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失衡助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4-12-08 413次浏览
其做功原理为:在横向旋转中当框架7其两端顶头外边各一个压板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其中上头一个下降被框架顶头挡住其重力落在框架上而不起作用,下头一个在下降中将后拉线31连及下端外移动式支架8往下拉为同步下降,由于固定式支架10和移动式支架8及框架两端顶头其多个滑轮被线绳来回套合所起的作用,从而在旋转中将框架以正中为界上下各一排内移动式支架9往上拉和将配重15往上推为一步到位。其做功过程为:以旋转中心水平线为界其下边各线绳被拉紧将配重15往上推、上边各线绳被放松让位于配重通行,最后达到松紧一致,即在同一时间内下边兜住配重下端顶头的线绳为主动、配重为被动,上边配重为主动、兜住同一配重15上端顶头的线绳为被动带连上内移动式支架9上升,依据各支架和滑轮数量的多少,在同一时间、内移动式支架9上升尺寸可以是下头压板16其拉线31系挂处和外移动式支架8下降尺寸的多倍,和配重上升尺寸可以是内移动式支架上升尺寸的多倍,上升到位的配重其大部分或全部就位于框架的一端,另一端很少或无配重,由此实现转轮左右重量不一失去平衡而旋转。由于框架下头拉线31其外端顶头与压板相连处距压板旋转点17近,距悬空一端顶头远,远近不一而形成杠杆之力,依据两头远近之差和两头轻重之差的不同及在其悬空一端顶头加装配重的多少,其压板在下降中所形成的拉力可以是压板本身重量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或更多,因拉力所形成的反压力落在旋转点17上等于落在大地上而并不会形成阻力。只要其拉力大于上下两排内移动式支架9及支架上的滑轮11和配重8三者重量的总和,便可顺利地将其在拉推中一步上升到位。随框架运转中的配重15在位于垂直线前以旋转中心水平线为界为上短下长或全在下,位于垂直线时为上下等长,超越垂直线后为上长下短或全在上即其下端顶头超越中心水平线一定尺寸,下端顶头距离旋转中心越远所形成的左右重量差相应越多,而这一点是很容易做到的,即只要相应增加各支架和滑轮的数量和压板的拉力便可实现。继续旋转中由垂直变水平,超越水平线后其上下调头即上变下和下变上,当超越水平线后往上的一头其压板所处位置由下变上而与框架贴近其拉力完全消失,往下的一头其压板所处位置由上变下其尾端与框架顶头脱开成悬空状而形成拉力,但由于有拉线18其中一头系挂在压板悬空一头的尾端,另一头将拉力架20上的一排移位滑轮22和一排安装在框架侧边的原位旋转滑轮21来回套合后并系挂于拉力架上(见图8和图9),由此阻止了压板16与框架7顶头的脱开和下降,此时的拉力架其后位被夹在两侧靠轮24之间的柄杆23其后端顶头走轮25与弧形轨道26的内侧相贴移位,当运转接近下止点时其走轮25已超越弧形轨道26即不再受其制约,在拉线18的拉力下促使拉力架后退使拉线18放松变长,压板尾端随之下降将拉线31连及外移动式支架8往下拉,由此促使上下两内移动式支架和配重在旋转中上升,直到上端内移动式支架9被两侧定位挡14挡住为止,由于拉线18所放松的长度大于拉线31的下降尺寸而不会形成阻力。框架及其各配件每运转二分之一周调头一次,完成一个做功循环。
[0041]参照图10,压板中间段开有上下通槽19用于配重在上升中通过,即双根拉线位于通槽左右两侧,配重位于正中即可,其尾端加装有借助螺杆和螺母57固紧的配重56用于增加其拉力。
[0042]参照图11,配重15被夹在两侧若干个靠轮27之间,可起到定位和减轻配重在上升移位中的磨擦阻力。
[0043]参照图12至图15,安装在前后各一个连接盘5之间的四根连接杆(图中只示出单边两根)4之内的框架7其两头顶端外边为各一个一端顶头为原位旋转点17 —头为悬空状的压板16,位于框架中间配重15的两头分别加装有横杆51和横杆两端走轮52,图12中的配重平面长度上前后两侧中间与若干个靠轮53相贴,图14中的配重平面长度上的上下两侧外边与各一排靠轮27相贴。以顺时针旋转为例,在其右边(以旋转中心分左右)旋转中心水平线至下边接近垂直线其前后安装有双条静止弧形轨道30 (见图13和图15)。运转中的框架及其各配件处于水平状时其配重内边横杆两头走轮52分别与前后各一条弧形轨道(图15中只示出单边一条)30其内侧相贴,由此阻止了压板16的下降,当与轨道30相贴的走轮52超越轨道后不再受轨道的制约,在压板16其悬空一头的重力下立即下降,在下降中将拉线31连及外移动式支架8往下拉,在线绳12和线绳58分别将固定式支架10和内外移动式支架上的滑轮来回套合的作用下,促使上下双排内移动式支架9和配重15上升,除取消图8和图9中的拉力架装置外,其做功原理不变。
[0044]参照图16,配重15的横断面其长度上的两侧边被夹在左右各一个靠轮27之间,靠轮安装在中心短轴33上,短轴两头安装在框架7上,靠轮中间车有环形槽沟32,其作用是与配重相贴处留出少量空间供线绳通过,即将兜住配重两端顶头的线绳置於空间(槽沟32)中。配重15横断面正中上下两侧的半边圆凸条必要时用于与上下两侧长度上的若干个靠轮相贴合。
[0045]参照图17,左右双边轨道39之间的上下分别安装有固定式支架10和移动式支架8,各支架上安装有多个滑轮11,分别由上线绳35和中线绳36将其来回套合,下拉线37其上端一分为二将下一排移动式支架8牵连,移动式支架两侧安装有走轮38与两边轨道39相贴。其做功原理为:在下拉线37的拉力下促使下一排移动式支架8同步下降,从而带连中线绳36和上移动式支架下降将上线绳35往下拉,由于多个滑轮被来回套上线绳的作用,结果是上线绳35下移尺寸是下拉线37下移尺寸的多倍,例如:固定式支架和移动式支架上单边各5个滑轮,选用线绳来回套合其套合处线绳共10根,双组合(一排固定式支架和一排移动式支架为一组)分上下排列,在同一时间下线绳和下移动式支架同步下降10毫米,中线绳带连上移动式支架下降100毫米(10X 10),上线绳下降1000毫米(10X 1X 10)、是下线绳下降尺寸的100倍。以单排固定式支架和单排移动式支架为单组合,在滑轮个数不变的条件下,其上线绳(前)和下线绳(后)的移位尺寸之差:双组合是单组合的平方,三组合是单组合的立方,以此类推。由此在减少同一根线绳转弯的条件下达到所要的上下线绳移位尺寸差。
[0046]参照图18,上下双根转轴40由两头各一个内含轴承的轴承座42支承和定位,上线绳35的下端缠绕在安装于上一根转轴40上的转盘41其外缘周线上,中线绳36其上端缠绕在上一根转轴40上,后端缠绕在安装在下一根转轴40的转盘41上,下线绳37其上端缠绕在下一根转轴上,由于转盘直径大于转轴,不管是由下线绳为主动往下拉还是由上线绳为主动往上拉,都会存在两头各一根线绳的移位尺寸差即一多一少,其做功原理与图17 —样。
[0047]参照图19,转轮轴I的长度上分前后以纵向排列安装有若干个连接盘5(图中只示出单个),每相邻两个连接盘5之间安装有框架7 (图中示出的是框架侧面,其他部件未示出)和在框架纵向中间安装可内外移位的配重15,彼此在旋转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配重的两头分别安装有横杆(图中未示出)和在横杆前后两端顶头安装各一个走轮52,依据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旋转在其往下的一侧其右边下位安装有静止的孤形轨道26,跟随框架7运转的配重15在超越弧形轨道26的始终端过程中、其内端顶头前后走轮分别在前后各一条弧形轨道(图中只示出单条)外边滑移为滚动移位。
[0048]参照图20,框架7分前后安装在同一根四方形转轴59的左右和上下,依据框架的数量可选用六方、八方或更多方的多边形转轴,框架两端顶头外边是由线绳31牵连的压板16,安装在框架中的配重其两端顶头横杆前后安装有走轮52,顺时针运转即右旋将弧形轨道26安装在右侧下边,每根配重配套前后双条弧形轨道,即各配重走轮各走各的道、彼此互不相干,弧形轨道所处位置与长度以不到时候阻止压板下降为准,其做功原理与图19 一样。
[0049]参照图21至26,安装在前后相邻两连接板5之间的四根连接杆4以前后走向其内侧安装有靠轮45前后每边四个、两边共八个靠轮45(图中只示出单边四个)与移动式框架43其长度上的两侧边相贴,,移动式框架长度上的中心以正中为界两头分别安装有弹簧44,双个弹簧相邻的一头顶端位于旋转中心处用隔离板55相隔,其隔离板安装在横向定位架60的中心,移动式框架两端顶头外边中间安装有各一个走轮46,左边安装有其下端顶头距离旋转中心远和上
文档序号 : 【 9920338 】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武
技术所有人:刘运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刘运武刘运武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节能型汽车发动机暖机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