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00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中,凹部1031的形状、大小与冷却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压件平台106的形状、大小与支撑平台103的形状、大小相同;同时,支撑平台103的面积小于箱体架101的箱体底板1011的面积。
[00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中,箱体架101的箱体壁1013下端开设有进出液体口 00。
[002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时,在箱体架的箱体内注入水或者其他液体,然后启动下气缸,支撑平台在下气缸的作用下上升,达到设定的位置后停下,员工将多组冷却器放置到支撑平台的凹部,然后启动上气缸,上气缸通过其底端的四个连接杆带动压件平台向下运动,直至压紧多组冷却器,冷却器的进出口设置有法兰,打开其中与进气孔对应的法兰,进气管外接外部的气密性气瓶,关闭下气缸,使得支撑平台向下运动,带着其上的多组冷却器沉入水或者液体中,打开气密性气瓶,气体进入冷却器内部,当水池中没有冒泡时,则冷却器完好、没有缺陷,当水池中有冒泡时,观察冒泡首次出现的位置,则能够精准的看到冷却器的哪个部位存在缺陷,从而方便后续的补救工作,并且该装置能够一次性的对多组冷却器进行气密性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液体的箱体架,箱体架的箱体底板上固定放置有下气缸,下气缸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平台,箱体架的四个杆架上固定有一上气缸,上气缸底端固定有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在一压件平台上,压件平台与支撑平台相对应;其中,支撑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冷却器的凹部,压件平台上对应于冷却器进出口的位置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进气孔上固定有进气管,排气孔上固定有排气管,且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体在压件平台的上方。该结构设计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将冷却器安装在气密性测试设备上需要拧紧多个螺栓导致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测试设备不能检测出冷却器具体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导致补救效率很低的问题,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测试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个冷却器进行检测导致气密性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既能够一次性精确的看到冷却器泄露位置,又能够极大的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使用极为方便,进而提高补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002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00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放液体的箱体架,所述箱体架的箱体底板上固定放置有下气缸,所述下气缸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平台,所述箱体架的四个杆架上固定有一上气缸,所述上气缸底端固定有四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在一压件平台上,所述压件平台与所述支撑平台相对应; 其中,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冷却器的凹部,所述压件平台上对应于冷却器进出口的位置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上固定有进气管,所述排气孔上固定有排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的管体在所述压件平台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形状、大小与冷却器的形状、大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架的箱体壁下端开设有进出液体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平台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支撑平台的形状、大小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的面积小于所述箱体架的箱体底板的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领域,该应用于多组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将冷却器安装在气密性测试设备上需要拧紧多个螺栓导致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测试设备不能检测出冷却器具体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导致补救效率很低的问题,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测试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个冷却器进行检测导致气密性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既能够一次性精确的看到冷却器泄露位置,又能够极大的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使用极为方便,进而提高补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G01M3/06
【公开号】CN205352629
【申请号】CN201521128374
【发明人】张凡飞, 魏纲, 殷小强, 顾寿飞
【申请人】江苏和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文档序号 :
【 10424424 】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飞,魏纲,殷小强,顾寿飞
技术所有人:江苏和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飞,魏纲,殷小强,顾寿飞
技术所有人:江苏和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