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的制作方法

2025-04-24 09:20:08 136次浏览
[0035]前舱钣金11 ;右侧轮包111 ;右纵梁112 ;前围板113 ;左纵梁114 ;前副车架12 ;前横梁121 ;右边梁122 ;
[0036]发动机20 ;空气滤清器21 ;空气滤清器21的进气口 211
[0037]电动机30 ;电动机控制器31 ;线束32 ;
[0038]变速器40 ;
[0039]前悬置51 ;左悬置52 ;右悬置53 ;悬置上拉杆54 ;
[0040]电子助力转向系统60;
[0041]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稳定控制模块(ESC)71 ;制动操纵模块(BOU)72 ;液压制动控制模块(ACM) 73 ;
[0042]加热器81 ;电动压缩机82 ;机械压缩机83 ;发动机出水管84 ;加热器出水口水管85 ;发动机进水水管86 ;暖风芯体87 ;电动水泵88 ;
[0043]散热器90 ;第一管路91 ;第二管路92 ;第三管路93 ;膨胀壶94。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9]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
[0050]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包括前舱钣金11和前副车架12,所述前舱内设有发动机20、电动机30、电动机控制器31、加热器81、变速器40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发动机20、电动机30及变速器40,电动机30和发动机20分别与变速器40相连。加热器81设在发动机20上面,且加热器81邻近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的暖风芯体87,加热器81具有加热器进水口(即如图2所示加热器81右端的接口)和加热器出水口(即如图2所示加热器81左端的接口),其中,加热器进水口与发动机20的循环冷却出水口相连,加热器出水口适于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的暖风芯体的进口相连。发动机20的发动机进水水管86适于与暖风芯体87的出口相连。换言之,发动机20的发动机出水管84与加热器81的加热器进水口相连,发动机20的发动机进水水管86与暖风芯体87的出口相连,加热器81的加热器出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口水管85与暖风芯体87的进口相连。
[005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前舱内设有加热器81,加热器81分别与发动机20和暖风芯体87相连形成水路循环,发动机20产生的热量将被循环水带到加热器81内,并经过加热器81后通入暖风芯体87用于供暖,从而可以将发动机20产生的热量快速的提供给暖风芯体87,以便于对汽车进行供暖,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且通过在发动机20与暖风芯体87串联加热器81的方式,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提供暖风芯体87的供暖时,可以采用加热器81进行加热,以便于提高汽车内的舒适度,且降低能源损耗。此外,加热器81设在发动机20上,且加热器81邻近空调器的暖风芯体,使循环水路的路线短,热量损失小,提闻了加热器81、暖风芯体87及发动机20之间的水路循环的效率,从而提闻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暖风芯体87的供暖效率,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0052]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水路循环的效率,以便于是发动机20快速降温,以及使暖风芯体87快速供暖,在发动机的发动机出水管84上设有电动水泵88,由此,在发动机出水管84上增加设置了电动水泵88,使在发动机20未启动未开始对驾驶室供热时,启动电动水泵88,打开加热器81对驾驶室供热,提高了汽车的驾驶室的舒适性,方便汽车的使用。或发动机20启动但未开始对驾驶室供热或供热效果不佳时,无需启动电动水泵,打开加热器即可。且在汽车停止运行时,通过加热器81供热,降低了能源损耗,节能减排。
[0053]有利地,加热器81布置在前舱钣金11的右侧轮包111的后内侧。
[0054]加热器81布置在前舱钣金11的右侧轮包111的后内侧,加热器81串联在发动机小循环冷却管路中。即发动机的发动机出水管84连接加热器81的进水口,在发动机出水管84上增加设置了电动水泵88,加热器出水口水管85再连接空调的暖风芯体87,暖风芯体87的出水口再连接发动机进水水管86,优点在于:该处布置加热器81,使得冷却水管连接线路短,热损失减小,有利于循环水加热效率,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
[0055]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20设在所述前舱的右侧(即如图1所示的向右的一侧),变速器40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即如图1所示的向左的一侧),电动机30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且电动机30位于变速器40的上面(即如图1所示向上的方向),电动机控制器31设在变速器40上面,且电动机控制器31位于电动机30前面。由此,提高了前舱的空间利用率,使各部件在前舱内稳定放置。使前舱的质量分布均匀且温度场平衡,组合了电驱动系统和燃油驱动系统,降低了汽车的能耗,节能环保,降低了成本。此外还便于发动机20和电动机30的动力集成,以及便于变速器40的动力输出,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005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电动机控制器31设在前舱的左侧的后部,而将电动机30设在前舱的左侧的前部,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0057]有利地,如图1和图3所示,电动机30设在前舱的左后侧,而电动机控制器31设在电动机30的前面。换言之,电动机30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的后部,且电动机控制器31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的前部。由此,便于电动机控制器31和汽车的动力总成的装配,且便于电动机控制器31的维护。
[0058]如图2或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舱内还设有散热器90,散热器90的出口与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进水口相连,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出水口连接到电动机30的冷却进水口,电动机30的冷却出水口连接到散热器90的进口,换言之,参照图2,散热器90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91与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进水口相连,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92与电动机30的冷却进水口相连,电动机30的冷却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93与散热器90的进口相连。由此,采用水冷的形式实现了对电动机及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提高了对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效率,便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快速降温,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59]进一步地,所述前舱还具有前舱水箱下横梁,散热器90设在所述前舱内的前舱水箱下横梁上,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进水口(即如图2所示电动机控制器31前侧的接口)邻近散热器90的出口(即如图2所示散热器90左端的接口),电动机控制器31的冷却
文档序号 : 【 8465973 】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强,刘长久
技术所有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赵自强刘长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安全监控方法及设备的制造方法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