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及具有该前舱的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混合动力汽车集合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性能。然而如何解决混合动力汽车的散热成为了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布置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电动机控制器的散热问题,相关技术中的散热器与电动控制器和电动机的距离较远,导致冷却管路长,不利于电动机控制器和电动机的快速冷却,且管路连接复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
[000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前舱的混合动力汽车。
[000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包括前舱钣金和前副车架,所述前舱内设有发动机、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散热器、变速器和支撑组件,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变速器相连,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前舱内的前舱水箱下横梁上,所述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进水口邻近所述散热器的出口,所述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出水口邻近所述电动机的冷却进水口,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进水口相连,所述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出水口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冷却进水口,所述电动机的冷却出水口连接到所述散热器的进口。
[000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前舱内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分别与电动机控制器和电动机相连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且散热器的出口邻近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进水口,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出水口邻近电动机的冷却进水口。由此,采用水冷的形式实现了对电动机及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提高了对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效率,便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快速降温,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散热器直接连接电动机控制器,实现了对电动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时,水管连接路短且优化,散热性能提闻,进一步提闻了散热效率,且使管路连接稳定,故障率低。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前舱的右侧,所述变速器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所述电动机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并位于所述变速器上面,所述电动机控制器设在所述变速器上面且位于所述电动机前面。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机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的后部,且所述电动机控制器设在所述前舱的左侧的前部。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舱内还设有膨胀壶,所述膨胀壶的开口连接在所述电动机的冷却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口之间。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机的外壳和所述变速器的外壳一体形成。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机位于所述变速器的顶部后侧以便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前舱钣金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电动机前面的安装空间,所述电动机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悬置、左悬置、右悬置和悬置上拉杆,所述前悬置设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前横梁上,所述左悬置设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左边梁上,所述右悬置设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右边梁上,所述悬置上拉杆设在所述前舱钣金上。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横梁相连,所述左悬置通过左悬置支架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左边梁相连,所述右悬置通过右悬置支架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右边梁相连,所述悬置上拉杆设在所述前舱钣金的右侧轮包的顶端。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悬置支撑所述变速器的前部,所述左悬置支撑所述电动机的左部,所述右悬置和所述悬置上拉杆分别支撑所述发动机的右部,且所述悬置上拉杆高于所述右悬置。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身左纵梁上设有电动机控制器支架,所述电动机控制器通过所述电动机控制器支架安装在所述车身左纵梁上。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舱内还设有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的加热器、电动压缩机和机械压缩机。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前舱钣金的右侧轮包的后内侧,所述电动压缩机设在所述前舱内的前侧,所述机械压缩机设在所述前舱内的后侧。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压缩机和机械压缩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上。
[001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
[00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前舱内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分别与电动机控制器和电动机相连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由此,采用水冷的形式实现了对电动机及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提高了对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冷却效率,便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快速降温,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散热器直接连接电动机控制器,实现了对电动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时,水管连接路短且优化,散热性能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且使管路连接稳定,故障率低。
[00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转向系统为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所述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设在所述前副车架上。
[00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系统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所述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括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稳定控制模块,制动操纵模块,液压制动控制模块,所述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稳定控制模块设在前舱钣金的右纵梁的后内侧,所述制动操纵模块设在前舱钣金的前围板上,所述液压制动控制模块设在前舱钣金的左纵梁的前外侧。
[002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的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及散热器配合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舱的局部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前舱钣金11 ;右侧轮包111 ;右纵梁112 ;前围板113 ;左纵梁114 ;前副车架12 ;前横梁121 ;右边梁122 ;
[0032]发动机20 ;空气滤清器21 ;空气滤清器21的进气口 211
[0033]电动机30 ;电动机控制器31 ;线束32 ;
[0034]变速器40 ;
[0035]前悬置51 ;左悬置52 ;右悬置53 ;悬置上拉杆54 ;
[0036]电子助力转向系统60;
[0037]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稳定控制模块(ESC)71 ;制动操纵模块(BOU)72 ;液压制动控制模块(ACM) 73 ;
[0038]加热器81 ;电动压缩机82 ;机械压缩机83
文档序号 :
【 8465985 】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强,刘长久
技术所有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强,刘长久
技术所有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