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一种出面快速的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2025-04-22 14:40:08 203次浏览
意图。
[003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出面快速的面条机,用于将面粉和水搅拌成面团后挤压成面条,包括具有电机的主机1、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2和搅拌杆3,所述搅拌杯2内形成一搅拌腔,所述搅拌杯2上设有上盖4,所述上盖4与所述搅拌杯2旋转配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螺杆5、模头6和挤面筒7,所述挤面筒7内形成一挤面腔,所述挤压组件横置在所述主机1 一侧,所述模头6通过一锁紧件8装设在所述挤面筒7的端部,锁紧件8与所述挤面筒7螺纹连接,所述模头6包括与螺杆5配合的内圆周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圆周面下端的成型区域9,所述成型区域9内设有成型孔10,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条机为立式面条机,即搅拌杆3与螺杆5不同轴,搅拌杯2底部设有进面口,搅拌杯2与挤面筒7通过进面口连通,进面口处设有切面杆11。将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水面比放入搅拌杯2内,盖合上盖4,电机驱动搅拌杆3旋转搅拌,搅拌后由进面口进入挤面筒7,螺杆5旋转挤压后面条从模头6的成型区域9内成型,并从成型孔10处出面,所述成型孔10向下设置,即面条竖直向下出面。
[0037]所述螺杆5依面条挤出方向依次包括输送段,混合段,揉面段和推面段,从输送段到揉面段螺杆5本体中心轴的厚度逐渐增加,便于减少面团在螺纹间隙间的残留,方便清洗;面絮/团从输送段到混合段再到揉面段,不断被压缩,可以被充分揉合,因此面团更筋道,在螺杆5推面段的前端设置一个定位孔12,模头6内设置一定位凸台13,所述定位孔12和定位凸台13相互配合,起到支承及防止螺杆5工作时摆动的作用,所述螺杆5后端设置有一个多边形的驱动轴14,所述驱动轴14为金属驱动轴14,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驱动轴14为花键,驱动轴14和电机相连,可以使螺杆5随着电机的转动而旋转。当然,在所述推面段的前端设置定位凸台13与所述模头6内设置定位孔12实现定位属于本领域惯用手段替换,在此不再赘述。
[0038]所述输送段设置在搅拌腔与挤面腔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进面口下方,搅拌好的面团从搅拌腔进入到挤面腔中;所述输送段螺杆5的内径沿面团挤出方向逐渐缩小,且设置有一条主螺纹,所述主螺纹的起始端与输送段起始端不重合,存在一个输送间隙,所述主螺纹螺距范围40mm-60mm,本实施例中所述螺距为50 mm,起到将面团向前推的作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输送段螺杆5的内径逐渐缩小设置,使得搅拌阶段,螺杆5反转,搅拌过程中搅拌杆3带动面粉会有部分通过进面口进入螺杆5内,由于此时无需螺杆5参与挤压,面粉会通过反转的螺纹往回推,由于内径的逐渐缩小,面粉回推过程中有形成一个往上的力,避免了输送段起始端受到较强的回推力作用,增大电机负载,也使得回推的面粉往上运动,更好的参与搅拌;另外由于驱动轴14需要镶嵌入螺杆5本体中,螺杆5本体的厚度也逐渐变小,便于与驱动轴14相连处的固定和安装,延长了螺杆5的寿命。
[0039]所述混合段一部分设置在搅拌腔与挤面腔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进面口下方,还有一部分完全被挤面腔包裹;混合段的螺杆5内径逐渐加大,挤面腔的内径不变,即螺杆5与挤面腔之间的空间不断减小,主螺纹将面絮向前推,面絮彼此开始混合压紧成为小面团,小面团一边前进一边被压紧。所述混合段设置在所述输送段和揉面段之间,所述混合段直径小于所述揉面段直径。
[0040]所述揉面段完全被挤面腔包裹;螺杆5的内径逐渐加大至最大值,挤面腔的内径不变,即螺杆5与挤面腔之间的空间进一步的缩小,除了主螺纹之外,揉面段增加了 1条副螺纹,螺距范围40mm-60mm,多条螺纹同时作用,将面团向前推,并不断的压紧、压实,面团被完全压紧后,体积不会再缩小,此时螺纹起到揉搓的作用,能将面团揉得更加的筋道。
[0041]如图3所示,所述推面段包括推面段本体,推面段本体具有圆周面,所述主螺纹和副螺纹并非延伸至推面段,而是延伸至揉面段就截止了,所述推面段本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推面齿15,所述推面段与所述螺杆5的长度比为L,其中5% < L < 50%。本实施例中所述L为18%,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推面段设置推面齿15,使得推面段在参与挤面过程中,推面齿15作用于面团后产生了径向力,便于面团受径向力后较快的从成型孔10处挤出,并且推面齿15作用于面团的面积较大,使得与推面齿15对应段的成型孔10所成型的面条成型快速,并且粗细均匀,避免了螺杆5工作过程中带动面团做无用功旋转,从而也避免了面团旋转摩擦所产生的过高温度,使得面条更加筋道。采用推面齿15结构后,可以适用于低水面比在32%-40%范围内,使得适用的水面比范围更广,用户操作更加方便,量水或称面粉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使得可以接受,提高了制面成功率。当L小于5%时,其与面团作用的面积较小,难以形成推动面团成型出面的径向力,起不到加快出面的效果;当L大于50%时,其与面团作用的面积较大,径向力过足,导致面团被输送到挤压段即可立即挤出,面团挤出速度大于面团输送速度,面条不能连续成型,会出现断面情况。
[0042]如图4所示,所述推面齿15横截面为等效梯形,所述横截面包括位于上游的斜边,所述斜边纵向延伸形成一推力面16,所述推面段包括推力面16,一反斜面17以及位于推力面16和反斜面17之间的防摩面18,所述防摩面18可以依出模难易程度设置为弧面或者平面,本实施例中被设置为一个弧面,并且与推面段外圆周面同心设置,避免了面团旋转过程中推面齿15端部与面团产生摩擦,降低了面团成型过程中的温度,也延长了推面齿15的使用寿命,所述推力面16被设置在螺杆5挤压阶段旋转方向的上游,所述推力面16被设置为一斜面,所述螺杆5挤压过程中,所述推力面16作用于面团后产生一径向力推动面团成型。如图5所示,所述推面段呈圆台状设置,所述推面段的锥度为丫,其中0° < γ <20°,由于成型孔10设置为与水平面垂直,随着γ角度增加,轴向分力F2会变大,旋转合力F1会变小,当γ=0°时,轴向分力F2=0,同时考虑到制造可行性,本方案γ=0.6°,当γ大于20°时,轴向分力F2过大,会导致模头6前端受力过大,导致模头6断裂,旋转合力F1不足,也影响了出面的效率。
[0043]螺杆5旋转时,推面齿15的推力面16产生一个法向力F法,将法向力F法分解,则有旋转合力F1=F法*cos γ,轴向分力F2=F法*sin γ,推面齿153-3的切线运动矢量为Fx.推力面16与推面齿15的切线运动矢量Fx同向,所述斜边与所述推面段本体相交形成一交点,所述交点的切线与所述斜边形成一夹角α,其中0° < α <45°,反斜面17与推面齿15的切线运动矢量Fx异向,夹角为β,螺杆5旋转的合力为F1,即推力面16对面团施加的合力为F1,则面团受到径向力F径=Fl*cos a =F法* cos γ *cos α,受到切线力F切=Fl*sina=F 法 * cos γ *sin a , 0 < a <45。,其中优选的范围为 10。< a < 30。,随着α角度的增加,径向力F径逐渐变小,切向力F切逐渐变大,本实施例中a =30° ;0< β <90°,当α大于45°时,所产生的径向力过小,难以将面团快速推至成型孔10处快速出面,切向力过大从而导致面团做无谓的空转,效率得不到提高。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推面齿15为直齿,所述直齿均匀间隔设在在所述推面段的外圆周面上,并且与所述推面段一体成型,所述推面齿15与所述螺杆5中心轴线平行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推面齿15与螺杆5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推面齿15推向相应下方的成型孔10处的面团质量是一致的,便于均匀出面,也使得面条成型的速度同步,避免了面条粗细不一致,并且容易断裂的问题。
[0045]所述推面段本体为圆柱形,所述揉面段与所述推面段本体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揉面段前端直径大于所述推面段本体直
文档序号 : 【 9673892 】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苏荣清,刘健,卢孟林
技术所有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旭宁苏荣清刘健卢孟林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紫薯面包的机械装置的制造方法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自动加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