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2025-04-14 11:40:08 209次浏览
专利名称: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确切地说是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可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并将其降至正常血压,对具有正常血压大鼠的血压几乎没有影响;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明显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TG)(P<0.05)的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对食饵性高血脂家兔的降血脂实验表明,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家兔血清中(TC)(P<0.05),同时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预防高脂肪症作用。作者对从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7个黄酮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C-苷化合物还是O-苷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用作食品而且还可用作多种药品、各种保健品的配制原料。由于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所以,近些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对从山楂叶中提取山楂总黄酮的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就。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山楂叶的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依次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常用的溶剂有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山楂总黄酮多集中于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正丁醇;浸膏用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并使其通过活性碳柱;收集流出液并减压回收乙醇,制得成品。利用这种方法制取山楂总黄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品成本较高,(2)产品中的杂质,特别是有害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重金属含量超过5ppm,农药残留量大于10ppb,超过规定限度,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残留毒性溶剂正丁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以便使利用该方法生产的山楂总黄酮成本低,杂质含量少,并使其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山楂总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山楂叶浸泡及煎煮(A)按山楂叶与自来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8~16向山楂叶中加入水,常温浸泡0.5~2小时,然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3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按所述山楂叶与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6~10向工艺步骤(A)滤出的渣中加入水,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2.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C)按所述山楂叶与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6~8向工艺步骤(B)滤出的渣中加入水,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1.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液体浓缩将分别通过所述各工艺步骤(A)、(B)、(C)制取的液体混合一起后减压浓缩,直至其重量与所述山楂叶重量之比为1~3∶1止;C吸附洗脱使浓缩后的液体通过经活化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液体中的总黄酮被树脂柱吸附,并弃去流出液,再按蒸馏水与浓缩后液体的体积之比为0.1~1∶1的比例取用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弃去流出液,继用浓度为50~70%的乙醇清洗树脂柱,使吸附于其上的总黄酮被完全洗脱止,并收集洗脱液;D脱色按药用硅藻土与所述山楂叶的重量份数比为2~6∶100的比例取用药用硅藻土并加入所述洗脱液中,加热回流20~60分钟,然后,使该混合物通过澄渣板过滤,并收集滤液;E去杂使所述滤液自彼此串联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使其中的离子与重金属被滤除,并收集滤液;F成品回收、干燥回收工序E制得滤液中的乙醇,余留物质干燥后,即可得到山楂总黄酮成品。
本发明实现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成本低;2.成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小于5ppm,农药残留量小于10ppb,因而其杂质含量低;3.消除毒性溶剂正丁醇的残留;4.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A山楂叶浸泡及煎煮(A)取山楂叶1kg放入容器内,再向容器中加入自来水8升,常温浸泡1小时,然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保温3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向工艺步骤(A)滤出的渣中加入自来水6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保温2.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C)向工艺步骤(B)滤出的渣中加入自来水6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保温1.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液体浓缩将分别通过所述各工艺步骤(A)、(B)、(C)制取的液体混合一起后减压浓缩,直至其浓缩至约3升为止;C吸附、洗脱使浓缩后的液体通过经活化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液体中的总黄酮被树脂柱吸附,并弃去流出液,再用3升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弃去流出液,继用浓度为70%的乙醇清洗树脂柱,使吸附于其上的总黄酮被完全洗脱止,并收集洗脱液;D脱色将药用硅藻土0.03kg加入所述洗脱液中,加热至70℃,并在此温度条件使两者的混合物回流45分钟,然后,使该混合物通过澄渣板过滤,并收集滤液;E去杂使所述滤液自彼此串联的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使其中的离子与重金属被滤除,并收集滤液;F成品回收、干燥回收工序E制得滤液中的乙醇,余留物质干燥后,即可得到山楂叶总黄酮成品。
实施例2
A山楂叶浸泡及煎煮(A)取山楂叶1kg放入容器内,再向容器中加入水16升,常温浸泡2小时,然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80℃,保温2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向工艺步骤(A)滤出的渣中加入水10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80℃,保温2小时,之后,滤渣取液;(C)向工艺步骤(B)滤出的渣中加入水8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80℃,保温1.2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液体浓缩将分别通过所述各工艺步骤(A)、(B)、(C)制取的液体混合一起后减压浓缩,直至其浓缩至约1升为止;C吸附、洗脱使浓缩后的液体通过经活化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液体中的总黄酮被树脂柱吸附,并弃去流出液,再用0.5升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弃去流出液,继用浓度为50%的乙醇清洗树脂柱,使吸附于其上的总黄酮被完全洗脱止,并收集洗脱液;D脱色将药用硅藻土0.06kg加入所述洗脱液中,加热至80℃,并在此温度条件使两者的混合物回流60分钟,然后,使该混合物通过澄渣板过滤,并收集滤液;E去杂使所述滤液自彼此串联的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使其中的离子与重金属被滤除,并收集滤液;F成品回收、干燥回收工序E制得滤液中的乙醇,余留物质干燥后,即可得到山楂叶总黄酮成品。
实施例3A山楂叶浸泡及煎煮(A)取山楂叶1kg放入容器内,再向容器中加入水12升,常温浸泡0.5小时,然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100℃,保温1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向工艺步骤(A)滤出的渣中加入水8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100℃,保温1小时,之后,滤渣取液;(C)向工艺步骤(B)滤出的渣中加入水7升,并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100℃,保温1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液体浓缩将分别通过所述各工艺步骤(A)、(B)、(C)制取的液体混合一起后减压浓缩,直至其浓缩至约2升为止;C吸附、洗脱使浓缩后的液体通过经活化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液体中的总黄酮被树脂柱吸附,并弃去流出液,再用0.2升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弃去流出液,继用浓度为70%的乙醇清洗树脂柱,使吸附于其上的总黄酮被完全洗脱止,并收集洗脱液;D脱色将药用硅藻土0.02kg加入所述洗脱液中,加热至75℃,并在此温度条件使两者的混合物回流20分钟,然后,使该混合物通过澄渣板过滤,并收集滤液;E去杂使所述滤液自彼此串联的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使其中的离子与重金属被滤除,并收集滤液;F成品回收、干燥回收工序E制得滤液中的乙醇,余留物质干燥后,即可得到山楂叶总黄酮成品。
按本实施例方法制取的山楂叶总黄酮产品1.收率(重量百分比)为4.8~5.5%。
2.按比色法检测,该产品的含量≥80%。
3.按HPLC法检测(1)山楂叶提取物经酸水解后,牡荆素的含量为5.44%(2)山楂叶提取物经酸水解后,槲皮素的含量为2.30%4.成分分离鉴定了20种黄酮成分,分别为PinnatifidaA、PinnatifidaB、PinnatifidaC、PinnatifidaD、PinnatifidaE、PinnatifidaF、8-C-β-D-(2”-O-乙酰基)呋喃葡萄糖芹菜素、3”-乙酰基牡荆素、牡荆素、6”-O-乙酰基牡荆素、2”-O-乙酰基牡荆素、2”-O-鼠李糖基牡荆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6→1)1)-a-L-鼠李糖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6→1)1)-a-L-鼠李糖槲皮素、山奈酚、7-O-a-L-鼠李糖-3-O-β-D-吡喃葡萄糖山奈酚、淫羊藿苷。
5.杂质含量重金属≤5ppm、农药残留量,既“666”、“DDT”、“5氯硝基苯”的残留量均≤10ppb本发明所述的比色法可参见宋学华等药物分析杂志,1992;12(1)28。
本发明所述的HPLC法可参见张培成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山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1999年9月)。
权利要求
1.一种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A山楂叶浸泡及煎煮(A)山楂叶与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8~16,向山楂叶中加入水,常温浸泡0.5~2小时,然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3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所述山楂叶与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6~10向工艺步骤(A)滤出的渣中加入水,并将两者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2.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C)按所述山楂叶与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6~8向工艺步骤(B)滤出的渣中加入水,并将两者混合物加热至70℃~100℃,保温1~1.5小时,之后,滤渣取液;B液体浓缩将分别通过所述各工艺步骤(A)、(B)、(C)制取的液体混合一起后减压浓缩,直至其重量与所述山楂叶重量之比为1~3∶1止;C吸附洗脱使浓缩后的液体通过经活化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液体中的总黄酮被树脂柱吸附,并弃去流出液,再按蒸馏水与浓缩后液体的体积之比为0.1~1∶1的比例取用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弃去流出液,继用浓度为50~70%的乙醇清洗树脂柱,使吸附于其上的总黄酮被完全洗脱止,并收集洗脱液;D脱色按药用硅藻土与所述山楂叶的重量份数比为2~6∶100的比例取用药用硅藻土并加入所述洗脱液中,加热回流20~60分钟,然后,使该混合物通过澄渣板过滤,并收集滤液;E去杂使所述滤液自彼此串联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使其中的离子与重金属被滤除,并收集滤液;F成品回收、干燥回收工序E制得滤液中的乙醇,余留物质干燥后,即可得到山楂总黄酮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用水作起步溶剂,将山楂叶浸泡,煎煮后滤渣取液;将液体减压浓缩;浓缩液体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乙醇洗脱,得洗脱液;洗脱液中加入硅藻土,加热回流脱色并收集滤液;使滤液通过交换树脂去杂;最后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并将余留物质干燥,即得成品。本发明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杂质含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9/12GK1597678SQ0313395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5日
发明者徐绥绪, 张培成, 路金才, 宋少江, 李仁 , 陈照国, 李宝新, 杨树清, 金秀芬 申请人:辽宁鑫泰天然药物研究所
文档序号 : 【 980723 】

技术研发人员:徐绥绪,张培成,路金才,宋少江,李仁,陈照国,李宝新,杨树清,金秀芬
技术所有人:辽宁鑫泰天然药物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徐绥绪张培成路金才宋少江李仁陈照国李宝新杨树清金秀芬辽宁鑫泰天然药物研究所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注射用曲克芦丁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