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犯血脉型产后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风犯血脉型产后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产后风症状是慢性的、软组织的、疼痛起源于关节外围组织的产褥期多发病,产后 (包括正常足月产、流产、早产及手术产)体质虚弱,对外界之恶性刺激(受风、寒冷、潮湿) 反应敏感,抗病能力明显较正常为低,易受病原微生物影响而发病,本病在多版中、西医风 湿病学中论述不多,但在临床上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产后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 很大。
[0003]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 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出现肢体或关 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 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
[0004] 中医以为本病因分娩时用力,出血过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气衰弱,或因产后 体虚,再感风寒,风寒趁虚而入,侵及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犯血脉型产后风的中药及制备 方法,本发明中药对风犯血脉型产后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犯血脉型产后风的中药,其原 料药材包括:离根香,乌骚风,细芦子藤,三股筋,见风消,天蓬草,木天寥,蜈蚣刺,冠唇花, 大麻疙瘩,福参叶,矮卫矛,长节耳草和石芥菜。
[0007]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离根香15~25份,乌骚风5~15份, 细芦子藤10~20份,三股筋35~45份,见风消10~20份,天蓬草15~25份,木天寥 5~15份,蜈蚣刺5~15份,冠唇花20~30份,大麻疙瘩5~15份,福参叶20~30份, 矮卫矛15~25份,长节耳草35~45份和石芥菜10~20份。
[0008]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离根香15~20份,乌骚风5~ 10份,细芦子藤10~15份,三股筋35~40份,见风消10~15份,天蓬草15~20份,木 天寥5~10份,蜈蚣刺5~10份,冠唇花20~25份,大麻疙瘩5~10份,福参叶20~25 份,矮卫矛15~20份,长节耳草35~40份和石芥菜10~15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离根香16份,乌骚风8份,细 芦子藤11份,三股筋38份,见风消14份,天蓬草16份,木天寥6份,蜈蚣刺7份,冠唇花23 份,大麻疙瘩6份,福参叶21份,矮卫矛18份,长节耳草36份和石芥菜13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 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
[001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150~250目的超微细粉;
[001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3~0. 5倍的微晶纤维素、 0. 3~0. 5倍的淀粉、0. 005~0. 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 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 3~5cm,浸泡4~8小时;
[0016] 第二步: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50~80分钟至药液的剂 量为200~4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0017] 第三步: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3~5cm,浸泡3~7小 时;
[0018] 第四步: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 量为200~4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风犯血脉型产后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犯血脉型产后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离根香,乌骚 风,细芦子藤,三股筋,见风消,天蓬草,木天寥,蜈蚣刺,冠唇花,大麻疙瘩,福参叶,矮卫矛, 长节耳草和石芥菜。
[0021]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2] 离根香:【来源】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的全草。【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祛 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主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23] 乌骚风:【来源】为药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归经】归 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腰痛,跌打损伤。
[0024] 细芦子藤:【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苎叶筠和思茅胡椒的全株。【性味】辛,温。【归经】 归肺,心,肝,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寒通络。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 不调,跌打损伤,骨折。
[0025] 三股筋:【来源】为樟科植物新樟的叶。【性味】辛,涩,温。【归经】归肝,脾经。【功 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散寒止痛,外用止血。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寒疼痛,跌打伤痛, 刀伤出血。
[0026] 见风消:【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山胡椒的根或枝叶。【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散寒,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痢疾,肠炎,跌打损 伤,疮疡肿毒,荨麻瘆,淋巴结结核。
[0027]天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性味】辛,性平。【归经】归肺,脾 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解毒止血。主伤风感冒,泄泻,痢疾,风湿骨痛,跌打损 伤,骨折,痈疮肿毒,痔漏,毒蛇咬伤,吐血,衂血,外伤出血。
[0028] 木天寥:【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寥的枝叶。【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肾 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中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腰疼,疝痛,症瘕积聚,气 痢,白癞风。
[0029] 蜈蚣刺:【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或叶。【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接骨止血。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
[0030]冠唇花:【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主风寒感冒,咳喘气急,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泻痢腹痛,周身麻木,跌 打损伤。
[0031]大麻疙瘩:【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药子的全株。【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 寒,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骨痛,胃痛,痛经,跌打损伤。
[0032] 福参叶:【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叶。【性味】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 散寒除湿。主风寒湿痹。
[0033] 矮卫矛:【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皮。【性味】辛,苦,微温。【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肢体麻木。
[0034]长节耳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长节耳草的全草。【性味】辛,酸,温。【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
[0035] 石芥菜:【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紫花碎米荠的全草。【性
文档序号 :
【 9254261 】
技术研发人员:迟晓艳,李永团
技术所有人:迟晓艳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迟晓艳,李永团
技术所有人:迟晓艳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