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系统及问诊方法

539次浏览
据发送至所述病历服务器103、并将问诊信息传送给所述问诊服务器104,并接收所述医生终端105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104发送的问诊结果;
[0044]所述监测设备102,用于监测用户的健康情况并生成所述健康数据。
[0045]所述病历服务器103,与所述医生终端105相连,用于存储病历数据及所述健康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医生终端105。
[0046]所述问诊服务器104,与所述医生终端105相连,用于存储问诊信息并将问诊信息发送至所述医生终端105,并将所述医生终端105发送的问诊结果反馈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101 ;
[0047]所述医生终端105,用于接收所述健康数据、与所述监测设备102关联的病历数据及所述问诊信息,并将问诊结果反馈给所述问诊服务器104。
[0048]进一步的,所述病历服务器103及问诊服务器104为两个不同的服务器或同一服务器的不同分区。
[0049]本发明实施例中,病历服务器103及问诊服务器104可以为两个不同的服务器或同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分区,当病历服务器103及问诊服务器104为同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分区,也可以将病历服务器103及问诊服务器104合为医疗服务器,在此处不做限定。
[0050]下面用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系统的工作过程:
[0051]设定智能移动终端101为智能手机、监测设备102为智能手环及医生终端105为平板电脑。用户开始问诊前,首先将智能手环戴到手上并将智能手环与智能手机连接,及将智能手机与病历服务器103、问诊服务器104连接,然后通过智能手机从关注医生列表内选择此次要进行问诊的医生,接着通过智能手机编辑问诊信息并发送至问诊服务器104,医生在线时,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接收问诊信息,并接收病历服务器103发送的健康数据及病例信息,医生根据问诊信息、健康数据及病例信息完成诊断后通过平板电脑向问诊服务器104反馈问诊结果,问诊服务器104最后向智能手机反馈该问诊结果,若病人对问诊结果满意即可结束问诊,否则可以继续问诊或更换医生再重新进行问诊。结束问诊之后,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对此处问诊的医生进行评价或留言,在此处不做限定。
[0052]优选的,所述智能移动终端101包括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0053]优选的,所述监测设备102包括生命体征监护手环、智能心率带、智能手表及智能血压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设备102不限于生命体征监护手环、智能心率带、智能手表及智能血压计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是其他各种类型的健康监测设备,只要该健康设备可以与智能移动设备相连并将监测到的健康数据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都应该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此处不做限定。
[0055]优选的,所述医生终端105为移动终端或PC终端。
[0056]智能移动终端101及医生终端105可以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说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向医生发起问诊,而医生也能够通过手中的设备及时完成问诊,这意味着用户与医生间的问诊变得跟日常交流那么简单方便,这不仅是方便用户及医生,而是极大地释放了社会资源,特别是医疗资源以及相关的交通资源。
[0057]本发明中,智能移动终端101首先将所述监测设备102与所述病历服务器103绑定;接着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104向关注医生列表内医生的医生终端发送问诊信息,并通过所述病历服务器104将与所述监测设备102关联的病历信息及所述健康数据发送给所述医生终端105 ;最后接收所述医生终端105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反馈的问诊结果。通过智能移动终端101向选定医生终端发送实时监测的健康数据、问诊信息及病历信息的方式,本发明的系统不仅便于医生终端归属的医生对用户进行诊断,且能大幅提高医生问诊的准确性。
[0058]上面对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系统实施例作了详细描述,特别是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系统的工作过程,下面介绍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
[0059]使用上述问诊系统进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0]S1、智能移动终端将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病历服务器绑定;
[0061]在问诊之前,首先需要将监测设备与病历服务器绑定。上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监测设备可以是生命体征监护的智能手环,具体的,用户可以先通过蓝牙或网络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连接,及将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连接至病历服务器,然后将智能手环的序列号或其他标识号输入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将上述的序列号或其他标识号发送给病历服务器,病历服务器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监测设备与病历服务器成功绑定。
[0062]S2、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接收监测设备测试用户得到的健康数据,并将所述健康数据发送至病历服务器;
[0063]监测设备与病历服务器绑定后,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接收监测设备测试用户得到的健康数据,并将上述的健康数据发送至与上述监测设备绑定的病历服务器。
[0064]S3、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向关注医生列表内医生的医生终端发送问诊信息,并通过所述病历服务器将与所述监测设备关联的病历信息及所述健康数据发送给所述医生终端;
[0065]完成步骤SI及S2后,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向医生进行问诊。具体的,用户首先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从关注医生列表内选择适合的医生,然后可以向该医生发送问诊信息,此时智能移动终端通过问诊服务器将问诊信息发送至该医生所属的医生终端,同时监测设备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及病历服务器将监测数据发送至该医生终端,该医生从医生终端读取问诊信息、监测数据及病历服务器发送的与监测设备关联的病历信息,并进行诊治。
[0066]S4、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医生终端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反馈的问诊结果。
[0067]医生诊断之后可以将诊断结果输入医生终端,并通过问诊服务器向智能移动终端反馈上述的诊断结果,此时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即可获知诊断结果。
[0068]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移动终端首先将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病历服务器绑定;接着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向关注医生列表内医生的医生终端发送问诊信息,并通过所述病历服务器将与所述监测设备关联的病历信息及所述健康数据发送给所述医生终端;最后接收所述医生终端通过所述问诊服务器反馈的问诊结果。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向选定医生终端发送实时监测的健康数据、问诊信息及病历信息的方式,不仅便于医生终端归属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而且可以较大地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0069]上面简单介绍了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诊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包括:
[0070]301、智能移动终端将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病历服务器绑定;
[0071]在问诊之前,首先需要将监测设备与病历服务器绑定。步骤301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智能移动终端首先接收输入的监测设备的序列号;然后将序列号发送到病历服务器;最后根据病历服务器验证序列号后的结果反馈绑定结果。
[0072]上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监测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设定智能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监测设备为生命体征监护的智能手环,则用户可以先通过蓝牙或网络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连接,及将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连接至病历服务器,然后将智能手环的序列号或其他标识号输入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将上述的序列号或其他标识号发送给病历服务器,病历服务器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监测设备与病历服务器成功绑定。
[0073]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设备为其他健康监测设备,例如智能血压计时,所使用绑定号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使用的绑定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绑定方法相同时,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处不做限定。
[0074]302、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接收监测设备测试用户得到的健康数据,并将所述健康数据发送至病历服务器;
文档序号 : 【 9453316 】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章均,庄育和
技术所有人:成都艾克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刘俊章均庄育和成都艾克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发药取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基于自然语言词汇分析的辅助生殖专家治疗方案推荐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