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007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叶茶,其原料组成包括:
[0078]刺梨嫩叶,90重量份;
[0079]绿茶嫩叶,15重量份;
[0080]明日叶嫩叶,15重量份;
[0081]朵贝茶嫩叶,18重量份;
[0082]柿子叶嫩叶,8重量份;
[0083]山楂叶嫩叶,7重量份;
[0084]玉米须,8重量份;
[0085]茉莉花,3重量份。
[0086]进一步,所述的刺梨叶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87](I)萎凋:按照上述重量份取刺梨嫩叶、绿茶嫩叶、明日叶嫩叶、朵贝茶嫩叶、柿子叶嫩叶、山楂叶嫩叶、玉米须并分别摊放在竹制簸箕上,置于恒温箱中萎凋至水分含量为40wt%,进行萎凋的温度为30°C,在进行萎凋的过程中,每隔25min翻抛一次,连续翻抛12次后,继续萎凋20min ;
[0088](2)揉捻:将步骤(I)萎凋结束的原料叶进行混合并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在搅拌时,先采用搅拌速度为llOr/min搅拌25min后,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上述重量份的茉莉花,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输送带输送至揉捻机中进行顺时针方向揉捻,揉捻时采用的压力为3kg/m3,在50°C揉捻1.5h,揉捻完成后,待用;
[0089](3)杀青:将揉捻结束的混合料置于杀青机中,摊放成1.5cm厚,再采用温度为120°C的水蒸气从底部按照流通量为1.5m3/h通入,杀青处理时间为40s,杀青完成,放在阴凉处摊开自然冷却,待用;
[0090](4)闷烘:将杀青并冷却后的混合料用白布打包放在焙笼上,加热到45°C进行闷烘2h ;
[0091](5)干燥:闷烘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2h,开启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抽真空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开启加热装置,使温度缓慢升至40°C进行干燥2小时,进行干燥处理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小于1.5wt% ;
[0092](6)包装:停止抽真空处理,向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充入氮气,进行真空包装,即得所述刺梨叶茶。
[0093]实施例4
[009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叶茶,其原料组成包括:
[0095]刺梨嫩叶,85重量份;
[0096]绿茶嫩叶,12重量份;
[0097]明日叶嫩叶,18重量份;
[0098]朵贝茶嫩叶,16重量份;
[0099]柿子叶嫩叶,9重量份;
[0100]山楂叶嫩叶,6重量份;
[0101]玉米须,9重量份;
[0102]茉莉花,2重量份。
[0103]进一步,所述的刺梨叶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104](I)萎凋:按照上述重量份取刺梨嫩叶、绿茶嫩叶、明日叶嫩叶、朵贝茶嫩叶、柿子叶嫩叶、山楂叶嫩叶、玉米须并分别摊放在竹制簸箕上,置于恒温箱中萎凋至水分含量为35wt%,进行萎凋的温度为32°C,在进行萎凋的过程中,每隔28min翻抛一次,连续翻抛12次后,继续萎凋25min ;
[0105](2)揉捻:将步骤(I)萎凋结束的原料叶进行混合并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在搅拌时,先采用搅拌速度为115r/min搅拌25min后,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上述重量份的茉莉花,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输送带输送至揉捻机中进行顺时针方向揉捻,揉捻时采用的压力为2.5kg/m3,在50°C揉捻2h,揉捻完成后,待用;
[0106](3)杀青:将揉捻结束的混合料置于杀青机中,摊放成1.8cm厚,再采用温度为100°C的水蒸气从底部按照流通量为1.8m3/h通入,杀青处理时间为45s,杀青完成,放在阴凉处摊开自然冷却,待用;
[0107](4)闷烘:将杀青并冷却后的混合料用白布打包放在焙笼上,加热到45°C进行闷烘2h ;
[0108](5)干燥:闷烘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2h,开启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抽真空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开启加热装置,使温度缓慢升至25°C进行干燥4小时,进行干燥处理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小于Iwt % ;
[0109](6)包装:停止抽真空处理,向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充入氮气,进行真空包装,即得所述刺梨叶茶。
[0110]实施例5
[01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叶茶,其原料组成包括:
[0112]刺梨嫩叶,95重量份;
[0113]绿茶嫩叶,18重量份;
[0114]明日叶嫩叶,12重量份;
[0115]朵贝茶嫩叶,18重量份;
[0116]柿子叶嫩叶,6重量份;
[0117]山楂叶嫩叶,9重量份;
[0118]玉米须,6重量份;
[0119]茉莉花,4重量份。
[0120]进一步,所述的刺梨叶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121](I)萎凋:按照上述重量份取刺梨嫩叶、绿茶嫩叶、明日叶嫩叶、朵贝茶嫩叶、柿子叶嫩叶、山楂叶嫩叶、玉米须并分别摊放在竹制簸箕上,置于恒温箱中萎凋至水分含量为38wt%,进行萎凋的温度为30°C,在进行萎凋的过程中,每隔25min翻抛一次,连续翻抛14次后,继续萎凋15min ;
[0122](2)揉捻:将步骤⑴萎凋结束的原料叶进行混合并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在搅拌时,先采用搅拌速度为115r/min搅拌25min后,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上述重量份的茉莉花,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输送带输送至揉捻机中进行顺时针方向揉捻,揉捻时采用的压力为2.5kg/m3,在55°C揉捻1.5h,揉捻完成后,待用;
[0123](3)杀青:将揉捻结束的混合料置于杀青机中,摊放成1.8cm厚,再采用温度为140°C的水蒸气从底部按照流通量为1.8m3/h通入,杀青处理时间为45s,杀青完成,放在阴凉处摊开自然冷却,待用;
[0124](4)闷烘:将杀青并冷却后的混合料用白布打包放在焙笼上,加热到45°C进行闷烘2h ;
[0125](5)干燥:闷烘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2h,开启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抽真空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开启加热装置,使温度缓慢升至25°C进行干燥4小时,进行干燥处理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小于Iwt % ;
[0126](6)包装:停止抽真空处理,向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充入氮气,进行真空包装,即得所述刺梨叶茶。
[0127]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刺梨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 刺梨嫩叶,80-100重量份; 绿茶嫩叶,10-20重量份; 明日叶嫩叶,10-20重量份; 朵贝茶嫩叶,15-20重量份; 柿子叶嫩叶,5-10重量份; 山楂叶嫩叶,5-10重量份; 玉米须,5_10重量份; 茉莉花,2-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梨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 刺梨嫩叶,90重量份; 绿茶嫩叶,15重量份; 明日叶嫩叶,15重量份; 朵贝茶嫩叶,18重量份; 柿子叶嫩叶,8重量份; 山楂叶嫩叶,7重量份; 玉米须,8重量份; 茉莉花,3重量份。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按照上述重量份取刺梨嫩叶、绿茶嫩叶、明日叶嫩叶、朵贝茶嫩叶、柿子叶嫩叶、山楂叶嫩叶、玉米须并分别摊放在竹制簸箕上,置于恒温箱中摊凉萎凋至水分含量为30-45wt% ; (2)揉捻:将步骤(I)萎凋结束的原料叶进行混合并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在搅拌时,先采用搅拌速度为100-120r/min搅拌20_30min后,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上述重量份的茉莉花,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输送带输送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完成后,待用; (3)杀青:将揉捻结束的混合料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完成,放在阴凉处摊开自然冷却,待用; (4)闷烘:将杀青并冷却后的混合料用白布打包放在焙笼上,加热到30-45°C进行闷卜/、, (5)干燥:闷烘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l_2h,开启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抽真空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开启加热装置,使温度缓慢升至15-35°C进行干燥2-5小时; (6)包装:停止抽真空处理,向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充入氮气,进行真空包装,即得所述刺梨叶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进行萎凋的温度为28-33°C,在进行萎凋的过程中,每隔20-30min翻抛一次,连续翻抛10-15次后,继续萎凋 10_30mi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混合料进行的所述揉捻为顺时针方向揉捻,揉捻时采用的压力为2-3.6kg/m3,在40-60°C揉捻l_2h。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所述杀青处理时,将混合料摊放成l-2cm厚,再采用温度为80-150°C的水蒸气从底部按照流通量为l-2m3/h通入,杀青处理时间为20-60s。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进行所述闷烘处理的时间为l_3h。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进行所述干燥处理后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大于l_2wt%。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梨叶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刺梨嫩叶为主料,同时还加入绿茶嫩叶、明日叶嫩叶、朵贝茶嫩叶、柿子叶嫩叶、山楂叶嫩叶、玉米须、茉莉花等组分并进行合理配比,使得制备得到刺梨叶茶口感好,营养成分得以最大程度保留,改善了所得刺梨叶茶的品质,提高其保健功效,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稳定性较高,易于被人体吸收,使得所述刺梨叶茶具有抗菌、抗癌的功效,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都很高。
【IPC分类】A23F3/06, A23F3/14
【公开号】CN105192185
【申请号】CN201510714112
【发明人】谢刚
【申请人】谢刚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文档序号 :
【 9440311 】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
技术所有人:谢刚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
技术所有人:谢刚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