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5-04-24 17:20:01 248次浏览
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左前托架是机动车发电机悬置系统的一个零件,其设在后悬置系统的左边,起支撑作用,对其表面强度和受力要求较高。目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结构多样,结构有简单亦有复杂,但通常均设有加强肋起强度增强作用。然而目前左前托架总成的结构布局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结构强度未充分使用,整个托架受力不均匀,整个托架太过累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通过结构合理简化布局,实现结构强度充分被使用并得到满足强度、整个托架受力均匀、总成更加轻便、制造成本更低等优点。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包括连接板、衔接板、加强肋和支撑板;连接板和衔接板焊接于一起,该连接板和衔接板上均设有供与车架螺栓连接的螺栓孔;加强肋的中间开设有减重孔,该加强肋支设在支撑板的背面中部,加强肋和支撑板一同焊接于衔接板上。
[0006]所述衔接板呈倒L型结构,其竖直面板和连接板焊接,其水平面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0007]所述加强肋呈直角梯形板结构,其上底边和直角腰边对应抵靠在衔接板的倒直角内。
[0008]所述支撑板呈球拍形结构,加强肋支设在该球拍形结构的中轴线位置。
[0009]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孔。
[0010]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圆形孔,连接板和衔接板通过该圆形孔焊接于一起。
[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左前托架总成应用于客车主驱动电机上,整体结构采用连接板、衔接板、加强肋和支撑板四部分简洁构成,特别是对加强肋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及布局,于加强肋的中间位置设置减重孔,同时加强肋支设于支撑板的中部,于此不仅整个托架更加轻便,制造成本降低,而且充分使用了总成各部分的结构强度,使整个托架总成受力均匀,满足高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新型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的一角度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新型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14]标号说明
[0015]连接板I圆形孔10
[0016]螺栓孔11衔接板 2
[0017]螺栓孔21加强肋 3
[0018]减重孔31支撑板 4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本案涉及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如图1-2所示,包括连接板1、衔接板2、加强肋3和支撑板4。
[0021]连接板I和衔接板2焊接于一起。具体而言,连接板2上开设有圆形孔10,连接板I和衔接板2通过该圆形孔10焊接于一起。连接板I和衔接板2上分别设有螺栓孔11、21,用于供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孔21具体采用椭圆孔。
[0022]加强肋3的中间开设有减重孔31。加强肋3支设在支撑板4的背面中部,并且加强肋3和支撑板4 一同焊接于衔接板2上。
[0023]优选地,衔接板2呈倒L型结构,其竖直面板用于和连接板I焊接,其水平面板上开设有螺栓孔21。所述倒L型结构构成有一倒直角结构。
[0024]进一步,加强肋3呈直角梯形板结构,其上底边和直角腰边(直角梯形其直角对应所在的腰)对应抵靠在衔接板2的倒直角内,并且焊接于一起。
[0025]进一步,支撑板4呈球拍形结构,其拍杆所在的轴线为中轴线,加强肋3支设在该球拍形结构的中轴线位置。
[0026]优选地,对应呈直角梯形板结构的加强肋3结构,减重孔31为三角形孔,具体为直角三角形孔,三角形孔的直角边对应直角梯形板结构的底边和直角腰边。减重孔31该种优选结构,在确保加强肋3所起强度加强的前提下,起到充分减轻托架总成总重量作用。
[0027]本新型左前托架总成针对客车主驱动电机设计,总成整体结构采用连接板1、衔接板2、加强肋3和支撑板4四部分简洁构成,其中着重对加强肋3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及布局,于加强肋3的中间位置设置适当的减重孔31,同时加强肋3支设于支撑板4的中部,于此不仅整个托架更加轻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更主要的是,充分使用了总成各部分的结构强度,使整个托架受力均匀,满足高强度要求。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衔接板、加强肋和支撑板;连接板和衔接板焊接于一起,该连接板和衔接板上均设有供与车架螺栓连接的螺栓孔;加强肋的中间开设有减重孔,该加强肋支设在支撑板的背面中部,加强肋和支撑板一同焊接于衔接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呈倒L型结构,其竖直面板和连接板焊接,其水平面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呈直角梯形板结构,其上底边和直角腰边对应抵靠在衔接板的倒直角内。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球拍形结构,加强肋支设在该球拍形结构的中轴线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圆形孔,连接板和衔接板通过该圆形孔焊接于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客车主驱动电机左前托架总成,包括连接板、衔接板、加强肋和支撑板;连接板和衔接板焊接于一起,该连接板和衔接板上均设有供与车架螺栓连接的螺栓孔;加强肋的中间开设有减重孔,该加强肋支设在支撑板的背面中部,加强肋和支撑板一同焊接于衔接板上。本新型左前托架总成应用于客车主驱动电机上,整体结构采用连接板、衔接板、加强肋和支撑板四部分简洁构成,特别是对加强肋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及布局,于加强肋的中间位置设置减重孔,同时加强肋支设于支撑板的中部,于此不仅整个托架更加轻便,制造成本降低,而且充分使用了总成各部分的结构强度,使整个托架总成受力均匀,满足高强度要求。
【IPC分类】B60K1-00
【公开号】CN204526785
【申请号】CN201520242213
【发明人】于国飞, 李瑞锋, 黄飞, 王海兵, 杨艺莹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文档序号 : 【 8817343 】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飞,李瑞锋,黄飞,王海兵,杨艺莹
技术所有人:厦门理工学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于国飞李瑞锋黄飞王海兵杨艺莹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混合动力环卫车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