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及应用

2025-04-20 09:20:08 116次浏览
5]1.制成药膏形式时,可按如下成分及重量配置:三七4g,盐肤木10g,没药4g,三棱4g,益母草9g,葛根2g,苏木4,白茅根4g,负离子粉3g,远红外线纳米粉3g,白发4g,灵芝Sg,海龟板Sg,将上述成分与膏药基质(该膏药基质以及制作工艺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膏药基质材料如黑膏药基质、油錯型膏药基质、白膏药基质等,制作工艺可采用现有的膏药制作工艺,在此不作赘述)的组合制成膏药。
[0026]另外,上述药膏为两层结构,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中药层以及位于中药层外的远红外线负离子福射层,中药层主要成分为:三七4g,盐肤木10g,没药4g,三棱4g,益母草9g,葛根2g,苏木4,白茅根4g,白发4g,灵芝8g,海龟板8g ;福射层主要成分为:负离子粉3g,远红外线纳米粉3g。该两层结构下,具有三种应用方案:一种为将中药层与辐射层分别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分别附着于两块软质载体上,形成可独立使用的内层和外层,使用时,中药层可更换,辐射层则可多次使用。另一种为将中药层与辐射层分别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熬制完成后将中药层粘结于辐射层上,中药层与辐射层粘结为一体结构,通过辐射层附着于软质载体上。再另外一种为将中药层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附着于软质载体上,辐射层的负离子粉、远红外线纳米粉则混合研磨为粉末,位于中药层外表面。
[0027]中药层的大小可以与辐射层大小一致或略小于辐射层大小,既可以将中药层设置为具有单独可粘贴于皮肤上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辐射层的包围粘贴使中药层紧贴于皮肤上。
[0028]药膏而言,辐射层释放的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穿过中药层渗透人体表层组织,同时使中药成分透过人体表层组织进入人体,直达病灶,见效快,增强了中药层药性的穿透性,提高了膏药的药效。
[0029]2.制成药丸形式时,按如下成分及重量配置材料:三七4g,盐肤木10g,没药4g,三棱4g,益母草9g,葛根2g,苏木4,白茅根4g,负离子粉0.5g,远红外线纳米粉0.5g,白发4g,灵芝Sg,海龟板Sg,并将负离子粉和远红外线纳米粉研磨至3000目。将上述成分结合辅料(该辅料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中药药丸制作的常用辅料如水、酒、醋、水蜜、药汁、蜂蜜、米糊或面糊等)采用现有的中药药丸制作工艺(如专利号为201210246297.0中药丸制作工艺等)制得成品。上述成分中,负离子粉和远红外线纳米粉其含量可为0.1?I之间任一值,如0.lg、lg等,其目数可为2000目或4000目等,均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0]3.制成药包时,按如下成分及重量配置材料:三七4g,盐肤木10g,没药4g,三棱4g,益母草9g,葛根2g,苏木4,白茅根4g,负离子粉3g,远红外线纳米粉3g,白发4g,灵芝Sg,海龟板Sg。将上述成分研磨至200?1000目的粉末,装入袋中即得成品。
[0031]对于上述防癌抗癌药外用时各成分的含量,除上述举例的含量外,也可以为如下配置,如:
三七可为2?6g之间任一含量,如2g或6g等,盐肤木可为5?15g之间任一含量,如5g或15g等,没药可为2?6g之间任一含量,如2g或6g等,三棱可为2?5g之间任一含量,如2g或5g等,益母草可为5?12g之间任一含量,如5g或12g等,葛根可为I?2g之间任一含量,如Ig或1.5g等,苏木可为2?5g之间任一含量,如2g或5g等,白茅根可为2?5g之间任一含量,如2g或5g等,负离子粉可为I?4g之间任一含量,如Ig或4g等,远红外线纳米粉可为I?4g之间任一含量,如Ig或4g等,白芨可为3?5g之间任一含量,如3g或5g等,灵芝可为5?1g之间任一含量,如5g或1g等,海龟板可为5?1g之间任一含量,如5g或1g等。上述各成分含量均可达到上述实施例技术效果。
[0032]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33]—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及其应用,该药物包括如下成分: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I?4g,远红外线纳米粉I?4g,白芨3?5g,灵芝5?10g,海龟板5?10g。本发明采用了远红外线纳米粉、负离子粉以及其他易于获取、成本较低的中药材,通过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使中药药性进一步强化,提高了中药药效,同时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修复,进一步促进药效的发挥,防癌抗癌效果好,特别对于乳腺癌、淋巴、肝肿瘤、脑肿瘤、肠癌等具有明显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I?4g,远红外线纳米粉I?4g,白发3?5g,灵芝5?10g,海龟板5?10g。2.—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I?4g,远红外线纳米粉I?4g,白芨3?5g,灵芝5?10g,海龟板5?1g,将上述成分与膏药基质组合制成膏药。3.—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膏,其特征在于,该药膏为两层结构,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中药层以及位于中药层外的远红外线负离子辐射层,中药层主要成分为: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白发3?5g,灵芝5?10g,海龟板5?1g ;福射层主要成分为:负离子粉I?4g,远红外线纳米粉I?4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层与辐射层单独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分别附着于两块软质载体上,形成可独立使用的内层和外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层与辐射层单独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熬制完成后将中药层粘结于辐射层上,中药层与辐射层粘结为一体结构,通过辐射层附着于软质载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层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附着于软质载体上,辐射层的负离子粉、远红外线纳米粉混合研磨为粉末,位于中药层外表面。7.—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0.1?lg,远红外线纳米粉0.1?lg,白芨3?5g,灵芝5?10g,海龟板5?10g,其中,负离子粉和远红外线纳米粉颗粒大小要求2000目-4000目,将上述成分结合辅料采用现有的中药药丸制作工艺制得成品。8.—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I?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I?4g,远红外线纳米粉I?4g,白芨3?5g,灵芝5?10g,海龟板5?10g,将上述成分研磨至200?1000目的粉末,装入袋中即得成品。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防癌抗癌药及其应用,该药物包括如下成分:三七2~6g,盐肤木5~15g,没药2~6g,三棱2~5g,益母草5~12g,葛根1~2g,苏木2~5g,白茅根2~5g,负离子粉1~4g,远红外线纳米粉1~4g,白芨3~5g,灵芝5~10g,海龟板5~10g。本发明采用了远红外线纳米粉、负离子粉以及其他易于获取、成本较低的中药材,通过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使中药药性进一步强化,提高了中药药效,同时远红外线以及负氧离子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修复,进一步促进药效的发挥,防癌抗癌效果好,特别对于乳腺癌、淋巴、肝肿瘤、脑肿瘤、肠癌等具有明显效果。
【IPC分类】A61P35/00, A61M37/00, A61K9/20, A61K9/70, A61K35/586, A61K41/00, A61K36/902
【公开号】CN105012810
【申请号】CN201510392852
【发明人】杨鹏
【申请人】杨鹏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文档序号 : 【 9295036 】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
技术所有人:杨鹏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杨鹏杨鹏
一种抗癌防癌提高化放疗耐受程度保肝护肾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益智仁消炎丸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