心偏移问题,影响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船体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其船体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能够改变自身的配重位置,达到稳定船体重心的效果,解决了检测船在执行采集水样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船体重心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包括船体,船体内部设有检测仓,检测仓内设有蓄水槽,且蓄水槽位于船体纵向后部;
所述船体底部设有一对吊舱推进器,该对吊舱推进器分设于船体横向两侧;吊舱推进器包括壳体,且吊舱推进器的壳体内部设有平衡配重机构;
所述平衡配重机构包括:与壳体固定、沿船体纵向设置的平置底板,设于底板正上方的平衡配重块,以及分别贯穿平衡配重块的丝杠和一对导杆;
所述丝杠和一对导杆分别与底板平行,且都沿船体纵向设置;上述一对导杆分设于丝杠两侧;
所述平衡配重块上设有供丝杠贯穿、与丝杠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沿船体纵向设置;丝杠贯穿该螺纹通孔;丝杠配有两个丝杠轴座,其中一个丝杠轴座位于船体纵向中部,另一个丝杠轴座位于船体纵向前部;各丝杠轴座都固定于底板上;
所述平衡配重块上还设有一对供导杆贯穿、与导杆滑动配合的贯通孔,该对贯通孔沿船体纵向设置;单个导杆贯穿对应的贯通孔;单个导杆配有两个导杆轴座,其中一个导杆轴座位于船体纵向中部,另一个导杆轴座位于船体纵向前部;各导杆轴座固定于底板上;
所述丝杠配有驱动其绕自身轴心转动的丝杠电机。
优选的,所述两个丝杠轴座的间距不小于300mm们的间距不小于300mm。
优选的,所述检测仓配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固定有天线。
优选的,所述船体上还设有水质传感器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吊舱推进器设有螺旋桨,螺旋桨位于船体纵向后部。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配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上设有输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其船体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能够改变自身的配重位置,达到稳定船体重心的效果,解决了检测船在执行采集水样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船体重心偏移的问题。
无人水质检测船运行到预定采集水样的位置后,输水泵向船体内的蓄水槽注水,注水过程中,船体的重心向船体纵向后部偏移,平衡配重机构开始工作,由丝杠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带动平衡配重块由船体纵向中部向船体纵向前部移动,达到稳定船体重心的效果。
平衡配重机构包含支撑件和传动件,导杆作为支撑件起到支撑平衡配重块和导向的作用,丝杠作为传动件与平衡配重块构成丝杠机构。
平衡配重机构的原理是丝杠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平衡配重块的左右移动达到平衡配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水质检测船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水质检测船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衡配重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包括船体3,船体3内部设有检测仓,检测仓内设有蓄水槽6,且蓄水槽6位于船体3纵向后部;
所述船体3底部设有一对吊舱推进器,该对吊舱推进器分设于船体3横向两侧;吊舱推进器包括壳体,且吊舱推进器的壳体内部设有平衡配重机构5;
所述平衡配重机构5包括:与壳体固定、沿船体3纵向设置的平置底板14,设于底板14正上方的平衡配重块9,以及分别贯穿平衡配重块9的丝杠11和一对导杆10;
所述丝杠11和一对导杆10分别与底板14平行,且都沿船体3纵向设置;上述一对导杆10分设于丝杠11两侧;
所述平衡配重块9上设有供丝杠11贯穿、与丝杠11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沿船体3纵向设置;丝杠11贯穿该螺纹通孔;丝杠11配有两个丝杠轴座,其中一个丝杠轴座位于船体3纵向中部,另一个丝杠轴座位13于船体3纵向前部;各丝杠轴座都固定于底板14上;
所述平衡配重块9上还设有一对供导杆10贯穿、与导杆10滑动配合的贯通孔,该对贯通孔沿船体3纵向设置;单个导杆10贯穿对应的贯通孔;单个导杆10配有两个导杆轴座12,其中一个导杆轴座于船体3纵向中部,另一个导杆轴座12位于船体3纵向前部;各导杆轴座12固定于底板14上;
所述丝杠11配有驱动其绕自身轴心转动的丝杠电机8。
所述两个丝杠轴座的间距不小于300mm们的间距不小于300mm。
所述检测仓配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固定有天线1。
所述船体3上还设有水质传感器固定孔7。
所述吊舱推进器设有螺旋桨4,螺旋桨4位于船体3纵向后部。
所述蓄水槽6配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上设有输水泵。
无人水质检测船运行到预定采集水样的位置后,输水泵向船体3内的蓄水槽6注水,注水过程中,船体3的重心向船体3纵向后部偏移,平衡配重机构5开始工作,由丝杠电机8驱动丝杠11转动,带动平衡配重块9由船体3纵向中部向船体3纵向前部移动,达到稳定船体3重心的效果。
平衡配重机构5包含支撑件和传动件,导杆10作为支撑件起到支撑平衡配重块9和导向的作用,丝杠11作为传动件与平衡配重块9构成丝杠机构。
平衡配重机构5的原理是丝杠电机8驱动丝杠11转动,从而带动平衡配重块9的左右移动达到平衡配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平衡配重机构的无人水质检测船,其船体3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能够改变自身的配重位置,达到稳定船体3重心的效果,解决了检测船在执行采集水样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船体3重心偏移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莉,吴卫国,张晓红,姚美俊
技术所有人:江苏智舟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