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阻塞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器械。
在外科手术后,时常需要在人体内置入引流管,以排出体内的流体异物,但现有的引流管在对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及上尿道术后冲洗引流等引流时经常发生血性、脓肿性物堵塞引流管的现象,导致引流效果差,甚至引流失败。为此,CN2183785y公开了一种医用引流疏通器,该引流疏通器由电机带动抽吸搅轴,搅轴前部有叶轮或螺纹,由此可将血性、浓性物搅碎并抽吸出来,但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难于广泛推广;CN2131532y又公开了一种储能型自动负压引流器,其特点是在引流管上设有带弹性折叠面的可压缩的瓶子,通过反复按压瓶子使引流管内间隙产生负压抽吸出血性、脓性物,其缺点是对体内的大块的血性、脓性物仍难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且较实用的防阻塞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阻塞引流器,涉及出液管、尾部可置入体内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接头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另一端套有薄壁软管,薄壁软管内装有弹簧,薄壁软管另一端套于引流管上,且在管接头与引流管头部之间设有锁固装置,在引流管尾部设有刮瘀装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锁固装置由铰接于管接头上的锁扣和固定于引流管头部的锁固件构成。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刮瘀装置由一端固定于管接头内壁,另一端固定有刮片的连杆构成,且刮片直径小于引流管内径。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引流管尾部为牙嘴形,所述刮瘀装置涉及连杆,且连杆一端固定于管接头内壁,另一端固定于引流管尾部的一个牙嘴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固装置还可以由缠绕于管接头与引流管头部之间的胶布代替或者类似于腰带扣按扣等,所述连杆上可带有螺纹或锯齿,所述刮片可以是圆盘形、花冠形或其它形状的软片,所述引流管尾部可以是平头、斜头、牙嘴头、弯头等形状。所述铰接的锁扣可以是一端固定于管接头上的带状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刮瘀效果好,便于做成一次性使用的防阻塞引流器,该设计还符合医用无菌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内装弹簧的薄壁软管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引流管尾部为牙嘴形且刮瘀装置中设有刮片的引流管尾部示意图。
图4是引流管尾部为弯头形且刮瘀装置中设有刮片的引流管尾部示意图。
图5是引流管尾部为牙嘴形且连杆固定于一个牙嘴片上的引流管尾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
图1和图2,
图1中弹簧4处于松驰状态,图2中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当出现血性、脓性瘀块堵塞时,打开锁固装置6,即将锁扣8从锁固件9上取下,弹簧4便回复到
图1状态,然后反复向右按压管接头2,刮瘀装置7便可不断将体内瘀块挤碎,并通过引流管5→薄壁软管3→管接头2→进入出液管1排出。当未遇瘀块堵塞时,可将锁固装置6锁固,即将锁扣8扣于锁固件9上,被引流物可自然流出,此时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薄壁软管3表面形成折叠面。
如
图1、图3和图4,所述刮瘀装置7涉及一根连杆(细钢丝)10,连杆10一端固定于管接头2内壁,另一端位于斜面状或牙嘴状或弯头状引流管5尾部,且端部装有刮片11,当弹簧4处于松驰状态时,刮片11可位于引流管5尾部内,当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时,刮片11位于引流管5尾部外。反复向右按压管接头2,连杆10便带动刮片11不断左右移动,即可挤碎瘀块,实现无堵塞引流。
如
图1和图5,刮瘀装置7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连杆(细钢丝)10一端仍然固定于管接头2内壁,另一端固定于引流管5尾部的一个牙嘴片上,当遇有瘀块时,将锁扣8从锁固件9上取下,反复向右按压管接头2,连杆10便使牙嘴片不断张合,实现挤碎瘀块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管接头2、排液管1、薄壁软管3、引流管4可整体注塑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防阻塞引流器,涉及出液管(1)、尾部可置入体内的引流管(5),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接头(2)一端与出液管(1)连通,另一端套有薄壁软管(3),薄壁软管(3)内装有弹簧(4),薄壁软管(3)另一端套于引流管(5)上,且在管接头(2)与引流管(5)头部之间设有锁固装置(6),在引流管(2)尾部设有刮瘀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阻塞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装置(6)由铰接于管接头(2)上的锁扣(8)和固定于引流管(5)头部的锁固件(9)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阻塞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瘀装置(7)由一端固定于管接头(2)内壁,另一端固定有刮片(11)的连杆(10)构成,且刮片(11)直径小于引流管(5)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阻塞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管(5)尾部为牙嘴形,所述刮瘀装置(7)涉及连杆(10),且连杆(10)一端固定于管接头(2)内壁,另一端固定于引流管(5)尾部的一个牙嘴片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阻塞引流管,其特征是在引流管中加有内装弹簧的薄壁软管及刮瘀装置,当遇有瘀块堵塞引流管时,反复向右推压带弹簧的薄壁软管,位于引流管尾部的刮瘀装置便会不断将瘀块挤碎,并从引流管排出,从而实现无阻塞引流。
文档编号A61M1/00GK2358907SQ9822964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赖金平 申请人:赖金平
文档序号 :
【 1069966 】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平
技术所有人:赖金平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平
技术所有人:赖金平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