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口服液。
【背景技术】
[0002]胃炎胃疡、指肠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与耐胃酸、肠液的细菌有关,现代医学证实其是一种幽门螺旋杆菌、肠痢菌为患,它可在胃酸肠液中繁殖、破坏胃肠粘膜,侵蚀胃肠肌肉现而致。腹泻症,多与饮水、食物所含细菌有关,因胃酸肠液奈何不了它,其繁殖速率很快,不但争蚀食物营养,还破坏消化道正常功能而导致泻症。现在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都是抗生素,属西药类,容易造成耐药性,副作用大,且效果不好,也有一些中药制品或制剂,但疗程长、用药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0004]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海螵蛸、延胡索、炙甘草、白芍、桂枝配制而成。其配伍为海螵蛸20 - 30g、延胡索20 - 30g、炙甘草40 — 60g、白芍10 — 23g、桂枝I一14g。
[0005]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的制造方法是取海螵蛸20 - 30g、延胡索20 —30g、炙甘草40 - 60g、白芍10 — 23g、桂枝I一 14g加水160 — 480g,文火煎煮10 — 3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
[0006]本发明具有消化、清热、解毒、散结等作用。主治胃下垂、水肿,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闻,不易复发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
[0007]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海螵蛸、延胡索、炙甘草、白芍、桂枝配制而成。其配伍为海螵蛸25g、延胡索25g、炙甘草50g、白芍20g、桂枝8g。
[0008]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的制造方法是取海螵蛸25g、延胡索25g、炙甘草50g、白芍20g、桂枝8g加水300g,文火煎煮2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
[0009]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其配伍为海螵蛸22g、延胡索24g、炙甘草55g、白芍23g、桂枝14g、水200g。
[0010]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其配伍为海螵蛸27g、延胡索28g、炙甘草53g、白芍10g、桂枝5g、水250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由海螵蛸20 - 30g、延胡索 20 - 30g、炙甘草 40 — 60g、白芍 10 — 23g、桂枝 I一 14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海螵蛸25g、延胡索25g、炙甘草50g、白芍20g、桂枝8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海螵蛸22g、延胡索24g、炙甘草55g、白芍23g、桂枝14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海螵蛸27g、延胡索28g、炙甘草53g、白芍10g、桂枝5g。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海螵蛸、延胡索、炙甘草、白芍、桂枝配制而成。其配伍为海螵蛸20-30g、延胡索20-30g、炙甘草40-60g、白芍10—23g、桂枝1—14g。制造方法是:取海螵蛸20-30g、延胡索20-30g、炙甘草40-60g、白芍10—23g、桂枝1—14g加水160-480g,文火煎煮10-3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本发明具有消化、清热、解毒、散结等作用。主治胃下垂、水肿,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特点。
【IPC分类】A61K36/71, A61K35/56, A61P7/10, A61P1/04
【公开号】CN105616544
【申请号】CN201410587285
【发明人】林祥斌
【申请人】林祥斌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9日
文档序号 :
【 9851951 】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斌
技术所有人:林祥斌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斌
技术所有人:林祥斌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